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数字化时代,孩子们的用眼习惯日益受到关注。你是否也曾担心孩子的视力健康?随着近视发病率的上升,如何科学护眼已成为每位家长的共同心声。最近,石家庄外国语教育集团小学部五(3)班举办了一场主题为“美好视界·用心守护”的人生讲堂活动,旨在帮助学生掌握科学护眼方法,筑牢视力健康防线。
在活动中,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的史俊芳老师以生动的方式为同学们讲解了眼睛的构造和儿童视觉发育规律。她将眼睛比作相机,解释了晶状体如同镜头,视网膜则是底片的原理。这种形象的比喻让孩子们更容易理解视力的工作机制。同时,史老师还详细介绍了近视的分类,包括低度、中度和高度近视,以及病理性近视和单纯性近视的区别。这些知识的普及有助于学生们全面认识近视,从而更加重视视力保护。
在谈到预防近视时,史老师强调了正确的读写姿势,即“一拳一尺一寸”,并介绍了“3010”法则(近距离用眼30分钟休息10分钟)和“320”法则(每20分钟向20英尺外眺望20秒以上)。这样的科学方法不仅能有效保护视力,还能培养孩子们良好的用眼习惯。此外,史老师还提到,每天进行2小时以上的户外活动有助于降低近视风险,同时要注意饮食均衡,多摄入鱼、鸡蛋、蔬菜和水果,尤其是对眼睛有益的胡萝卜和蓝莓。
活动中,孩子们积极提问,展现出对护眼知识的浓厚兴趣。一位同学询问:“我爸爸是高度近视,我以后也会近视吗?”另一位同学则关心:“如果教室外面没有6米远的地方怎么办?”这样的互动不仅让护眼知识变得更加生动,也加深了学生们对科学用眼的理解。
在活动的尾声,史老师为每位同学赠送了《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护眼手册》。这本由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眼科主任刘丹岩教授主编的手册,内容科学且实用,为学生们的日常视力管理提供了权威参考。班主任黄娟老师也总结道:“希望同学们能把今天学到的护眼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和老师、家长一起守护好明亮的‘视’界。”
通过这次人生讲堂活动,同学们不仅掌握了实用的护眼知识,更在积极互动中深化了科学用眼的意识。这不仅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奠定了坚实基础,也让他们在未来的学习生活中,拥有更加清晰的视界。家长们,您是否也在为孩子的视力健康而担忧?不妨从现在开始,关注孩子的用眼习惯,帮助他们养成科学护眼的好习惯!
上一篇:警方通报辟谣短剧导演熬夜猝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