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当天,在全国人民堵在景区的时候,在埃及金字塔旅游的游客无意间发现了胖妞带着一队J10飞过金字塔。
一天前,4月30日,这架运20飞行了6000公里停在黎巴嫩首都贝鲁特机场。需要注意的是,此时的贝鲁特机场是以色列划定的禁飞区。
一天后,5月2日,阿联酋与黎巴嫩发表联合声明,宣布阿联酋将解除自2021年起实行的,禁止本国公民前往黎巴嫩旅行的措施。与此同时,沙特宣布恢复从黎巴嫩进口农产品、食品与手工艺品,开放吉达港、达曼港为黎巴嫩商品入境枢纽,并与黎巴嫩央行达成货币结算协议,允许以沙特里亚尔直接支付。
中国力量开始影响中东和非洲。
牢记一句话:所有的军事都是为了政治,所有的政治都是为了经济。
星空君曾经测算过,中东、中亚人口超6亿,且消费能力并不弱。
非洲呢?
联合国预测,2025年非洲人口将达15.3亿,占全球总人口的17.89%,年增长率2.37%,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长期以来,欧美把非洲当做殖民地,从这片肥沃的土地掠夺各种资源(甚至人口)。
近年来,一些非洲国家在东方大国的帮助下,开始进入经济发展快车道。
经济发展了会怎样?
逐渐富起来的民众会购买消费电子产品,在消费电子产品普及到一定程度后,大家电甚至汽车就会排上日程。而首选就是中国品牌。
星空君常说,富国的富是有上限的,而穷国不会永远穷。
据海关统计,2024年中国和非洲贸易总额超过2万亿人民币,无论是出口还是进口都在迅速增长。
2024年,非洲市场销售了接近7500万部智能手机,其中近半来自中国的品牌:传音。
因为在非洲市场大受欢迎,传音又有“非洲之王”的称号。不过,传音的2024年并不安稳,因为另外几家中国手机品牌开始杀入非洲市场。
一、增收不增利的背后:每赚100元少赚4元
传音控股发布的2024年年报显示,公司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687.15亿元,同比增长10.31%。而归母净利润达55.49亿元,同比微增0.22%;扣非净利润45.41亿元,同比下降11.54%。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同比下降11.87%。
数据来源:iFind
对于业绩增收不增利的情况,公司在年报中轻描淡写称,受市场竞争以及供应链成本综合影响,毛利率有所下降,扣非净利润因此有所减少。
然而市场竞争和供应链成本的影响具体有多大呢?
年报的数据有些触目惊心,公司的毛利率的全面溃败:非洲市场毛利率28.59%,比上年同期下滑1.46个百分点;亚洲市场毛利率17.66%,比上年同期下滑2.52个百分点。
一股无形的压力正在吞噬这个曾经的新兴市场霸主。
二、腹背受敌:小米们正在非洲"偷家"
业绩下滑的原因重,第一个是市场竞争,在非洲这片沃土上,传音的市场竞争者们是谁呢?
其实都是中国手机品牌,因为成本的原因,苹果和三星只能在这里拿到非常少的一部分高端份额,竞争对手主要是中国手机品牌。
据报道,2024年第四季度,得益于在西非国家如喀麦隆和加纳的积极市场扩展,以及在埃及举办的“小米优惠狂欢节”和在尼日利亚举办的“小米粉丝见面会”等消费者互动活动,小米手机在非洲实现了22%的增长;而借助Note系列增长的势头,realme更是在2024年第四季度在非洲市场实现70%的同比增长。OPPO则在2024年增加对埃及本地生产的投资,显示其对非洲市场长期增长的信心。
传音引以为傲的非洲大本营,正在遭遇前所未有的围攻。
虽然传音仍以49%的份额在非洲称王,但黑非洲的绝对优势正在被蚕食。更可怕的是,这些后来者专挑传音的命门,小米用互联网营销破局;realme用性价比抢市场;OPPO用本土化生产降成本。
然而星空君觉得是一个好消息,2024年非洲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长9%,增量以中国品牌为主,这些品牌会引领非洲手机向中高端化转型。
三、供应链暴击:内存涨价吃掉10亿利润
2024年手机行业迎来了存储芯片涨价浪潮。8GB+256GB配置成本暴涨30%,传音主力机型利润直接被腰斩,经营活动现金流暴跌76%(仅剩28亿)。
这记暴击直接打在了传音的七寸上—为了进行差异化营销,公司在非洲市场以"大内存"为卖点的产品策略,反而成了利润黑洞。
四、高管集体降薪2000万背后的信号
为了应对利润压力,传音管理层上演了教科书级的"断腕求生"。
年报显示,传音董监高薪酬总额为3903.38万元,其中8人薪酬减少,合计减少2799.65万元,6人薪酬增加,合计增加725.31万元,净减少超2000万元。董事严孟2024年薪酬411.50万元,较2023年减少1095.90万元;董事、副总经理张祺薪酬减少761.48万元;董事长、总经理竺兆江薪酬784.31万元,较上年减薪468.45万元。
高管降薪的同时,公司继续加大研发投入。年报显示,研发投入逆势增长11.55%,达到25亿元。
这种"高管饿肚子,技术吃大餐"的反差,一定程度上暴露了传音的转型焦虑。
五、留给传音的时间不多了
传音的经营路线与众不同,作为全球销量前五的品牌,在国内几乎看不到。公司的主要目标是非洲、亚洲、美洲等新兴市场国家。
当下传音正面临三重压力:
1、传统地盘非洲,守江山比打江山难得多。和小米、realme、OPPO等国产品牌竞争过程中,公司的主要优势是价格,缺乏更加强大的技术储备;
2、进军亚洲市场,尤其是印度。这些新的领域并不新,小米们早就在那里厮杀了,能不能分一杯羹也充满变数。
3.供应链,除了存储芯片价格上涨外,公司还面临着和高通的专利官司。
但危中有机,一是非洲智能机渗透率仍不足50%;二是公司的家电等新业务开始布局;三是研发投入持续加码。
只要持续不断的投入研发,公司就保留着希望。
当小米们用"互联网打法"来到非洲大陆对非洲之王降维打击,当供应链成本持续高企,这个靠"非洲奇迹"崛起的企业,能否再现当年的逆袭神话?非洲狮子王会被更换吗?
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