董小姐与孟羽童“大和解”,没有永远的敌人? 董小姐孟羽童跳舞 董小姐孟羽童
创始人
2025-05-24 14:23:53
0



01 从“伯乐与千里马”,到“师徒反目”

董明珠与孟羽童,来了一场“大和解”。

2025年5月20日,孟羽童在社交平台晒出与董明珠的微信对话,董明珠以“我带你去吃饭”邀请其回归,格力官方账号也留言,“欢迎回家吃饭”。



5月23日,两人合体直播带货,见面不到两分钟,直播间人数已经过万。开播30分钟后,带货成绩登上“大家电榜”第1名。这次直播证实了本次“破冰”的实质,还是双方流量需求的精准契合。



说起孟羽童,这就不得不提到她们的高光起点,也就是职场综艺里的“双向选择” 。

2021年,22岁的孟羽童通过综艺《初入职场的我们》进入董明珠视野。她以“策划董明珠舞蹈表演”的创意展现高情商,被董明珠评价“像年轻时的自己”,并高调宣称要将其培养为“第二个董明珠”。



这场合作初期充满理想主义。格力试图借孟羽童的年轻形象打破“传统制造业”标签,而孟羽童则借助格力平台完成素人到网红的原始积累。

一拍即合,俩人一开始就有了蜜月期。

彼时的两人几乎是如胶似漆,合体打造“明珠羽童精选”直播间,试图复制“董宇辉效应”。

毕竟,孟羽童的社交媒体粉丝数短期内突破百万,格力则通过其形象吸引Z世代消费者。双方目标看似一致:董明珠需要流量破圈,孟羽童需要职业跃升。

然而谁都想不到,看似完美的工作搭档,矛盾也会悄悄爆发。

2023年,孟羽童突然官宣离职,成为关系转折点。表面原因是薪资低、工作强度大。



对于这场离职,谁对谁非,当时众说纷纭。有人觉得,董明珠的“奉献主义”强调忠诚、纪律与企业利益优先,认为员工应“以公司为家”,本身就是一种PUA。

也有人觉得,孟羽童是利己的“个人主义”,只追求个人IP变现,离职前已通过广告年入400万元,远超格力薪资。

后续甚至还有董明珠毫不留情的公开批评,其“接私单”“借平台当网红”,甚至称其行为如“行尸走肉”,还指责“不能容忍这样的人在格力”,将矛盾推向舆论高潮。总之一度闹得相当不愉快。



谁也想不到,关系一度崩塌的两人,两年后竟然又“甜蜜”地和好了,反复一切恩怨都未曾有过。


02 “和解”背后的利益共谋

和解背后,其实是两方的日子都不算太好过。

不得不说,格力也面临营收压力。2024年格力营收同比下降7.31%,空调业务占比超70%,多元化尝试收效甚微。



同时,孟羽童离职后,“明珠羽童精选”直播间流量暴跌,格力急需新流量入口。

董小姐自己也陷入IP困局,曾经“董明珠健康家”被群嘲,其“严苛老板”、“一言堂”的形象更加坐实了,对品牌亲和力显然是一种伤害,急需通过“温情叙事”重塑公众认知。

但另一边,孟羽童那边也并非高枕无忧。

当个自媒体网红,免不了会遇到流量变现瓶颈。尽管其个人年收入不菲,但也需拓展商业场景。

而且多个伙伴总是多条路。背靠格力这个大公司,总能带来一定的品牌背书价值。与格力和解可强化“感恩”人设,对冲此前“忘恩负义”的舆论争议。



更不用说,这次两方和解后肉眼可见的直播效益。

一方面是明显的数据潜力。孟羽童全网粉丝超500万,与董明珠合体直播预计首场观看量很可能破千万,再加上5月的直播恰逢电商大促前夕,可抢占市场先机。短期内,就可拉动格力小家电等高毛利产品销量。



另一方面,孟羽童也可以吃到一波迟到的情感营销红利。通过师徒破冰主题,以“职场关系修复”为噱头,想必也能再次激发公众情感共鸣。一旦成功,再给自己的职场人设来波新助攻,可谓是一鱼多吃。


03 权宜之计,还是昙花一现?

