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不出年报,立案调查!但“鸡缸杯大佬”没那么慌 出不来年报的上市公司最后咋样了 发不出年报后果
创始人
2025-05-15 19:21:59
0

本文由无冕财经(wumiancaijing)原创发布

作者:杨一轩

编辑:陈涧

设计:岚昇



截至5月15日,天茂集团(000627.SZ)的年报已经“难产”半个月。

对于上市公司来说,延迟发布财报时有发生,不过,天茂集团此前已发布过业绩预告,却在法定披露日两天前宣布迟发,在资本市场并不常见。

5月5日晚间公告迟发年报和一季报后,次日,天茂集团再次公告称,因涉嫌未按期披露定期报告,已被证监会立案调查。



▲证监会对天茂集团立案调查。

天茂集团12万投资者都懵了!有人表示不解,既然年报已经预亏,公司到底还要“核实、补充完善”什么信息?

更令投资者担忧的,还是天茂集团的业绩。作为主要收入来源的国华人寿,近两年亏损不止,三年退保额超过800亿,去年第四季度偿付能力报告更是迟迟未披露。

作为天茂背后的掌舵者,有着“中国巴菲特”之称的刘益谦的处境,也再次引发关注。倾注多年心血的天茂集团,似乎面临不小的资金危机,刘益谦的资本版图,会就此走向崩塌吗?

金融版图摇晃

在刘益谦的资本版图中,天茂集团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2002年,刘益谦通过刚成立两年的投资公司上海新理益,收购湖北百科药业(天茂集团前身)股份,2006年更名并拿下控制权。

到了2007年,天茂集团又主导发起设立国华人寿,并在8年后拿下控股权。天茂集团也由此从实业公司转向金融保险公司,国华人寿就此撑起天茂集团的业绩。

据天茂集团去年半年报显示,其营收为290.58亿元,而国华人寿贡献了289.44亿元,占比达到99.61%。

此外,截至去年上半年,天茂集团总资产为约2783亿,国华人寿总资产为约2716亿,两者可谓相差无几。

刘益谦以炒法人股起家,新理益集团早期曾不断入局上市公司,此后又耗资一百多亿参与多家上市公司定增,在资本市场纵横厮杀,但金融保险才是刘益谦资本版图的压舱石。

但国华人寿似乎越来越难当大任。

今年1月,天茂集团就发布过预亏公告,2024年归属净利润预计亏损5亿-7.5亿元。拉长时间看,其归属净利润从2020年开始下滑,2023年亏损6.52亿,为近十年来首次亏损。



▲天茂集团近年来营收及净利润情况。图片来自《新财富》杂志。

国华人寿的业绩压力,也与天茂集团同步。

同样是在2020年,国华人寿净利润降为11.1亿,降幅高达99.65%。此后两年继续下滑,2023年也录得首次亏损。

据华夏时报,国华人寿的困境,可能主要与其产品结构有关。

国华人寿的产品,很大一部分为5年期储蓄型产品,比如2016年推出的'国华泰山5号'年金保险,满期年化单收益率5.37%。高收益产品一度令国华人寿利润大增,但随着产品锁定期结束,从2021年起,退保潮接踵而至。

数据显示,2021年至2023年,国华人寿退保金分别为303.59亿元、303.37亿元、206.01亿元,占保险业务收入的比例,最高超过80%。

天茂集团去年三季报显示,截至去年第三季度,国华人寿赔付支出为218.22亿元,增幅达到1619.92%至。而据天茂集团1月披露,国华人寿2024年保费收入约为346.39亿,同比下滑14.2%。

流动性压力当前,国华人寿的投资也屡屡折戟,比如在新世界、广汇汽车上吃下败仗,投资收益也在缩水。

根据统计,刘益谦在天茂集团砸下超百亿投资,按最新约135亿市值算,持股逾66%的刘益谦家族,市值为约89亿。若算上多年来获得的差不多10亿分红,刘益谦的这笔投资,目前算是勉强持平。

但随着年报吃延迟发布,天茂集团的危机算是已经暴露。更令人担心的是,若天茂集团停牌两个月仍未披露财报,将被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若再超过两月不发布,将直接退市。

