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中材国际第三届水泥绿色智能发展大会在安徽合肥成功举办,大会延续了“绿色智能 合作共赢”的主题,来自全球40多个国家500余名中外代表参会。嘉宾围绕绿色低碳、数字设计、智能管理、传统拓展等领域共享前沿科技应用成果,共商水泥工业国际合作,共建绿色智能美好未来,为推动全球水泥工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赋能添力。
中材国际作为全球最大的水泥技术装备工程系统集成服务商,是国际市场中少数具有完整产业链的企业之一,其中水泥技术装备与工程全球市场占有率连续17年保持世界第一。此外,在主业基础上不断拓展光伏EPC、风电混塔、智能微电网等新业务模式,构建了覆盖新能源开发、新型储能等五大业务发展体系,为海外市场的多元化发展提供了新的增长点。
01 夯实主业,多业并举
过往20载,工程业务长期是中材国际的主业。但由于工程业务具有总体不连续、低毛利率的特点,在水泥存量巨大、增量有限的背景下,公司持续强化战略引领,做优存量谋划增量,做精做强“核心主业”,积极探寻新增长极。
继2021年顺利实施对中材矿山、南京凯盛、北京凯盛三家企业的工程业务资产整合之后,2023年中材国际稳步实施装备板块业务重组,成立中国建材装备集团,组建中建材装备研究总院,打造出国内建材行业高端装备智造平台,目前公司具有研发制造能力的十类核心主机装备自给率已超过60%,立磨、辊压机、篦冷机、预热器等拳头产品市场份额稳居全国第一。
2024年,中材国际大力推进最新绿色技术装备技术和智能工厂的示范应用,全球首套水泥行业全氧燃烧技术正式发布,全球最大磷石膏制酸年产水泥项目顺利实施,欧洲粘土煅烧示范工厂实现100%燃料替代。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正式投运,智能工厂产品完成全体系覆盖,全球2.3GW绿电装机项目按期落地,为全球水泥行业理性增长开辟了新的空间。
目前,中材国际聚焦绿色低碳、高端装备、矿业开发,数字智能、绿能环保等多个领域,进一步加大对重大关键技术和应用示范投入,从全产业链角度进行整体攻关和技术应用。加快打造以数据驱动的绿色智能服务体系和世界级的专业化平台,为全球业主提供绿色、低碳、转型、完整系统的解决方案。
根据最新数据,中材国际的足迹已经遍布全球91个国家,拥有100多家境外机构,51家属地化公司,4200多名境外员工,打造了中法、中尼、中阿等多个联合实验室,建成了沙特、印尼等首批客户服务中心,每年为全球建设提供1亿吨水泥产能,为加快数字经济发展和绿色转型做出突出贡献。
02 出海提速,属地经营
近年来,中国建材集团持续推进“海外再造”国际化战略,重点布局新兴市场及产业链本地化,2024年集团国际化收入占比已经提高到17%。其中,中材国际便是这一进程中的“先锋官”。
当前,尽管国际贸易环境日益复杂,但中材国际凭借全产业链优势、技术领先性和灵活的本地化策略,持续保持全球竞争力,出海步伐也在不断提速,现已成为中国建材集团遍布全球的触角,在稳定工程建设、生产运维和备件供应等基本盘的同时,聚焦绿色低碳和数字智能不断开拓欧美高端市场,打造引领性、示范性项目。
2024年,公司锚定全球市场,巩固技术装备优势,强化业务协同及内部资源共享,拓增量、优存量、抓变量、强质量,大力推进全球市场拓展和商业模式创新,成功获取沙特、菲律宾、伊拉克、捷克、加拿大等15个国家19条境外水泥整线项目,以及伊拉克MASS光伏发电等新能源项目,在中东、非洲、南亚、东南亚、欧洲五大区域新签合同额占境外总额比例近90%。境外业务规模与效益实现双增长,全年实现新签境外合同额362亿,同比增长9%;境外收入223亿,同比增长近11%;境外业务毛利率23.07%,同比增长1.87个百分点,国际化指数跃升至44.83%。
