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云栖大会期间,高德地图董事长刘振飞于9月25日在高德技术峰会上发表了重要致辞,深入探讨了高德地图全面转向“空间智能”的战略思考与实践。这一转变标志着高德地图在技术创新和应用方面的一个重大里程碑。
自今年以来,高德地图实施了一系列具有创新意义的举措,推出了包括红绿灯AI领航、全域车道级导航、卫星求救等众多新功能。8月初,高德地图还发布了全球首个地图AI原生智能体——高德地图2025;而在9月10日,全球首个基于真实到店行为的生活服务榜单——高德扫街榜也正式上线。这些新功能的推出,实际上指向了高德在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即全面AI化,全面转向空间智能。
刘振飞在致辞中解释道,数字世界的智能最终必须在物理世界中找到存在的意义。如果说语言模型赋予了AI思考和表达的能力,那么空间智能则赋予了它理解和预测物理时空的能力。他指出,空间智能通过融合视觉、声音和定位等多模态信息,构建起物理世界的三维几何结构,从而实现了“被动感知”到“主动预判”的跨越。这一技术变革将推动AI从“对话工具”转变为“行动伙伴”。
刘振飞强调,经过20余年的积累,高德地图在对人、车、路、店的动态认知方面形成了AI时代最稀缺的“真实土壤”。地图导航软件所积累的大数据,实际上是一个持续理解真实世界的过程。例如,什么时候一条路会开通,何时会发生交通堵塞,一家餐厅是否值得光顾等,这些看似简单的决策背后,蕴藏着对真实世界海量数据的深入挖掘和对规律的推理。
“我们将这种能力沉淀为稳定可靠的底层能力——空间智能,并将其应用到实际业务中,从而使各行各业的创业者能够无需在‘理解世界’这件事上耗费过多精力,直接专注于自身产品的创新与发展。”刘振飞以高德地图APP中的AI助手“小高老师”为例,说明该助手能够通过调用子智能体和工具,为用户制定个性化的最优出行方案。不久前发布的“高德扫街榜”,也凭借每天超过15亿公里的生活服务导航总里程大数据,成为空间智能的创新应用。
刘振飞进一步指出,空间智能的价值远不止于高德地图这一款APP,更大意义在于帮助更多企业和开发者打造出更好的产品。目前,已有智能眼镜、汽车、机器人和低空飞行等多个领域的合作伙伴选择接入高德的空间智能。这一趋势表明,空间智能将如同云计算一样,成为未来各行各业与物理世界交互的基础设施。
展望未来,刘振飞认为,空间智能不仅是高德地图的技术创新,更是推动整个社会和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基础设施。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空间智能将为更多的行业带来变革,提升效率,创造新的商业机会。
总结来说,高德地图在空间智能领域的布局,不仅展示了其在数字化转型中的前瞻性和创新能力,也为各行各业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如何有效利用空间智能,将是未来企业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