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牛医美巨头,跌懵了 中国医美玻尿酸巨头 中国最牛的医美机构
创始人
2025-11-05 18:51:22
0

2025年,“易中天”、“纪联海”为首的科技股们,上演了轰轰烈烈的大涨行情。

而白酒、医美为代表的消费股,由于涨幅很小,甚至不涨反跌,被嘲讽为“老登”,跟2021年之前的从从容容、游刃有余相比,如今已经是匆匆忙忙、连滚带爬。

白酒股的代表,是贵州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山西汾酒、洋河股份这几家。

在刚刚过去的2025年三季度,除了贵州茅台净利润微增之外,其余的均出现下滑。

医美股的代表,是爱美客、华熙生物、昊海生科,这三家公司前几年号称“医美三剑客”,如今它们怎么样了呢?

昔日最牛医美巨头,如今单边大跌

先来看股价,2025年以来,华熙生物微涨2%,爱美客下跌14%以上,昊海生科下跌15%以上。

不过如果只看近期股价,下跌最狠的就是爱美客了。

9月11日至今,爱美客走出挡不住的单边下跌走势,从200元附近一路跌到如今的150元附近,短期跌幅高达25%左右。



昔日,爱美客可是中国最牛医美巨头,没有之一。

2020年9月28日,爱美客在创业板上市,上市首日即大涨258%,之后股价一路飙升至2021年2月的513元。

之后,爱美客经历了一段回调,不过没多久股价重拾升势,从2021年3月底的240多元一口气涨到了7月初的590元以上,创出历史新高。

巅峰时的爱美客,市值一度高达近1800亿元,比华熙生物的最高市值1500亿左右,昊海生科的最高市值500亿左右,都要多。

当时的爱美客,是公认的中国最牛医美巨头、中国代表性医美企业,被资本市场誉为“医美茅”。

但是,好景不长,随着业绩的下滑,以及资本市场对医美行业炒作泡沫的破灭,爱美客这几年开始了价值回归之路。

2022年,爱美客微涨6%,但当年下半年大跌近33%;2023年,爱美客大跌48%;2024年大跌近13%。



业绩加速下滑,产品被同行冲击

这几年里,爱美客财务数据上发生了以下重要事件:

2021-2023年,公司营收增速从104.13%降至47.99%,净利润增速从117.81%降至47.08%。

2024年,公司营收增速再度骤降至5.45%,净利润增速同样骤降至5.33%,基本处于停滞状态。

前几天,爱美客发布了2025年三季报。公司前三季度营收18.65亿元,同比下降21.49%;净利润10.93亿元,同比下降31.05%;扣非净利润9.76亿元,同比下降36.2%。



这也是爱美客连续四个季度营收、净利润双双下降,创出上市以来最差业绩表现。

以前爱美客的下滑,那是增速的下滑,总量的绝对值还是增长的,现在则是总量在下滑。

从2021年历史最高价到现在,爱美客4年多股价暴跌将近75%,这种腰斩之后再腰斩的走势,让高位买入的股民损失惨重。

在爱美客的产品矩阵中,“嗨体”系列和“濡白天使”系列是最核心的产品。前者是国内唯一获批用于颈纹修复的三类医疗器械产品,涵盖颈纹、眼周及面部填充,曾创下连续三年复合增长率超80%的业绩神话;后者是国产及全球首款获批的含左旋乳酸-乙二醇共聚物微球的再生类填充剂,定位“童颜针”市场,2021年上市后曾实现65.61%的高速增长。

医美市场,产品迭代非常快,这两款产品如今正面临激烈竞争。

2024年10月,华熙生物的“润致·格格”获批上市,该产品采用独家三重分子自交联技术,直接冲击“嗨体”的颈纹修复市场。

“润致·格格”的定价仅为“嗨体”的30%-50%,价格优势十分明显,在消费者越来越看重经济实惠的时代,“嗨体”原来的顾客自然会流向“润致·格格”。

至于爱美客的“濡白天使”系列“童颜针”产品,国内也是越来越多的玩家进入该领域,比如有乐普医疗、四环医药等上市公司。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濡白天使”也进行了大降价,其终端销售价从一开始的1.68万/支,暴跌到如今的5000-8000元/支。

大部分人都知道高端白酒降价猛烈,比如听说53度飞天茅台从前几年的3000多元一瓶难降到了现在的不到2000元还卖不动,但很多人不知道医美产品现在的降价幅度其实比高端白酒还要猛。

爱美客前几年之所以股价暴涨,被捧为“医美茅”,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先发优势。公司两大核心产品“嗨体”和“濡白天使”分别是2016年、2021年获批的,当时医美赛道没现在这么内卷、玩家也相对少。人无我有的情况下,产品就更容易卖高价,毛利率自然更丰厚。

技术迭代迅速,医美还是好赛道吗?