无论怎么看,刘益谦的金融版图,从根基上已经不稳了。

地产事业红火

2023年,国华人寿投资性房地产增至约195亿,而前一年为112亿。天茂集团迟发财报,有声音将之归咎于国华人寿受房地产投资拖累。

但对于刘益谦来说,房地产恰恰可能是他在金融之外,找到的财富新路。

对于房地产,刘益谦是有投资情结的。

2010年前后,他曾先后入局保利地产、金地集团、首开股份等,但资本神话再难创造。不过,他似乎一直在伺机而动。

2020年,机会终于来了。

众所周知,房地产上行趋势终结,抄底机会来临。更重要的是,国华人寿即将因退保潮进入下滑通道。

2020年5月,国华不动产有限公司成立,国华人寿全资持股。当年11月,宸嘉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宸嘉发展)成立,一开始,这家公司的董事长是陈佳。

有媒体在2021年报道,刘益谦回了一次老家,彼时陪同在侧的正是陈佳。坊间传言,陈佳是刘益谦的女婿。而公司名“宸嘉”,就是陈佳的谐音。

无论传言真假,媒体普遍报道认为,宸嘉发展背后的金主,就是刘益谦。刘益谦通过国华人寿布局了不少地产项目,然后转给宸嘉发展。

比如,国华人寿在2017年联手金茂买下上海北外滩地块,2020年全盘接手项目,但后来成为宸嘉发展的第一个商办代建项目。

此外,国华人寿参与投资的成都阿玛尼艺术公寓、武汉滨江地块、南京泰禾“禾悦广场”项目等,后来都由宸嘉发展接手。

这也就不难理解,成立不过一年半后,据说宸嘉发展的土地储备货值已超千亿。

从去年开始,宸嘉发展似乎变得更加高调。

去年6月,宸嘉发展在上海的第一个豪宅项目开盘,2小时全部售罄,狂揽61.78亿元,令市场侧目。

半年后的12月,宸嘉发展以43.8亿元、40%的溢价率,拿下上海徐汇龙华地王。今年4月,宸嘉发展与国资南京南部新城会展中心发展有限公司联手,以11.14亿元竞得秦淮地块。

克而瑞数据显示,宸嘉发展2024年前11个月销售额为77.4亿元,在全国排第82名。

国华人寿近年来瞄准养老地产开发,宸嘉发展凭借豪宅项目一炮而红,而这些都算是能抗周期的项目。刘益谦对房地产的布局,至少在现在看来,应该不会如他投资地产股那样铩羽而归。

百亿富豪还扛得住吗?

作为重要资金来源的国华人寿持续亏损,地产项目也需要大笔资金投入,刘益谦的钱包,扛得住吗?

天茂集团年报迟发后,不少舆论就指出,刘益谦很缺钱,早就在卖画回笼资金了。

相较于“法人股大王”“定增大王”的名头,刘益谦更广为人知的称号是“鸡缸杯大佬”。

2014年,刘益谦以2.81亿港元拍下明成化年间的斗彩鸡缸杯,刷新瓷器世界拍卖纪录。在办理交接手续时,他用这只高价古董杯喝茶的照片,在网上掀起一波讨论热潮,刘益谦因此声名大噪。



▲刘益谦用鸡缸杯喝茶引发热议。图片来自网络。

此后,他又以3.48亿港元拿下一幅丝绣唐卡,以1.7亿美元获得意大利画家莫迪利亚尼的《侧卧的裸女》,花3.08亿拍下王羲之《平安帖》等。

从资本市场上获得的财富,成为刘益谦在收藏界尽情买买买的底气。

2012年起,刘益谦和妻子王薇在上海、重庆开出三座“龙美术馆”。今年3月,龙美术馆西岸馆的主题展向公众开放,据报道,展出约200件(套)中国珍贵文物,包括鸡缸杯、刺绣唐卡等。

虽然外界对刘益谦藏品的价值难有准确估量,不过从动辄上亿的拍卖价,以及展品数量看,总价值应该不菲。

也因此,需要钱了,就可以卖画套现。

2023年8月,在香港苏富比秋拍上,刘益谦夫妇拿出39件藏品拍卖,最终以5.44亿港元成交。当年11月,刘益谦又拿出古代书画《春日山水》竞拍,总成交价达到9453万元。

此外,今年3月,有消息称,在今年的苏富比秋拍上,刘益谦夫妇计划出售约10亿人民币的艺术品,其中就包括《侧卧的裸女》。不过这一传言并未得到证实。

除了能通过卖画套现,刘益谦仍在一些上市公司持有股份。

2015年,刘益谦豪掷百亿,成为长江证券第一大股东。但去年3月,随着国资入主,刘益谦让出第一大股东位置。截至今年3月,新理益持股14.89%,国华人寿持股4.38%。

