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今天市场保持向上节奏,然板块风格有所切换。“易中天”持续下跌,而锂电池、能源金属、新能源车板块开始发力。
这里提醒一下:有些板块,是过渡性质的,有些板块,是主线性质的。有时候,投资人容易被过渡性质的热点吸引,从而错失主线,所以,我的建议是,依然是找新医药,新消费和新科技这三大主线作为投资主题,只不过选股可以偏向于相对低估值的个股。
有人会问:会不会机构一调仓,就抛弃主线搞副业去了?如果主线被抛弃,一般来说,就不能算是真“牛市”。
今天,首先关注两件事:
其一是前主席易会满被查。对A股来说,个人看法是利好。回忆过去,易会满在任期间,做得最大的一件事,就是把A股变成批发市场,扩大了供给,但投资者需求没跟上,结果股市供过于求,信心崩了!
中国历任证监会主席中发行新股最多的是他,任职期间发行1900多只新股。中国股市要健康发展,最重要的还是新股发行和投资人激励要同步,不炒股的农村大妈都明白,只加水不加面粉,和不出好面。
这个人有点小肚鸡肠,听不得反对意见,对于提出对股市发展中肯建议的自媒体也是打压报复,封杀刘纪鹏等等,如今坏人终于得到了报应,只是对他过去干的坏事,还能梳理出来,纠错否?
其二是有经济学家认为政府通过拉动股市来缓解通缩。此言,也对也不对。对是因为股市上涨的确能够解决通缩问题,不对是因为颠倒因果。
中国股市是政策市,但先有政策还是先有行情?做生意的朋友深谙一句话:这个世界大多数人是锦上添花,而非雪中送炭。
政策也一样,在熊市和在牛市,政策都会出台利好,但不是所有利好都有用。比如去年2月、7月和9月都有利好,但只有9月政策利好转变为市场利好。这是因为9月政策利好力度最大,且九月之后还有新的政策推出。
政策制定要考虑的,不只是市场,还有政策实施成本,如果政策在熊市,那么政策的成本会很高,所以,在熊市有利好,但政策不会一口气都压上去。
而在牛市,政策只要稍稍发力便可以四两拨千斤,效果出奇的好。所以,你看,去年9月之后,很多政策就跟着股市势头出台了,比如地方化债的政策。
所以,所谓牛市,最早是市场上有一批人,他们采用周期性的投资方式,在这批人对周期性上涨达成共识后,股市开始上涨,继而政策开始锦上添花,外资投行也是跟着潮流,“谁赢了跟谁”,一场牛市,就在大家逐步集聚共识的过程中形成了。
要避免倒果为因,唯有如此,才能穿透现象看本质。比如上周市场降温等谣言,投资人不用太花心思关注,防止对自己的投资布局造成影响。
热点板块上,我国将开展小行星撞击演示验证任务。“低空经济”转向“深空经济”,可能带来短期相关概念股的上涨。
概念股很多,比如中科星图、航天宏图、中国卫星、三维通信等上下游企业,其基本概念和卫星互联网概念高度重合。这一块,专业度很高,是我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科研探索领域,没什么好说的,高科技领域,属于长期热点。
该领域前几年在谈商业航空,我觉得,当前国内商业航空不够商业,还是看航天项目来投资吧。
医药这条主线稳的狠,今天轮动到医疗器械板块。医疗板块还事在创新药、器械和医疗服务(主要是CRO)这几个板块中轮动。其中CRO可能偶尔会受到中美贸易关系的影响。
有人觉得医药如今贵了。这里可以说:芯片股可能估值有点高,医药股这点估值不算高,因为医药股属于高成长,能赚钱的公司估值本来就应该高一点,完全没有看到任何泡沫迹象,所以问题不大,值得重点关注。
如果你 喜欢每天看我的文章,只要你点下面的“ ”图案,公众号就每天会推送给你了。
吕长顺(凯恩斯) 证书编号:A0150619070003。【以上内容仅代表个人观点,不构成买卖依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