惨遭申请破产,又一家新势力危矣。
最近,全国企业破产重整案件信息网显示,合众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新增一则破产审查案件,申请人是上海禹形广告有限公司。
这里的合众新能源,正是大多数人熟知的哪吒汽车。
前“新势力销冠”,怎么被申请破产了?电车行业迎来大洗牌,连锁反应来了?新能源车企该如何破局?
今天我们就来谈谈这些问题,码字不易,欢迎点赞,转发,收藏。
前段时间五一假期,哪吒汽车被曝出大面积APP断网事故,很多车主发现哪吒汽车官网无法访问,汽车的车辆远程操控功能无法使用。
对此,有媒体爆料称是哪吒汽车欠了流量费,导致网路被掐断。
尽管后来哪吒辟谣说是系统故障,跟流量费用没关系,但明摆着的是,哪吒汽车的财务状况很不乐观。
自打去年开始,哪吒汽车的债主就纷纷上门讨要债务。
比如东风科技,去年曾对哪吒汽车提起诉讼,涉及货款金额1273.03万元。
再比如福石控股,涉及子公司北京迪思公关顾问有限公司与哪吒汽车的合同金额5355万元。
而除了这些告上法庭的之外,还有更多的供应商直接找到哪吒汽车北京总部上门维权,经销商也纷纷赶赴桐乡工厂,目标就俩字——要钱。
现在哪吒汽车的财政状况有多紧张?
甚至连税都交不起了,今年4月份曾被国家税务总局浙江省税务局网站曝出来拖欠税款,涉及金额215.20598万元。
包括这次被上海禹形广告公司申请破产,显然是实在讨债无门,只好行此险招,能讨回多少是多少。
不仅如此,从2021年到2023年,哪吒汽车亏了183个亿,去年销量更是直接腰斩,俨然已经深陷资金链断裂困局。
再来看哪吒的高管,创始人方运舟股权遭冻结,原CEO张勇下台后跑到了英国,据说是在为哪吒汽车融资奔走。
显而易见,哪吒汽车已经接近事实性破产,想要重焕生机异常艰难。
哪吒汽车破产事小,新能源汽车市场洗牌的连锁反应事大。
哪吒汽车为何走到今天这一步?
说到底,还是卷不过其他的造车新势力,车子卖不动。
哪吒汽车本身有桐乡、南宁和宜春共3家工厂,规划的产能累加起来超过50万台,但去年一共还没卖出去7万台车。
步子迈得太大,产能扩张了,销量却跟不上,资金链当然会吃紧。
现在很多人最担心的问题是,哪吒汽车究竟是个例,还是会引发连锁反应?
根据工信部的数据显示,今年全国新能源汽车规划产能,已经超过3500万台,如何把这3500万台车卖出去,是当下疯狂扩产的新势力们的燃眉之急。
一个明显的现实,当下新能源汽车市场正加速洗牌,行业看似一片繁荣的背后,是愈发激烈的“淘汰赛”。
还是以哪吒汽车为例,其实在2024年以前,无论是销量,还是在互联网上的声量,哪吒汽车都离破产还有相当一段距离。
但随着补贴政策退坡,产品力跟不上,产品定位不清晰等一连串的问题爆发,裁员降薪、工厂停摆、拖欠供应商款项等一系列的负面新闻接踵而来,哪吒汽车的路越走越难。
想要在未来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有一席之地,必然要有自身真正的“绝招”。
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去年曾说,70%的品牌难以存活到2025年。
不幸的是,哪吒汽车所面临的困境,似乎进一步证实了朱华荣的预言。
新能源车企,该如何在这场大洗牌中活下来呢?
最关键的一点,无论是产品还是营销,亦或是品牌加持,至少要占一样。
比如比亚迪,各方面拿出来都能扛能打,尽管新能源汽车市场卷得飞起,但比亚迪的日子却越来越滋润,今年规划产能已经冲向400万台。
再比如特斯拉,虽然现在主销车型依旧只有两台,但多年来打下的品牌口碑已经深入人心,同样能吃掉大份额的市场,抢夺市场空间。
最后哪怕是深蓝、埃安这样的“新势力”,也因为背靠长安、广汽这样的传统老牌车企巨头,暂时不担心淘汰出局。
说到底,产能大不是问题,问题是如何赢得消费者的认可,把车子卖出去,消化掉这部分过剩的产能。
千言万语,销量才是根治新能源车企一切困病的良药,只要销量高,所有的问题都不再是问题。
曾几何时,哪吒汽车也曾销量称王,有过高光时刻。
但可以预见的是,哪吒汽车不会是最后一个倒下的新势力,新能源汽车市场淘汰赛还在继续,想要永远的留在牌桌上,车企需要拿出来更多的绝活。
深入了解热门话题背后的事实,如果您喜欢这样的内容,请不吝点赞、留言交流,给予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