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 |危颖
春媛
在2025 ACR公布的泰它西普治疗干燥综合征中国Ⅲ期临床试验结果中,与安慰剂相比,泰它西普在ESSDAI【欧洲抗风湿联盟(EULAR)干燥综合征疾病活动指数】改善显示出显著的统计学及临床意义。
泰它西普达到了主要终点和所有次要终点,与安慰剂相比,泰它西普组患者的疾病活动显著改善。
接受泰它西普160mg治疗的患者中71.8% 在第24周时ESSDAI降低≥3分,而安慰剂组为19.3%。疗效可持续至48周,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具有目前已公布的干燥综合征Ⅲ期临床研究中最佳疗效的潜力。
REMEGEN
10月14日,荣昌生物(688331.SH/09995.HK)宣布,泰它西普治疗干燥综合征的中国Ⅲ期临床研究结果已在2025 ACR官网上公布摘要。研究显示,该研究取得了积极的48周结果,在第24周即达到了主要终点和所有次要终点,其中泰它西普160mg剂量在第24周和第48周与安慰剂相比,在每个终点均达到高度显著的p值(p<0.0001)。详细数据将在美国中部时间10月28日上午10:30 至下午 12:30,于芝加哥举行的2025年美国风湿病学会(ACR)年会上以“最新突破性壁报”展示。
这是一项在中国开展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Ⅲ期试验,纳入了抗SSA阳性、活动性干燥综合征患者。381名患者被随机分配接受每周皮下注射泰它西普160mg、泰它西普80mg或安慰剂组,持续48周。在第24至48周期间,安慰剂组中治疗反应不足的患者可在盲态条件下以1:1的比例转换为接受泰它西普160mg或泰它西普80mg治疗。
该研究的主要终点是第24周时ESSDAI(欧洲抗风湿病联盟干燥综合征疾病活动指数)较基线的变化,关键次要终点包括第48周时ESSDAI较基线的变化,第24和48周时ESSDAI达到临床有意义改善(ESSDAI降低≥3 分)或达到低疾病活动度(ESSDAI<5分)的患者比例,第24和48周时ESSPRI(欧洲抗风湿病联盟干燥综合征患者报告指数)降低≥1分或≥15%(症状显著改善)的患者比例等。
48周结果的关键发现:
ESSDAI较基线的变化:第24周时分别为-4.4(160mg)、-3.0(80mg)和-0.6(安慰剂);第48周时分别为-4.6(160mg)、-3.2(80mg)和-0.4(安慰剂),显示系统性疾病活动度的持续、剂量依赖性改善。
ESSPRI较基线的变化:第24周时分别为-1.88(160mg)、-1.31(80mg)和 -0.36(安慰剂);第 48 周时分别为-2.56(160mg)、-1.74(80mg)和 -0.41(安慰剂),显示在口干、疲劳和疼痛方面的持续症状改善。
ESSDAI改善≥3分的患者比例:第 24 周时分别为71.8%(160mg)、47.1%(80mg)和19.3%(安慰剂);第48周时分别为73.0%(160mg)、49.1%(80mg)和 16.5%(安慰剂)。
ESSDAI <5分(低疾病活动度)的患者比例:第24周时分别为49.6%(160mg)、28.8%(80mg)和 10.9%(安慰剂);第48周时分别为55.0%(160mg)、32.7%(80mg)和12.2%(安慰剂)。
ESSPRI降低≥1分或≥15%(症状显著改善)的患者比例:第24周时分别为86.2%(160mg)、63.0%(80mg)和 32.2%(安慰剂);第 48周时分别为89.1%(160mg)、75.4%(80mg)和 33.3%(安慰剂)。
泰它西普治疗干燥综合征患者显示出良好的安全性特征,并且与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包括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重症肌无力和IgA肾病)的既往研究一致,未观察到新的安全性信号。大多数不良事件为轻度至中度。
干燥综合征是一种慢性炎症性自身免疫疾病,以淋巴细胞浸润和外分泌腺体损伤为主要特征。患者不仅遭受外分泌腺受损带来的口眼干燥等痛苦,还会出现关节炎、肌痛、皮疹等腺体外表现,以及多系统内脏损害,长期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目前全球范围内针对该疾病的治疗手段均局限于症状控制,缺乏有效、系统的对因治疗方法,存在巨大未满足的临床需求。
泰它西普是由荣昌生物自主研发的全球首创重组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BLyS)/增殖诱导配体(APRIL)双靶点融合蛋白,此前,泰它西普干燥综合征适应症已获美国FDA授予的快速通道资格,并获准在美国开展Ⅲ期临床试验。9月19日,该适应症的中国上市申请已获CDE受理,成为干燥综合征领域全球首个申请上市的生物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