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科生死劫:董事长被带走,国资输血千亿难填坑,地产业的哀鸣! 万科高管遇难 万科生死劫
创始人
2025-10-15 00:03:20
0

10月13日,万科在港交所公告称,已于10月12日收到董事长辛杰提交的书面辞职报告,辛杰因个人原因申请辞任董事长职务;万科董事会已选举黄力平担任董事长。

辛杰的突然辞职,进一步引发了市场对于其个人去向的关注。坊间有消息称,身为深圳地铁集团、万科集团双料董事长的辛杰于9月18日在一场会议中被带走。在此次公告发布前,他一直处于失联状态,那张轻易撬动数百亿资金的老板椅,已经空了20多天。

一位知情人士表示,辛杰失联的消息在深圳早已传开,但因担心影响股价,官方公告直到10月13日才发布。

而就在辛杰“消失”的几天前,深铁刚刚宣布再次向万科提供不超过20.64亿元的低息借款,用于偿还债务。这已是深铁今年第九次向万科“输血”,累计金额近260亿元,加上资产受让、认购REITs等方式,深铁总计已对万科投入近1000亿元。

辛杰最后一次公开露面,是6月27日的万科股东大会。当时他主持会议并居于C位,郁亮(万科前董事长、集团创始人王石指定的接班人)则退居配角。在那次大会上,他公开宣称,深铁与万科的融合将实现“1+1>2”。

但令业界颇感意外的是,代表深圳国资入主万科、一度被视为“救火队长”的辛杰,在万科集团内部“狠狠”折腾一番后,不仅没能将这家房地产行业“带头大哥”救出水火,还把自己卷入巨大的漩涡之中。



公开资料显示,辛杰生于1966年,1988年获沈阳工业大学工学学士学位;2005年获香港理工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正高级工程师、高级经济师。他曾在深圳多家企业任职,2017年9月任深圳地铁集团董事长,2020年7月任万科董事,2023年10月任万科董事会副主席,2025年1月任万科董事会主席。

黄力平比辛杰小2岁,1991、1994年分别获同济大学工学学士、硕士学位,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他曾任深铁集团副总经理、深圳人才安居集团总经理。2021年2月至今,任深铁集团总经理;2021年6月至今,任万科董事、审计委员会委员。

辛杰的37年职业生涯:一部典型的深圳国资干部成长史

今年初,在万科预告巨亏450亿元、管理层集体动荡的危急时刻,59岁的辛杰临危受命,出任万科董事会主席。但他与万科的缘分,其实早在1988年就已种下。那一年,他与郁亮入职深圳外贸集团,成为同事,此后两人却各奔东西。

离开深圳外贸集团后,辛杰曾在长城物业工作,1998年8月起担任深圳长盛实业副经理。

次年,他又担任了圣廷苑酒店筹备组负责人,历任该酒店常务副总经理、总经理、董事长。这家酒店是深圳老牌的五星级酒店,曾是高端酒店的代名词,华强北的地标之一。

2004-2009年,辛杰任深圳长城投资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2009年11月起,他调任深圳天健集团,并一路升至董事长。

辛杰还在深圳国资系统内爬升的同时,深铁也开始介入万科。2017年,在时任董事长林茂德的主导下,深铁共斥资超660亿元从华润、恒大手中收购万科超29%的股权,成为万科第一大股东,以“白衣骑士”的身份一举终结了长达两年的“宝万之争”。

此后不久,林茂德退休,辛杰从天健集团调至深铁集团,接过董事长一职。

这次升迁很是引人注目,因为天健集团是深圳特区建工集团的子公司,特区建工在深圳国资系统内排第八,而深铁则排第三。从排名第八的集团子公司一把手调任排名第三的集团一把手,辛杰的这一调动,并不寻常。

2020年,辛杰以股东方代表的身份进入万科董事会,担任董事,与老同事郁亮重逢。但他并没有丰富的房地产开发经验,在万科,他长期身居幕后,直至2023年万科危机加剧,才被推到台前。

事实上,自深铁集团成为万科大股东以来,就有派驻管理层进入万科的惯例。多年来,深铁并未参与万科的具体经营,始终延续着林茂德最初承诺的“不干预”原则,两家公司仅在房地产开发业务上有较多合作。

