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9日,以色列对在卡塔尔首都多哈的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高层成员进行“精准打击”,造成至少6人死亡,5名巴勒斯坦人,1名卡塔尔内政部安全部队成员。
以色列轰炸卡塔尔,直接威胁到美国建立的中东安全架构。
这是中东地区局势的转折点。
自2023年10月7日巴以新一轮大规模冲突爆发以来,以色列利用空中优势,已经肆意轰炸过巴勒斯坦加沙地带和约旦河西岸地区、黎巴嫩、叙利亚、伊朗和也门,为什么轰炸卡塔尔不一样?
在犹太人3000年的历史记忆中,满是被驱逐、被排斥、被屠杀,尤其是二战中所经历的大屠杀。所以,建国后的以色列会追求对任何威胁都零容忍的“绝对安全”。
在追求绝对安全的逻辑下,以色列将“先发制人”“预防性打击”视为道德义务,而非选择。
以色列还追求控制更大的领土,建立更大的缓冲区——这就是“大以色列”。
1967年6月第三次中东战争爆发后,以色列曾占领埃及的西奈半岛、叙利亚的戈兰高地、约旦河西岸地区、耶路撒冷,以及约旦所管辖的地区及加沙地带,共达650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距离实现大以色列的梦想只有“一步之遥”。
8月12日,内塔尼亚胡在接受以色列媒体采访时表示,他将建立大以色列,视作自己的“历史使命”。虽然“大以色列”构想早已深度渗透在以色列的政治话语、政党纲领以及定居点行动中,但这是以色列总理首次明确表态要建立“大以色列”。
建立大以色列也好,追求绝对安全也罢,内塔尼亚胡首先要做的,就是摧毁哈马斯,彻底占领加沙。
1967年6月的第三次中东战争爆发,以色列发动闪电战“大展神威”,却也催生出一个对美西方经济具有前所未有破坏性的武器——石油禁运。
埃及总统纳赛尔在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举行的阿拉伯产油国家紧急会议上建议惩处支持以色列的国家,实施石油禁运的决议。随后,伊拉克、科威特、沙特等产油国宣布对美国实施石油禁运,各国石油产量下降60%;从1967年6月到1967年8月,石油供应中断整整两个月,平均每天总供应量下降200万桶,极大地冲击了西方石油市场。
虽然阿拉伯国家第一次使用“石油禁运”的结果不算太成功,却给第四次中东战争的“石油禁运”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1973年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产油国组成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对支持以色列的国家进行石油禁运,造成油价从每桶不到3美元上涨到13美元,引发第一次石油危机,以及西方世界战后最大的经济危机。
西欧国家和日本纷纷改变外交政策,“抛弃”了盟友美国,站到了阿拉伯国家一边——这是二战后,美国与盟友们第一次在国际重大问题上出现严重分歧,使以色列外部环境严重恶化。
美国最终只能妥协,派出基辛格在中东地区“穿梭外交”,构建中东安全架构,也是“石油美元体系”的根基。
美国为一些产油国提供安全保障,免受以色列的骚扰,同时为这些国家的王室保驾护航,换取它们以美元作为石油贸易的唯一结算货币。
而以色列只能“吐出”大量占领的土地,以土地换和平。
在美国构建的中东安全架构中,卡塔尔是美国指定的中东“和平饭店”。
这里有美国在中东最大的军事基地——乌代德空军基地,不只能够监控中东要害,还能威胁伊朗。不论谁跟谁发生矛盾,都可以在卡塔尔进行会谈,美国保证安全。
几十年来,以色列可以四处追杀巴勒斯坦的抵抗组织、伊朗和抵抗之弧的成员,但决不能在卡塔尔动手。
同时,每当伊朗反击以色列,卡塔尔的防空系统也会高效运作,保护自身领空,击落攻击路过的无人机和导弹。
2023年10月7日以来,卡塔尔一直是哈马斯和美以两方谈判的主要中间人。
虽然产油国没少给美国送钱,但总体来说,第四次中东战争以来,美国建立的安全框架,保障了产油国的利益,也保障了以色列的安全。
只要以色列与产油国相安无事,伊朗和抵抗之弧无法威胁以色列的根本安全。
但是,特朗普改变了一切。
拜登在任时,虽然支持以色列攻打加沙,却始终在阻止以色列扩大战争。直到特朗普在第二次就职总统,美国对以色列的支持和放纵,才上了新的台阶。
他任命了多位极端亲以色列的政客担任关键职位——犹太富豪史蒂夫·威特科夫出任中东特使;支持以色列吞并巴勒斯坦的前阿肯色州州长迈克·哈卡比担任驻以色列大使。
特朗普还推进中东国家与以色列达成《亚伯拉罕协议》,主动提出“清空加沙”计划,“完全支持”以色列对加沙的军事行动,并解除拜登时期对以色列重型炸弹(如MK-84)的限制,绕过国会给以色列提供了超过160亿美元的军火(包括军售和军援)。
当以色列和伊朗爆发冲突,特朗普甚至下令美国空军去轰炸伊朗核设施。有特朗普的支持,内塔尼亚胡当然会在追求绝对安全的道路上越跑越远,才敢宣称自己要完成建立大以色列的历史使命!
当以色列为追杀哈马斯领导人,出动15架战机,发射15至20枚空对地导弹,轰炸卡塔尔的时候,特朗普对以色列的支持到达了临界点。
9月10日,内塔尼亚胡要求卡塔尔驱逐正在卡塔尔首都多哈的哈马斯领导人,或者将他们“绳之以法”。如果卡塔尔不这么做,以色列将自行采取行动。
他还严厉指责,称卡塔尔为恐怖组织提供庇护所、藏身之处和资金支持,而以色列追击2023年10月7日对以色列发动袭击的“主谋”合情合理。
可见,对追求绝对安全的以色列来说,彻底消灭哈马斯,占领加沙,才是最终目标。
白宫却没有继续支持以色列的行动。
美国白宫新闻秘书表示,“总统视卡塔尔为美国的坚定盟友,他对这次袭击发生的地点感到很糟糕。”
特朗普曾让其特使通知卡塔尔以色列即将发动袭击,还在袭击发生后与两国领导人进行了通话。特朗普向卡塔尔埃米尔(国家元首)保证类似事件不会再次发生。
9月11日,联合国安理会发表声明,对9月9日发生在卡塔尔首都多哈的袭击事件表示强烈谴责。这意味着包括美国在内的15个安理会成员都对这次袭击表示谴责。
为什么特朗普不再公开支持内塔尼亚胡?
因为以色列的袭击已经损害到了美国的核心利益——美国主导的中东安全框架被动摇。这背后是“石油美元”,以及“被封印的石油禁运武器”。
9月12日,美联社报道,在以色列对卡塔尔发动袭击后,卡塔尔、沙特、阿联酋等海湾国家或将因愤怒而团结在一起。这次袭击引发了海湾国家领导人最为担忧的前景,即美国放弃数十年来保护他们免受地区侵略的承诺。
大批阿拉伯和伊斯兰国家的领导人正在“涌入”卡塔尔,准备参加9月14日紧急召开的阿拉伯-伊斯兰峰会,讨论以色列袭击事件,或将暗示地区集体回应的可能方向。
这是中东地区局势的关键转折点!
在以色列追求绝对安全的威胁下,在对美国的不信任下,阿拉伯国家和伊斯兰国家将会团结起来发出声音!
以色列追求的绝对安全,与美国的核心利益发生矛盾!
特朗普会给内塔尼亚胡施压。
问题的关键是,特朗普能控制内塔尼亚胡吗?
或者说,以色列现在还听美国的话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