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大跌!双汇发展,雄风不在? 突然暴跌但上涨无力 双汇发展跌停
创始人
2025-05-07 19:58:18
0

“火腿肠大王”双汇发展,股价腰斩、业绩连降,肉制品龙头为何“跌跌不休”?

截至目前,双汇发展市值较2021年高位时已经蒸发超1300亿,股价在一度跌超70%之后虽有反弹,但至今仍跌超40%。

业绩持续下滑

翻开财报,双汇发展的业绩表现堪称“大型滑坡现场”。

今年3月26日,双汇发展发布了其2024年财报,终于营收实现了四连降,4月30日发布的2025年一季报,再度雪上加霜,营收现实了连续6个报告期下降。

双汇发展2024年财报显示,营收595.61亿、同比下降0.55%,归母净利润49.89亿、同比下降1.26%,扣非净利润48.13亿、同比增长1.71%。不过,值得肯定的是,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同比大幅增长148.42%,说明业绩虽然小幅下滑但现金流充足。

但是,应当注意的是,这已经是双汇发展营收连续第四年下降,较2020年高位的739.35亿已经缩水约20%(19.23%),而从报告期来看,今年一季度双汇发展营收又同比下降0.09%,下降幅度虽小但未能改变过去连续6个报告期下降的趋势。

今年一季度,双汇发展营收142.69亿、同比0增长,归母净利润11.37亿、同比下降10.58%,扣非净利润10.61亿、同比下降14.79%,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为8.36亿元、同比大幅下降42.20%。



(双汇发展2024年财报截图)



(数据来源:同花顺网站)

净利润方面,2020年双汇发展净利润是62.56亿,到2024年缩水至49.89亿,缩水幅度已经超过20%(20.25%)。

双汇发展过去几年营收、净利润的下滑幅度到底如何,与同行对比了才能显示出问题的严重性。

在肉制品领域,双汇最大的竞争对手应该就是雨润了,2020年到2024年,雨润营收从152.52亿港元缩水至9.92亿港元,缩水幅度超93%,营收几乎崩溃,相比之下双汇要好得多。

这说明火腿肠这个行业过去几年出现了严重的问题,或许根源就来自于这几年消费者对火腿肠消费习惯的改变,双汇也只不过是靠规模效应缓解营收下滑而已。

当然,雨润营收的大幅下滑,也有被双汇挤压的原因。

市值蒸发超1300亿

双汇发展二级市场股价过去几年的大幅下跌是投资者有目共睹的,导致其市值从最高2100多亿缩水至千亿下方。特别是在近期连续下降的财报之后,二级市场股价又有点杀跌的感觉了。

如前文所述,2020年到2024年,双汇发展营收、净利润下降幅度均在20%左右,而同期其二级市场股价却从57.57元(前复权)跌至目前最新24.79元,跌幅超57%,这是否说明股市投资者对双汇发展的业绩波动反应过度了?



(双汇发展股价走势截图)

投资者是否反应过度,答案显然是肯定的。

不过,不是在下跌的过程中反应过度,而是在2020年的那波暴涨的过程中反应过度了,这种反应过度至今还有一个热词,叫做“机构抱团”。

从双汇发展1998年上市以来,作为中国最大的肉制品企业,一直坚持分红、回馈股东,股价重心长期沿着一条相对平缓的趋势线行进,而2020年-2021年期间走出的典型“A杀”行情,属于明显偏离这条趋势线的异常情况。

所谓“机构抱团”其实就是那些手握巨额资金的基金经理,忽略上市公司本身的价值,散户式“追涨杀跌”的结果。2020年双汇发展股价最疯狂的时候,静态市盈率一度达到35倍,比科技股估值还高。

然而,从双方发展历史股价走势可以看出,如果剔除2020年-2021年期间的异常行情,目前的整体股价位置应该是比较合理的,对应静态市盈率为17倍左右,市销率也只有1.4倍左右,整体估值已经回到2020年之前的正常水平。

显然,长期以来双汇发展的股价表现是靠业绩和基本面驱动的,稳健的业绩增长、稳定的分红节奏,但近几年随着营收、净利润的整体下滑,即使在回归合理估值水平之后,双汇发展二级市场股价的涨速其实已经大幅放缓,2022年至今股价年化涨幅不足5%与公司股息率基本相当,但2009年-2019年期间的股价年化涨幅超13%。



(数据来源:通达信)

所以,过去几年双汇发展市值从2163.18亿的历史高位缩水至目前的858.9亿,蒸发超1300亿,本质还是一个价值回归的过程,而在业绩整体放缓之后,双汇发展的投资价值可能就是每年5%左右的股息收益了。

一季报公布当天,双汇发展股价放量大跌超过4%,其实就有基金跑路的嫌疑。

火腿肠卖不动了?