2023年10月,受市场传言影响,万科股、债大跌。在当年11月举行的说明会上,辛杰作为国资大股东代表出席,并明确表示了深铁对万科的支持,并提及有丰富的“工具箱”可作支援之用。

此后,深铁对万科的支持走到台前,如认购中金印力公募基金29.75%的份额、受让万科深圳湾超级总部基地地块、受让红树湾物业开发项目49%投资收益权等。

2025年1月,随着辛杰全面掌权,万科彻底告别“职业经理人时代”,进入国资主导的新模式。

辛杰掌舵万科的9个月里都做了什么?其结局或早已注定

细数深铁与万科的故事,辛杰这位“双料掌门”的结局,似乎早已在冥冥之中与万科高度绑定。他虽未参与2017年那场收购,但却成为万科“国资时代”的续写者,也是深铁后来一步步陷入万科“泥潭”的直接推动者。

2017-2022年,深铁凭借万科的高分红和投资收益大赚特赚,一度被誉为“内地最赚钱的地铁公司”,深圳国资也视“入主万科”为重大工作成就。但谁也没想到,万科将在数年后成为深铁的“负资产”,曾经的资本盛宴,竟演变成一场相当艰难的托底工程。

从2023年起,万科业绩急转直下,巨亏不止。辛杰上任后的一项核心工作,就是不断给万科“输血”。截至2025年9月,深铁集团已累计向万科提供借款达259.41亿元(年利率低至2.34%),再加上其他支持方式,总计投入高达千亿之多。

为此,深铁也付出了极大代价。2024年,深铁亏损金额达334亿(为近10年以来首次亏损),其中对万科投资的损失占了大头。2025年上半年,深铁营收同比下滑21.67%,归母净利润亏损33.6亿,负债合计4796.2亿,资产负债率升至60.46%。

同时,在内地房地产行业深度调整的大背景下,作为少数依靠“地铁+地产”模式盈利的国企,深铁的地产业务也开始急速滑坡。

双重“负担”之下,辛杰的压力可想而知。他几乎成为万科与深圳国资之间的唯一“中转站”,所有救助方案、债务协调、融资批复,都要经他之手。而深铁“输血”的每一笔钱,都意味着更高的债务、更大的“政治责任”。一位网友曾戏言:“在深圳,每坐一次地铁,都是在给万科续命。”这背后,是两家“巨无霸”企业的命运已纠缠到几乎无法切割的事实。

辛杰执掌万科期间,除了带来国资的真金白银,暂时保住了万科的信用,更对这家公司进行了一场“大手术”。

他迅速开展了人事上的“大换血”,组建了新的高管团队,大批深铁系或天健系干部涌入,接手了万科财务、法务、战略投资等关键部门。从官网可以看到,万科集团执行副总裁李锋,执行副总裁华翠,执行副总裁、北京公司总经理李刚,董事会秘书田钧,财务总监卜令秋都有深铁或天健背景。

总裁祝九胜、副总裁刘肖等“老万科人”则相继辞职,唯一被以微妙方式对待的是郁亮,或许是基于当年同事之谊,辛杰仅让其由董事会主席转任执行副总裁。

深铁的入主,在万科内外引发了复杂反应。今年5月,74岁的万科创始人王石深夜喊话:“万科是我创建的,岂能推卸责任!”他力挺深铁改组,试图保护13万员工和投资者的利益,但以辛杰为首的新管理层并未给予公开回应。

就在辛杰被曝失联之前,万科刚刚完成了一次深度调整:撤销所有区域公司,新设16个地区公司,权力被重新收归总部,开启全新的扁平化管理体系。

辛杰的“失联”,或许只是深铁&万科困局的“一朵浪花”。在国资持续投入近千亿,危机没有化解、资金反被“吞噬”的情况下,总要有人承担责任。作为操盘者的辛杰,恐难全身而退。

万科的“窟窿”有多大:地产行业的“优等生”还能扛多久?

