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化事件不断、机构密集调研,固态电池仍面临产业化瓶颈 固态电池产业化步入黄金期 固态电池加速产业化调研
创始人
2025-05-15 23:32:33
0

固态电池作为下一代电池技术,近期迎来多项事件催化不断。贝特瑞(835185.BJ)在本周发布了新款固态电池的材料产品,国轩高科(002074.SZ)预计在5月16日举办的大会上带来相关新产品,产业热度一时高涨。

机构投资者也在近期密集拜访了固态电池产业链上市公司。第一财经记者梳理,本周以来,宁德时代、金博股份、利元亨、星源材质等产业链上市公司发布了机构调研公告,就量产时间表,电池厂商普遍预计2027年,材料新产品普遍处于送样与认证阶段,尚未出现规模化量产。尽管多数企业提到固态电池技术已经取得较大突破,产业链配套不成熟、成本高于锂电池、核心关键材料依赖进口等因素,仍是固态电池产业化的主要阻碍。

尽管上市公司在调研公告中只字未提固态电池对业绩的贡献程度,市场资金仍在板块内挖掘个别标的“先炒为敬”,三祥新材(603663.SH)、冠盛股份(605088.SH)、上海洗霸(603200.SH)等固态电池概念股的年涨幅超过50%。

机构密集调研固态电池产业链

固态电池产业链的多家企业预计将在近日发布新款材料与电池产品。本周初,贝特瑞发布了贝安FLEX半固态及GUARD全固态系列高镍正极、硅基负极、固态电解质、锂碳复合负极等材料,为下一代电池技术提供"高能量+高安全"材料解决方案。

国轩高科本周的新品发布会则是固态电池行业的另一大看点。根据公司官微发布,5月16日至17日将举办全球科技大会。国轩高科本周二(5月13日)官微发布的《六大新品发布 献礼新世界》提到,此次将发布“一款超越期待的前瞻电池产品”,市场猜测这款新产品是固态电池。

产业链新品发布前夕,机构投资者的调研频次明显提升,为投资者带来更多产业发展变化。记者统计公告发现,仅本周以来,就有12家上市公司发布的机构调研内容涉及固态电池,主要集中在电池、材料、制造设备等环节,包括宁德时代、贝特瑞、利元亨、西磁科技、灵鸥科技、安达科技、星源材质、寒锐钴业、曼恩斯特、中仑新材等上市公司。

电池厂商普遍将2027年作为全固态电池规模化量产的时间节点。宁德时代在5月14日机构调研中表示,公司在全固态电池上持续坚定投入,2027年有望实现小批量生产。国轩高科也预计2027年实现小批量生产及装车测试,公司称已成功研发出车规级全固态成品电芯“金石电池”。贝特瑞称,2024年是半固态体系较具代表性的一年,有实际的固态电池产品出货、装载和终端应用,可以预见未来半固态体系材料会很快量产。

由于电池尚未规模化量产,材料环节处于小批量认证和测试阶段。锂电池隔膜企业星源材质表示,公司研发的氧化物、聚合物固态电解质膜已经具备量产化制备的条件,产品已经进入多家客户认证或测试阶段,并小批量供货给多家知名头部客户。中仑新材表示,公司的固态电池专用BOPA(双向拉伸尼龙薄膜)尚未批量生产。

产业配套成熟度有待提升

过去两年锂电行业处于调整期,面临竞争加剧挑战,产业链出现一定业绩下滑,行业需要找到新的技术突破点和市场增长点。固态电池作为新一代电池形态,目前成为上市公司争相布局的重点方向,也是最有希望实现产业化的技术路径。

近期一系列固态电池新品发布,标志着行业技术发展进入到新阶段,是否意味着固态电池落地应用的时代已经来临?上市公司固态电池业务是否即将进入收获期的预期?

事实上,尽管技术进步显著,由于产业链配套不够成熟,固态电池的产业化仍面临现实阻碍。据了解,全固态电池生产成本下降较快但仍然大幅高过普通锂电池,S&P预计2025年固态电池的成本将会下降到USD500/kWh,但成本仍然是超过普通锂离子电池的5倍。同时,固态电池现有设备利用率不足40%,部分关键核心材料仍依赖进口,部分环节面临重建技术体系。

当前固态电池产业界已形成两大阵营:以国轩高科、蜂巢能源、卫蓝新能源为代表的半固态先行派,目标计划是在未来2年内实现规模化装车,这些电池厂商主攻氧化物半固态路线,量产能力更强,但能量密度的提升空间有限。以宁德时代、丰田坚定全固态路线,着眼于2027年后的技术制高点争夺,硫化物全固态方案性能优越,却面临工艺复杂、成本高昂的困境。

