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鞋一哥”也顶不住了?起步股份欠国库3100万罚款还没缴清,营收连续下滑,退市警报已经拉响。
更让人唏嘘的是,它曾经是中国童鞋市场的“扛把子”,一句“中国儿童2亿人,我们生产1亿双”的广告语响彻大江南北,如今却连罚款都得分期付款,创始人套现跑路,接盘老板四年亏掉14亿,公司站在退市边缘……
这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
起步股份最近的一则公告,让不少人吃了一惊——公司居然还欠着国库3100万元没还。很多人纳闷,一家私营企业,没听说偷税漏税,怎么会欠国库的钱?
一查才知道,这其实是两年前证监会开出的一笔罚单的“余款”。2023年,起步股份因为财务造假、欺诈发行,被重罚5200万元。但当时公司账上没钱,只能向监管部门申请分期缴纳。
从那时起到现在,起步股份陆陆续续只缴了2100万元,还剩下3100万元没还清。照这个进度,没个三年五载恐怕是还不完了。
看看起步股份现在的经营状况,不容乐观。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收只有8584万元,比去年同期跌了三分之一。
根据最新的退市规则,主板上市公司年营收的门槛是3亿元。现在2025年只剩下75天,起步股份能不能凑满3亿,难度不是一般的大。
当然,即便今年真的达不到3亿元,起步股份也不会马上退市,而是会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也就是我们常说的“*ST”。但这顶帽子一旦戴上,对品牌的伤害、渠道的信心、消费者的信任,都将造成不可估量的打击。在如今这个信息时代,坏消息传得比好消息快得多。一旦被贴上“可能退市”的标签,起步股份的童鞋恐怕更难卖得动,明年的处境只会更加艰难。
说起起步股份,就不得不提它的主打品牌ABC KIDS。这个听起来洋气十足的品牌,其实背后有一段有趣的来历。它最初诞生于台湾,后来被浙江老板章利民看中,引入大陆市场,这才有了后来的故事。
时间回到本世纪初,章利民靠做外贸鞋服生意赚到了第一桶金。在做外贸的过程中,他发现一个现象:同样是中国大陆生产的鞋子,贴上洋牌子能卖到100美元,不贴牌只能卖20美元。而且这些“洋牌子”并非真正的国际知名品牌,只要有个外国名字,消费者就愿意买单。
这个发现让章利民看到了商机。他意识到,单纯做贸易利润有限,必须转型做品牌。但他没有选择自己注册新品牌,而是把目光投向了境外,想找一个有点历史沉淀的品牌,这样才好讲故事。
正好当时台湾的鞋厂纷纷转向大陆寻找代工合作,章利民借此机会接触到了ABC KIDS。他不仅帮品牌方协调代工事宜,还主动提出要在大陆代理销售ABC KIDS的产品。台湾老板一听,爽快地答应了。就这样,章利民轻松拿到了ABC KIDS在大陆的代理权。
不得不说,章利民确实是个营销高手。凭借多年做海外贸易的经验,他没有像当时大多数本土鞋厂那样只注重渠道,而是提出了“帮助中国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品牌理念。公司名字“起步”也由此而来。
在那个中国本土童鞋品牌还不太成熟的时代,章利民在各大主流媒体投放广告,还请来知名明星家庭代言,很快就打开了市场。到2008年,他更进一步,直接买断了ABC KIDS品牌,从代理商变成了品牌主人。
2009年起,中国迎来了一波生育高峰,加上后来全面放开二孩政策,0-14岁儿童数量一度达到2.5亿。ABC KIDS借势快速发展,在2017年成功登陆A股市场。2018年,那句著名的“中国2亿儿童,我们生产1亿双”广告语,让ABC KIDS成为了当之无愧的“童鞋一哥”。
然而,表面的风光背后却暗藏危机。后来被曝出的财务造假事件,彻底撕下了起步股份光鲜的外衣。原来,所谓的“童鞋一哥”很大程度上是靠造假堆砌出来的。证监会的5200万元罚单,就是对这一行为的严厉惩处。
更让人唏嘘的是,在问题暴露前,创始人章利民已经悄然套现10.4亿元离场,把烂摊子留给了接盘者。2021年,浙江女老板陈丽红接手了起步股份,公司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但陈丽红的接盘并没有让起步股份起死回生。相反,公司营收从原来的10亿级别一路下滑到3亿左右,为今天的“保壳”危机埋下了伏笔。要知道,在旧规则下,3亿营收并不算低,退市红线是1亿元。但2024年退市新规提高了门槛,起步股份一下子就站上了悬崖边缘。
公开资料显示,陈丽红此前主要从事房地产和商品贸易,但没有自己的公司。至今外界都不清楚她收购起步股份的资金具体来自哪里。不过这些现在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她能否带领起步股份走出困境。
现实是残酷的。接手四年来,起步股份累计亏损高达14亿元。到2024年底,公司甚至差点资不抵债,负债率一度达到99.71%的危险水平。为了避免被退市警告,陈丽红不得不自掏腰包,向上市公司赠送了1亿元现金,这才把负债率降下来,勉强过关。
但这种“送钱”的方式终究是治标不治本。ABC KIDS的品牌故事已经讲不下去了,童鞋市场的竞争却越来越激烈。如今市场上最火的童鞋品牌是泰兰尼斯,这个名字同样充满洋气,但它其实是地地道道的大陆品牌。
泰兰尼斯的成功在于他讲了一个新故事:“稳稳鞋,让你的孩子不摔跤”。它告诉家长们,孩子走路不稳,不是孩子的问题,而是鞋没选对。就靠这个简单的理念,泰兰尼斯成功俘获了大量中产家庭的心。
反观起步股份,曾经的“童鞋一哥”如今却陷入困境。不仅品牌影响力大不如前,还要面对沉重的历史包袱——那3100万元的罚款还在那里,总是要还的。
留给起步股份的时间不多了。2025年只剩下75天,它能否跨过3亿元营收的门槛?那3100万元的罚款何时才能缴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