这个问题的答案,恐怕是肯定的。

以锐眼哥自身的经历为例,在2022年之前锐眼哥其实也是一个比较喜欢吃双汇火腿肠的人,泡面、煮面、炒饭、零食都行,但是自从海天味业“双标事件”之后,开始变得对食品添加剂非常敏感,尽量避免添加剂较多的食品,至少不再购买含防腐剂的东西,因此最近1-2年也就基本没怎么购买火腿肠等食品了。

相信与锐眼哥具有同样经历的人不在少数,这正是消费者改变消费习惯的实证案例。

火腿肠本来就是一个已经存在很长时间的食品种类,到如今似乎有点“老态龙钟”,存在明显的品类老化现象,市场规模年增长率已经不足2%。

不仅如此,火腿肠食品安全问题近年也频发。

2022年“315晚会”曾曝光双汇车间内猪排落地直接装袋入库、工作服发黑发臭、风淋系统形同虚设等现象,黑猫投诉上投诉双汇火腿肠的也多是产品过期、发霉、吃出异物等典型食品安全问题。



(黑猫投诉截图)

这些食品安全问题都直接暴露出双汇这个品牌的存在的问题,频繁的食品安全“暴雷”导致消费者对双汇品牌信任度不断下降。

双汇发展的经营数据更能说明问题,在被“315晚会”曝光之后营收出现了明显的下滑,2021年、2022年是近几年下降幅度最大的两年,2021年下降9.65%、2022年下降6.09%。销售数据更加明显,2022年双汇发展生鲜猪产品销量下滑16.46%。

销量下滑直接导致了双汇发展库存的积累,2022年、2023年存货规模明显增长,2023年存货达到82.67亿,较2021年的56.69亿增加超25亿,2024年存货虽然下降到了69.28亿,但也导致了应收账款的大幅增长。

总之,目前的双汇发展似乎需要一个新剧本。当火腿肠不再是国民零食,双汇的困局本质是“产品迭代跟不上消费升级”。或许如今真的已经成了“小时候攒钱买双汇是享受,现在吃双汇像将就”,这家老牌企业需要的不是更多分红或理财,而是一场彻底的产品革命。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沪上阿姨港股上市,开盘涨超68... 红星资本局5月8日消息,今日,沪上阿姨(02589.HK)正式登陆港交所,上市首日高开68.49%,...
筑牢产品、渠道根基,洋河蓄力向... 4月30日,今世缘、水井坊发布了财报。至此,A股白酒上市公司2024年业绩报告全部披露完毕。整体来看...
1700亿规模徘徊近十年!摩根... 国内公募基金行业,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分化。据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2...
浙江前首富放下面子 浙江前首富... 作者:响马 | 编辑:小鱼“浙江前首富盯上周杰伦。”好文3628字 | 6分钟阅读图源自美特斯邦威官...
加仓中国资产是理性选择!进化论... 2025年4月2日,特朗普政府推出所谓“对等关税”,全球资本市场巨震。面对市场的暴风骤雨,进化论掌门...
中国第一区,被它秒了?! 中国... 原创 刘博团队日前两个重磅消息传来:一个是央行宣布,降准、降息、降公积金贷款利率!央行的“十箭”齐发...
光伏概念活跃,高测股份等涨停 ... 5月8日,光伏概念活跃,高测股份20%涨停,海优新材涨逾13%,华翔股份、百达精工、通达股份等涨停,...
巴菲特:与众不同的投资大师 投... 参考消息网5月8日报道 现年94岁的沃伦·巴菲特于5月3日宣布将于今年年底卸任,并推荐其接班人格雷格...
CPO概念股强势 CPO概念股... CPO概念股强势,新易盛涨逾10%,中际旭创涨逾8%,天孚通信涨逾6%。(中新经纬APP)
上海银行召开2024年度暨20... 5月7日,上海银行召开2024年度暨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说明会。上海银行顾建忠党委书记、施红敏行长...
净利润大幅下滑22.28%,柳...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翁榕涛 广州报道近日,柳州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柳州银行”)发布了2024年...
中美又一关键贸易彻底中断 中美... 有多少资讯是真正有用的?FinGraph是中文财经世界唯一一家每日图形化早晚专栏,为专注于全球市场的...
新一轮低价之战,京东胜算几何?... 一个2000亿的机会作者丨黎晓4月最后一个周五,江苏宿迁奥体中心,京东集团副总裁祁婷一上台,就开始炮...
拨开迷雾,看清全球车企负债真相... 全球汽车产业变革浪潮下,大众和丰田总负债合计超6万亿元,国内车企负债率普遍超60%,这些数字引发市场...
深挖种草经济 ​淘宝天猫与小红... 中国商报(记者 蒋永霞)5月7日,淘宝天猫与小红书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打造“红猫计划”,这一合作标志着...
无惧特朗普威胁!美联储第三次“... 北京时间5月8日凌晨,美国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公布最新利率决议,连续第三次将联邦基金利率目...
六个核桃,投了武汉最大独角兽 ... 一家A股上市公司,用自有资金跨界投资国内硬科技领域最炙手可热的独角兽之一,这是近几年资本市场常见的叙...
特朗普要修改AI芯片出口管制?... 财联社5月8日讯(编辑 黄君芝)美国商务部发言人周三表示,特朗普总统计划取消拜登时代对先进人工智能(...
小米汽车“自废神功”,深夜两次... 5月7日深夜,小米汽车官方发布《关于大家关心问题的回答》一文,回应小米SU7Ultra最近引发广泛关...
把“智驾”改成“辅助驾驶”的,... 老实讲。无论是从道路安全,还是企业风控的角度看。眼下各车企集体将“智能驾驶”改名为“辅助驾驶”的举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