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银川9月12日电 (记者 杨迪)9月11日午后,宁夏多地遭遇雷暴等强对流天气,“雷暴哮喘”患者激增。什么是“雷暴哮喘”?发生“雷暴哮喘”后应该怎么办?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院长、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专家周玮12日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对此作出解答。
9月11日,因雷暴天气感到不适的患者在医院就诊。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供图
“‘雷暴哮喘’指的是雷暴发生时或紧随雷暴之后产生的急性过敏性哮喘。”周玮介绍,“雷暴哮喘”的产生必须“雷暴天气”和“过敏原(如花粉)”两个关键因素同时存在。
“雷暴是强对流天气,上升气流会把大量的花粉、孢子等带到冷空气层,到达高空的花粉吸水膨胀、碎裂,形成易被人体吸入的小颗粒,在下落后被人体吸入,易引发‘雷暴哮喘’。”
哪些人群是“雷暴哮喘”的易感人群?周玮介绍,“雷暴哮喘”等变态反应性疾病(即过敏性疾病)的形成,主要取决于“环境”和“遗传”两个因素,“因此‘雷暴哮喘’的易感人群,往往也有过敏史。”
周玮介绍,“雷暴哮喘”的典型症状,最初表现为胸闷、气短,严重的会有干咳、喘息,呼吸会产生啸鸣音,“最严重时则会产生大气道痉挛闭塞,导致急性胸挛,危及生命。”
周玮建议,易感人群在遭遇雷暴天气时,应尽量少出门、关窗户、戴口罩。“如果发生‘雷暴哮喘’,可根据自身情况服用或加量服用相关药物,若症状未能缓解,建议立即前往医院就诊。”
周玮呼吁,相关部门可定期开展花粉浓度监测,提前发布花粉浓度指数,及时发布预警信息,为公众预防“雷暴哮喘”等过敏性疾病提供参考。(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