在出海过程中,中材国际也锻造了一个又一个工程奇迹。例如,阿联酋UCC项目是我国企业在海外总承包建成投产的第一条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万吨线,打破了欧洲企业长期主导国际大规模水泥工程建设市场的局面;沙特SCC双万吨线是中国出口海外的最大规模水泥生产线,也成为中材国际大规模进入国际市场的开端;埃及GOE 6条日产6000吨项目是世界水泥行业迄今在同一地点、同一时间、同步建设的最大规模水泥生产线,18个月同时建成投产,树立了“中国速度、中国技术、中国制造、中国标准、中国质量”的光辉典范……这些标志性项目极大地提升了中国企业在世界水泥行业的品牌形象和影响力。
深耕境外市场二十余年,“SINOMA”品牌早已闪耀国际舞台。展望2025年,公司将紧抓结构转型新机遇,持续深化全球市场布局。依托“一带一路”新兴市场城镇化发展及工业化需求,紧抓中东、非洲、东南亚等核心经营区域的新建产线及运维业务,带动高端装备;基于欧洲市场对绿色低碳、数字智能等方面需求,依托高端装备和数字智能双轮驱动,加大成熟市场开拓力度;推动双向循环、立体多元的产业布局,大力拓展国际替代燃料市场,在全球范围内构建优势区域网,打造有口皆碑的绿能工程标杆项目。
03 创新驱动,绿色发展
近日,周育先用“向新 向绿 向未来”全面诠释了中国建材集团的战略要义,其中中材国际便是他经常举到的一个例子。近年来,中材国际深入推进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打造绿色低碳和数字智能“灯塔工厂”,举办水泥绿色智能发展大会,持续为国家绿色发展、行业转型升级做好服务支撑,为全球水泥工业技术进步和可持续发展赋能。
在绿色低碳、数字智能大的时代背景下,未来的水泥厂必然是超低能耗、超低排放、资源循环利用、生态和谐、环境友好、工业互联、数字智能的,水泥工业的发展方向也自然成为中材国际的主要发力点。
合肥南方水泥有限公司日产6000吨熟料水泥生产线,是中材国际近年来集科研、设计、装备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最新成果创新示范线,在性能指标、低碳环保、智能智造、美丽工厂等方面已成为行业标杆,达到国内水泥熟料生产线最先进水平。同时公司也在悬浮煅烧、沸腾煅烧等开展积极布局,核心技术装备领域取得了突破,悬浮煅烧可降低热耗20%以上,在制备辅助胶凝材料以及生产活性土、陶瓷和氧化铝等高值化产品,具有显著减碳效果。
随着DeepSeek等先进 AI 技术加速向工业领域渗透,中材国际在水泥生产全流程智能化建设方面取得一系列阶段性成果。目前,公司已成功研发并落地了与水泥业务深度融合的AI智能体,通过智能体、工作流等创新技术手段,有效增强了系统的数据分析与处理能力。同时,公司还在全力开展AI 助手的研发工作,旨在针对水泥生产过程中的质量管控、生产调度、工艺优化、设备管理等关键环节,打造多个领域的虚拟专家,替代人工完成重复性强、分析难度高的工作任务,显著提升生产管理效率与决策科学性。
此外,碳交易市场扩容后,碳捕获和封存(CCUS)将成为水泥行业碳配额抵消关键路径。中材国际通过源头提升CO₂浓度降低碳捕集提纯成本的技术攻关,自主研发了水泥全氧燃烧耦合碳捕集技术,填补了多项国内外技术空白,实现了“世界领跑”。过去一年,中材国际自主打造的水泥工业“能碳”双控平台成功投入运行,绿色低碳生产技术与装备研发成果实现示范线应用,全球水泥行业全氧燃烧耦合碳捕集技术规模最大项目顺利达标,水泥窑协同利用多源替代燃料集成技术方案成功实施。
“慎终如始,水滴石穿。未来,我们将始终秉承水泥工业生生不息的美好追求,坚持绿色、智能,为基础建材智能化升级作出扎实有效的贡献。”中材国际党委书记、董事长印志松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