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报(记者 马文博)近一段时间,外资机构调研A股的热情持续高涨。金融数据平台Choice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第二季度以来,超300家外资机构调研了A股上市公司。随着近期政策利好释放,更多外资机构看好中国资本市场发展。
外资密集调研A股公司
近一段时间,外资机构加紧调研上市公司,积极寻找投资机会。Choice数据显示,今年第二季度以来,超300家外资机构调研了A股上市公司,包括高盛、瑞士联合银行集团、花旗、摩根士丹利等知名外资机构。其中,机器人、AI、工业机械、医药等领域是外资机构关注的重点。在这轮调研热潮中,立讯精密、水晶光电、三花智控等公司吸引多家机构扎堆调研。
4月30日,三花智控披露了一份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贝莱德、摩根大通、摩根士丹利、施罗德等知名外资机构均现身调研名单。
在调研过程中,机构较为关注公司仿生机器人相关业务的发展情况。对此,三花智控表示,公司仿生机器人机电执行器业务进展顺利,核心部件包括伺服电机、编码器及传感器等。公司目前全方位配合客户产品研发、试制、迭代并最终实现量产落地,仿生机器人产业目标成为公司的第三大核心增长点。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孕育兴起,大数据的积聚、理论算法的革新、计算能力的提升及网络设施的演进,不断重塑全球经济发展格局。”苏商银行特约研究员付一夫对记者表示,就我国而言,今年以来,以DeepSeek、宇树机器人为代表的科技领域技术突破,让我们有了能够依靠自主创新实现科技突围的底气和自信,更是推动了我国科技板块乃至整个A股的价值重估。
5月14日,瑞银全球财富管理首席投资官胡一帆在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表示,该行最近刚刚将中国科技评级上调为“具有吸引力”,预计AI生态系统及其相关行业是中国未来的方向。
在医药领域,A股医药相关主题基金的涨幅引人关注。平安医疗健康基金经理周思聪认为,今年是国内创新药行业的“三个元年”,即收入放量元年、盈利跨越元年和估值抬升元年,行业有望迎来系统性投资机会。同时,当前的市场环境也为投资创新药提供了难得机遇。
“外资机构的调研对于上市公司来说是一个重要的机会。”奥优国际董事长张玥表示,上市公司可以通过与外资机构的交流,了解其投资理念和需求,进一步完善公司的战略规划和经营策略。同时,外资机构的关注也可能带来更多的投资机会和合作伙伴。
多家外资机构看好中国机会
与此同时,多家外资机构看好中国市场,认为风险偏好抬升有望推动更多资金流入A股。
QFII(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是A股重要的机构投资者。金融信息服务企业万得(Wind)数据显示,截至今年第一季度末,共有692家上市公司的前十大流通股东名单中出现QFII的身影,共持有80.63亿股,期末持有总市值达到1172.13亿元,较去年末增长3.15%。
“外资机构的参与有助于改善A股市场的投资者结构。”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特聘导师柏文喜表示,与个人投资者相比,机构的投资行为更加稳定和理性,有助于减少市场的波动,提升市场的整体稳定性和运行效率。外资机构通常更注重公司的基本面分析和长期价值投资,其对优质A股公司的青睐和投资可能会推动相关公司的估值水平上升,进一步提升A股市场的整体估值和吸引力。
摩根士丹利基金认为,A股市场后续机会预计显著好于4月。一季报落地后,投资者对业绩的担忧大为缓解,风险偏好有望提升,一旦行业发生积极变化,投资者将会积极参与,从而提高市场活跃度,科技成长、高端制造、新消费等领域尤为值得重视。
在中美贸易谈判后,野村证券发布报告称,已将中国股票评级上调至“战术超配”,并称将把部分资金从印度转至中国。
上述报告称,在中美关税预期缓和、国内刺激政策持续发力的背景下,A股市场具备更强的防御性和政策支撑。全球资本对中国股票的再配置趋势可能进一步推动资金流入,中国市场的政策弹性和经济复苏节奏可能使其在震荡中表现更优。就短期而言,市场或以震荡为主,但中国国内政策仍有后手,将为市场提供长期支撑。
外资公募路博迈基金认为,从长期角度,仍然看好中国资产的价值重估,今年也有希望看到企业盈利的上行。
柏文喜表示,中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庞大的市场规模以及不断升级的消费需求,为A股上市公司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背景下,A股市场长期向好。
(注: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