曾经的地产“龙头老大”有多辉煌,此刻的处境就有多么黯淡。辛杰的辞职、董事长的意外更换,让本就深陷债务危局的万科未来走向,又添上了一重迷雾。

这家曾率先喊出“活下去”、在房地产高峰期主动降杠杆控负债、还多次为行业制定规则的“风向标”企业,当下正面临严峻考验:

据万科2024年年报,该公司出现自1991年A股上市以来的首次年度亏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近495亿元。而亏损的根源,是销售额的断崖式下跌,这种境况在今年仍未见好转。

2025年上半年,万科实现收入约1053.23亿元,同比下降26.23%,且仍处于大额亏损中,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为-119.47亿元。

据第三方机构克而瑞提供的数据,万科9月单月销售额为91.8亿元,同比下降45.16%,在内地TOP10房企中降幅居首位;1-9月销售额为1002.9亿元,同比下滑44.43%。回想起4年前万科年销售额超6000亿的巅峰,如今的景象令人唏嘘。

销售额的下滑,只是万科危机的冰山一角,其负债情况同样不容乐观:截至2025年6月底,万科负债总额达8729.88亿,资产负债率为73.11%,净负债率已攀升至90.38%。

尤为严峻的是短期偿债压力。在万科3642.6亿元的有息负债中,有高达1553.7亿元将在一年内到期,占比超过42%。另据标普发布的报告称,万科在今年第四季度将有98亿元境内债券到期。

这意味着,万科在应对销售额持续下滑的同时,还必须直面迫在眉睫的兑付缺口。而这个缺口的金额,高达885亿。深铁集团提供的“子弹”,听起来数额可观,但在万科的巨额债务面前,确实不够看了。

有消息称,万科正与国内主要债权人商讨削减数百亿元私募债务的借贷成本,拟将票面利率从4.3%压至3%或更低。这些工作,将落到辛杰的接任者黄力平手里。

数十年来,作为内地房地产行业公认的“优等生”,万科代表的不仅是一家企业,更是一种强调长期主义、尊重市场规律的发展哲学。在行业高歌猛进的年份,万科是少数持续强调“活下去”、注重经营现金流与安全边际的开发商。

尽管这位“优等生”一直努力“穿棉袄过冬”,但当前房地产市场持续深度调整的系统性压力,已超出任何单一企业的应对能力。而如果连最重视风险控制、以规范和稳健著称的万科都倒下了,那也许是内地房地产行业的最后一声哀鸣。

黄力平时代的万科,还能扭转乾坤吗?我们拭目以待。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度”量中国这五年:解码中国速... 文/中新社记者 刘文文从时速350公里的高铁疾驰,到CR450动车组问世,再到未来成渝中线高铁将以时...
30年来首变!35岁以上老人,... 今天是国考发布的日子,本来很寻常。但猫崽却发现,一场巨变。没错,报考者的年龄。最新国考公告显示:报考...
半年亏损5000万后,来伊份实... 10月14日,“零食第一股”来伊份(603777.SH)召开2025年半年度业绩说明会,管理层就投资...
金价再创新高!底层逻辑是什么?... 10月14日,国际金价延续上涨趋势,在成功站稳4100美元/盎司上方后,又朝着4200美元/盎司关口...
“童鞋一哥”跌落神坛!接盘人4... “童鞋一哥”也顶不住了?起步股份欠国库3100万罚款还没缴清,营收连续下滑,退市警报已经拉响。更让人...
从令狐冲到老赖:李亚鹏两次离婚... 太突然了!刚刚,李亚鹏与妻子海哈金喜通过共创视频宣布已办理离婚手续,女儿李夏跟随母亲生活,双方共同抚...
万科生死劫:董事长被带走,国资... 10月13日,万科在港交所公告称,已于10月12日收到董事长辛杰提交的书面辞职报告,辛杰因个人原因申...
高瓴溢价4成被“拒之门外”,怪... 出品|达摩财经在资本市场的常规逻辑里,上市公司私有化应基于对股东权益的尊重,通常需以高于市场公允价的...
原创 冠... 张继科在一阵尖锐的猫叫中惊醒,爪子下的训练垫变成了冰凉的瓷砖。他抬起前爪,看见的却是覆盖着黑灰相间短...
泰它西普治疗干燥综合征中国Ⅲ期... 文字 |危颖春媛在2025 ACR公布的泰它西普治疗干燥综合征中国Ⅲ期临床试验结果中,与安慰剂相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