总之,还是那句话: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

但一直以来,董明珠的“强人掌权”风格,导致接班人断层,孟羽童、王自如等“钦点对象”相继离职,依然暴露出格力在人才激励和职业路径设计上的僵化。

不得不说,此次和解虽为权宜之计,但未解决根本问题。

比如,直播带货可作为触达年轻用户的入口,但企业核心竞争力,说到底还是产品创新。

格力需加快智能家居、健康家电等新品研发,避免“重营销、轻技术”的陷阱。

另外,直播的低价策略可能冲击格力传统经销商体系,格力经销商体系与线上低价策略一直存在矛盾,若直播主打低价促销,可能冲击线下渠道稳定性。

再加上小米、美的等对手在智能化、年轻化赛道的投入远超格力。小米集团总裁卢伟冰更是放出豪言,2025年空调销量将进入国内前三,计划到2030年冲上国内前二。



若格力仅依赖营销噱头而非技术突破,和解直播恐成“昙花一现” 。

话说回来,董明珠与孟羽童的“和解”,本质是传统制造业向流量的妥协,也是新生代职场人对企业价值的反向利用。

对于格力来说,真正需要做的,不是董明珠和孟羽童合作制造出轰动效应,毕竟董明珠不缺流量,而是更深层的改革动刀。

比如从员工角度,要想破除“过于依赖董明珠个人IP”的问题,就要接受“员工即IP”的现实,探索股权激励、分成合作等灵活模式,而非强制绑定。



以及价值观融合策略,比如董明珠可以尝试更多听取年轻员工意见,例如设立“创新孵化基金”,鼓励员工内部创业。

前车之鉴就是格力之前重磅推出的玫瑰空调,被很多年轻人吐槽为“又丑又贵”,很难打开年轻人的市场。还有最近董明珠 “绝不用海归派”之类的表达,甚至不符合现代企业管理的基本常识。

总之,格力的根本危机如技术迭代缓慢、多元化乏力等,无法仅靠一场和解直播解决。

若董明珠无法在“流量狂欢”与“硬核创新”间找到平衡,这场和解终将沦为一场大众饭后笑谈。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鲁政委:PMI预测模型的优化更... 鲁政委张励涵 郭于玮(鲁政委系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PMI制造业采购经理指...
小米,造出了“法拉利”,马斯克... 银行,背后有高人指点来源 | TechWire小米首款SUV YU7终于正式发布!定位为中大型SU...
周浩:港股策略:红利成 “观望... 周浩 黄凯鸿(周浩 系国泰君安国际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成员)中美5月12日发布联合声明...
靠魔性广告走红,背对赌条约,溜... 文 | 张佳儒港股市场正迎来新一轮IPO热潮。Wind数据显示,截至5月21日,近一年港股IPO募资...
柴油皮卡怎么选?长城、江铃、郑... 柴油皮卡才是主流在我国,皮卡由于被划归到了商用车范畴,所以使用场景大受限制,整体市场规模并不大。但是...
曾一天卖出8818杯的村咖,现... 作者 |餐饮老板内参内参君第一批跟风开村咖的人,后悔了?前段时间,村咖又上了热搜。但这次,热搜上的词...
机器人爆火背后的隐形赢家:安徽... 今年,科技界最火的话题恐怕就要数“人形机器人”了。1月,在央视春晚舞台上扭秧歌。4月,在北京亦庄跑半...
玄戒O1×2000亿:雷军给中... 近期科技圈最火热的话题,非小米玄戒O1莫属,没有之一!从权威官媒到各路大V,对小米取得的硬核成果皆不...
大麦娱乐接棒、万达入局潮玩,电... 犀牛娱乐原创文|小福 编辑|朴芳5月21日,阿里大文娱集团召开焕新发布会,宣布更名为虎鲸文娱集团,旗...
朱华荣同框姚安娜,阿维塔缘何加... 文丨詹詹 编辑丨杜海来源丨正经社(ID:zhengjingshe)(本文约为900字)不久前的5月2...
厉害了!西博会乐山现场签下14... 5月23日下午,第二十届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配套活动——乐山市投资推介会暨项目签约仪式在成都举行,现场...
董小姐与孟羽童“大和解”,没有... 01 从“伯乐与千里马”,到“师徒反目”董明珠与孟羽童,来了一场“大和解”。2025年5月20日,孟...
A股下周怎么走? A股下周怎么... 5月23日,A股延续弱势震荡态势,午后跌幅扩大,尤其在下午两点后加速下跌。指数、板块、个股多数飘绿,...
连收三张罚单!这家券商被警示 ... 5月23日,浙江证监局连开三张罚单,剑指投资者招揽存违规行为,华西证券一营业部及相关负责人被监管警示...
新Agent玩起了“无限流” ... Manus的“上帝之手”称号近日被一个新的AI智能体——Flowith旗下的Neo夺走了。这款智能体...
李嘉诚旗下一近50亿元在建楼盘... 红星资本局5月24日消息,香港廉政公署官网5月21日通报称,廉政公署近日展开代号“战鼓”的执法行动,...
守住最低3%!房贷利率还有下行... 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下调,房贷利率降了吗?近日,《国际金融报》记者注意到,本轮5年期以上LPR...
百菲乳业二度冲刺沪市主板,上市... 近日,新三板挂牌乳企广西百菲乳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百菲乳业”)宣布计划申请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简称...
中国量化私募百强榜出炉!3家百... 近几年来,A股的轮动速度明显加快,交易难度增大。量化私募通过分散投资和动态调整持仓的优势,快速捕捉市...
深铁四次“输血”近120亿,万... 5月21日,万科公布了42亿元借款的新进展。根据公告,万科已与深铁集团签署借款合同,并收到深铁集团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