爱美客充分吃下了时代红利,享受了一段时间的股价暴涨。不过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新产品、新技术的涌现,原本独领风骚的爱美客,如今“不香了”。

尤其是医美新技术的迭代,对之前凭借老技术、老产品发家的企业,是一场巨大冲击。

几个月前,华熙生物跟巨子生物之间的“互撕”震动医美圈和互联网。

巨子生物是港股上市公司,2024年至2025年5月期间,股价从不到30港元一度涨到85港元以上,其股价表现完胜跌跌不休的A股“医美三巨头”,一时间风头无二。

巨子生物主要产品是重组胶原蛋白,华熙生物主要经营玻尿酸产品。

5月17日,华熙生物在官方公众号发布《概念总在重演,科技永远向前》,直指多家券商为巨子生物站台,鼓吹“重组胶原蛋白优于玻尿酸”的论调,称这些券商的研报通过“对比研究”误导市场,将重组胶原蛋白描绘为“未来”,而将玻尿酸贬为“过时”。

之后,华熙生物和巨子生物之间展开了多轮舆论攻防战,在这期间,巨子生物股价大跌。

5月份以来,巨子生物从80多港元跌到了现在的30多港元,跌幅远超腰斩。

当然,同期“医美三巨头”的股价表现也不咋地,尤其是爱美客是三家里同期跌幅最多的。

这件事可以看出,医美行业很难出现那种“常青型公司”,一家公司凭借先发优势,搞出来的某一款或者某几款产品,会火一段时间,期间股价也猛涨。但风头一过、热度一过,产品销售增速和股价可能就双双长期下滑了。

医美行业凭借动辄90%多的超高毛利率,一度被认为是特别好的赛道,就跟高端白酒一样。然而随着形势的发展,这两大行业如今泡沫全都破灭了,再次说明“没有永远厉害的行业,只有不断变化的市场。”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从东京漂向深圳,一场影像话语权... 题图|视觉中国中国相机,撕开日本市场的口子日本秋叶原的电器城里,明亮的橱窗一字排开。几十年来,这里一...
康盛股份:股东江苏瑞金拟减持不...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 11月5日,康盛股份公告,持股5682万股、持股比例5%的股东江苏瑞金装备科技有限...
V观财报|2连板标准股份:股价...   中新经纬11月5日电 5日晚间,2连板标准股份发布公告称,公司股价短期波动幅度较大,明显高于同期...
PCB三季报盘点:营收净利双创... AI浪潮中基础建设需求的狂飙,正将昔日“四平八稳”的印制电路板(PCB)行业推向前所未有的风口。20...
前三季度商业运营收入同比增长1... 中经记者 杨让晨 上海报道在保持正向盈利态势的同时,新城控股正在加速打造增长新引擎。日前,新城控股(...
“周杰伦概念股”巨星传奇入股G... 11 月 3 日,被市场称为 “周杰伦概念股” 的港股上市公司巨星传奇(股票代码:06683.HK)...
信心渐崩?“比特币巨鲸”过去一... 财联社11月5日讯(编辑 周子意)比特币再度经历暴跌,但这次导致市场崩溃的并非杠杆作用,而是来自于“...
大逆袭!从产能过剩到一芯难求,...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林典驰 深圳报道年前还在谈论产能过剩,如今却“一芯难求”,几乎谁也没有想到国内企...
东山精密收购法国GMD集团落地...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陶炜 南京报道安世半导体并购的风波并未阻止国内企业海外...
V观财报|祖名股份实控人蔡祖明...   中新经纬11月5日电 祖名股份5日晚公告,实控人蔡祖明及持股5%以上股东沈勇拟合计减持不超4%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