不仅如此,固态电池材料端仍处于多线并进阶段,还没有哪项技术路径具备明显的成本和效率优势,并且不同技术路线的博弈愈演愈烈。

贝特瑞试图通过材料创新打破僵局,公司在固态电池材料领域布局了氧化物固体电解质、聚合物固体电解质和硫化物固态电解质三大技术路线。贝特瑞表示,未来的固态电池可能会存在多种固态电解质材料的混合使用,目前部分产品已经应用到客户的半固态电池中。

“固态电池主打的就是能量密度高与安全性,如果成本、效能比起三元和磷酸电池没有明显优势的话,固态路线就很难实现产业化。当前固态电池的小批量生产,主要集中在氧化物+聚合物复合固态电池技术,且处在实验室研究级别的量产标准。更重要的是安全问题,目前固态电池技术还无法解决车祸导致电池破裂的安全风险。而从终端需求角度来看,消费者更注重性价比,倒逼整车厂‘卷’成本和功能。2027年固态电池量产预计也只是小规模的试验性量产,距离落地到终端整车还有不小距离。”一位新能源分析师对记者说。

华泰证券预计,在2025年能看到半固态电池的批量交付和全固态电池方案的加速开发,目前车厂的品宣已经进入到军备竞赛的阶段。该机构的研报认为,对比固态电池技术路线,聚合物对产业友好且性能成熟度高,相关产业链有望在量产放量拐点中优先享受产业红利;卤化物与硫化物共存的方案可见度快速提升,加速从实验室到产业化。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高调“杀向”不良资产,沈国军押... 出品|达摩财经“银泰系”撤出A股市场后,沈国军开始押注不良资产。今年63岁的沈国军在国内资本市场中赫...
创新药生存法则生变 PD-1价... 当前,我国医药行业正在逐渐从“高成长”阶段进入“高质量成长”阶段,创新药也进入成果兑现阶段。Wind...
疯狂割韭菜,又一镰刀公司“血洗... A股有一大特点,“韭菜”众多,“割韭菜”的公司同样多。而说到最经典的割韭菜手段,就是上市公司在各种利...
别走入技术替代人类创意的误区 ... 我们正处于一个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从人工智能语言模型ChatGPT实现人机自然对话,到人工智能文生视...
京东整合线下餐饮,七鲜美食MA... 在今日举行的京东618开放日活动上,京东正式宣布京东首个美食城——七鲜美食MALL将于618大促期间...
监管部门“5·15”密集发声!... 投资者保护再迎新规,司法保障资本市场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监管规则以及证券纠纷调解等...
515投保日|证监会副主席陈华...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胡萌)5月15日,证监会副主席陈华平在2025年“5·15全国投资者保护宣传日...
极氪为何接连被整合?吉利汽车桂... 5月15日,吉利汽车(0175.HK)2025年一季度业绩发布会上,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行政总裁及执...
深夜,美股下跌!阿里巴巴大跌8... 北京时间5月15日晚,美股三大指数开盘集体下跌。截至22:50美股三大指数中概股方面,截至22:50...
吉利汽车一季度净利润大增264... 吉利汽车称与极氪整合后集团将实现整体效益超5%。5月15日,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吉利汽车,0017...
网易Q1超预期赚103亿 网易... 2025.05.15本文字数:1561,阅读时长大约3分钟作者 |第一财经 刘晓洁老大哥腾讯亮眼的一...
江苏华辰:多家经销商成立即合作... 《金证研》南方资本中心 罗九/作者 映蔚/风控截至2025年5月12日,江苏华辰变压器股份有限公司(...
曾经暴利的4S店,正在批量离场... 不知不觉中,4S店真的越来越少了。到底是什么让4S店陷入绝境?点击上方视频立即观看快刀财经的朋友们,...
固收“名将”下一站定了!马龙因... 作者 |郑理来源 | 独角金融原招商基金“固收猛将”马龙跳槽的下一站,定了。近日,马龙正式入职天弘基...
今天,关键区间临近了…… 今天... 文/杨国英超级动荡时代,乱世之金应该配置一些。但是,配置需要等待一个相对较好的时机,现在,相对较好的...
银行股市值超14万亿!上市行股... 本文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黄宇昆5月15日,2025年首次降准正式落地,此次降准预计将向市场提供长期...
雷军表示,小米自研手机芯片即将... 5月15日晚,雷军在微博发布消息称,小米自主研发设计的手机SoC芯片即将在5月下旬发布,芯片的名字叫...
气价“剪刀差”挤压利润空间 国... 本报记者 陈家运 北京报道由于天然气市场景气度下行,国新能源(600617.SH)的业绩表现延续颓势...
刚刚!鲍威尔,重磅发声! 鲍威... 鲍威尔的最新讲话释放重磅信号。今晚,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演讲中表示,随着经济和政策不断变动,长期利率可...
金凯生科:股东蓝区基金拟减持不... 5月15日晚间,金凯(辽宁)生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金凯生科,301509.SZ)公告,公司股东蓝色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