此外,刘益谦家族所持的亨迪药业,是国内第二大布洛芬原料药企业,其股价曾在2022年的一个半月内大涨近七成,刘益谦家族财富一度陡增近57亿。

据《新财富》杂志,加总刘益谦家族在天茂集团、亨迪药业、长江证券、云从科技的持股市值,合计为172亿元。较巅峰期已经缩水不少,但至少能行成不小的资金支撑。

刘益谦的财富,也随着股价的起伏而波动,但并未出现太大幅度下滑。

2022年胡润全球富豪榜上,刘益谦身家为415亿元,到了去年,其身家降至345亿元,排名也下滑了约200位。但对于百亿富豪来说,这个财富蒸发的速度,还算能扛得住,也还乱不了阵脚。

但如果国华人寿的流动性危机不止住,刘益谦的资本大业,可能迟早会绷不住。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曾经暴利的4S店,正在批量离场... 不知不觉中,4S店真的越来越少了。到底是什么让4S店陷入绝境?点击上方视频立即观看快刀财经的朋友们,...
固收“名将”下一站定了!马龙因... 作者 |郑理来源 | 独角金融原招商基金“固收猛将”马龙跳槽的下一站,定了。近日,马龙正式入职天弘基...
今天,关键区间临近了…… 今天... 文/杨国英超级动荡时代,乱世之金应该配置一些。但是,配置需要等待一个相对较好的时机,现在,相对较好的...
银行股市值超14万亿!上市行股... 本文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黄宇昆5月15日,2025年首次降准正式落地,此次降准预计将向市场提供长期...
雷军表示,小米自研手机芯片即将... 5月15日晚,雷军在微博发布消息称,小米自主研发设计的手机SoC芯片即将在5月下旬发布,芯片的名字叫...
气价“剪刀差”挤压利润空间 国... 本报记者 陈家运 北京报道由于天然气市场景气度下行,国新能源(600617.SH)的业绩表现延续颓势...
刚刚!鲍威尔,重磅发声! 鲍威... 鲍威尔的最新讲话释放重磅信号。今晚,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演讲中表示,随着经济和政策不断变动,长期利率可...
金凯生科:股东蓝区基金拟减持不... 5月15日晚间,金凯(辽宁)生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金凯生科,301509.SZ)公告,公司股东蓝色经...
张超越:港股迎中概股回流,有哪...   中新经纬5月15日电 题:港股迎中概股回流,有哪些新机遇?  作者 张超越 东北证券资深宏观分析...
催化事件不断、机构密集调研,固... 固态电池作为下一代电池技术,近期迎来多项事件催化不断。贝特瑞(835185.BJ)在本周发布了新款固...
2025“知投有伴”投保宣传主... 在今年的5.15全国投资者保护宣传日,第一财经正式启动2025年“知投有伴”投资者保护宣传主题月活动...
航新科技:原控股股东柳少娟拟减... 5月15日晚间,广州航新航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航新科技,300424.SZ)公告,公司原控股股东柳少...
滚动更新丨美股三大指数集体低开... 21:31 美股开盘|美股三大指数集体低开道指跌0.51%,纳指跌0.63%,标普500指数跌0.4...
证监会强化上市公司募资监管七要... 证监会进一步强化募集资金监管。5月15日,证监会公布《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监管规则》(下称“《规则》”)...
A股银行市值首破10万亿,公募... 涨势如虹的银行股无疑是近期A股市场上最大的“显眼包”。继5月14日中证银行指数续创新高、A股银行板块...
从“强制披露”到“主动沟通”,...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雷晨 北京报道在资本市场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管理(IRM)正从...
洋河增长困境,谁最着急? 洋河... 曾稳居白酒前三的洋河股份,如今陷入增长困局。2024年其营收净利双降,行业排名跌至第五。从库存积压到...
贵州人最爱去浙江打工,为什么?... 作者|耳东几一组数据显示,浙江已经成为贵州人打工的首选地。这个结果,意义不一般。我们统计了全国31个...
能源转型下电力需求持续增长 电... 2025年开年以来,国内电网投资延续高增。继3月5日国网输变电设备1批招标结果公示,国家电网日前公布...
日本养老神话,也“塌房”了? ... “没想到,日本的养老院竟这么落后。”这是2013年川口彰俊初入养老行业时的第一印象。在那之前,他在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