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谈|清华大学董煜:京津冀地区协同发展十年成绩与展望
新京报
2024-03-04 16:54:13
0

原标题:专家谈|清华大学董煜:京津冀地区协同发展十年成绩与展望

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在区域发展上谋篇布局的先手棋,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的形成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站在这一战略启动实施十年的时间节点上,梳理战略实施的成就和经验,展望战略推进的路径和前景,是一件很有必要的事情。

为此,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专访了清华大学中国发展规划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董煜。

贝壳财经:如何看待京津冀协同发展十年成绩?

董煜:十年来,京津冀地区在协同发展上努力探索,取得了许多重要进展,达到了预期的效果。看待这份成绩单,既要看“硬”的数据,也要看“软”的经验,既要看到对于两市一省自身发展的积极意义,更要看到对于全国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示范价值。

一是探索了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发的模式。这是一个世界性难题,也是当初中央赋予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十年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有序推进,城市建设和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大城市病”有所缓解。雄安新区建设顺利推进,首批疏解的4家央企总部、4所高校加快建设,累计设立央企分支机构200多家。通过协同做好“减法”和“加法”,实现了首都圈功能布局的优化。

二是打造了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这是中央明确的对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的重要定位。经过十年努力,京津冀经济总量已经迈上10万亿元台阶,成为拉动中国经济的重要引擎。更为重要的是,京津冀在创新驱动发展中的优势不断发挥,创新成果不断涌现,数字经济、先进制造业、高技术服务业的比重持续提升,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中走在了全国前列。

三是构建了更加合理的空间格局。京津冀的协同发展,很大程度上要靠空间布局的优化来实现。10年来,京津冀按照前瞻性规划推动空间结构的调整,使得中心城市、节点城市和小城镇的功能更加互补,连接更加通畅,互联互通的框架初步形成。特别是雄安新区和北京城市副中心这“两翼”建设的推进,极大拓展了区域经济布局的回旋空间,为下步谋划发展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四是创造了短周期内大幅改善生态环境的奇迹。十年时间,京津冀PM2.5年均浓度降幅达到六成,这是具有世界意义的成就。减轻中心城市负荷、加大绿色发展力度、调整三地产业结构等举措,见到了实实在在的成效,华北地区冬日的蓝天明显增多。这充分说明,通过区域协同,可以在较大范围内解决空气重污染等难点问题,为推进生态环境顽固问题的解决积累了宝贵经验。

五是初步建立了协同发展的制度体系。作为区域重大战略的先行区,京津冀也承担着为区域发展探索改革创新经验的任务。十年来,京津冀在协同发展的体制机制上进行了一系列探索,从顶层的衔接协调机制,到各地主动打造的对接平台,从产业链供应链协作,到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在各个领域都形成了一些有益的经验,能更好地推动共性问题的解决,这为其他地区的跨行政区协同发展提供了重要借鉴。

贝壳财经:如何看待未来京津冀地区的协同发展?

董煜:站在新的起点上,谋划京津冀下一个十年乃至更长时期的发展,需要围绕中国式现代化的新部署,找准突破口,切实解决阻碍协同发展的堵点问题,在发展全局中做出更大的贡献。

打造一个世界级的城市群。要更好发挥京津冀作为一个整体的优势,除了进一步优化提升北京的首都功能外,还要进一步增强天津和河北城市的集聚辐射能力。这就需要通过资源要素和公共服务的优化配置,为各个城市量身定制比较优势,形成错位竞争、优势互补的城镇功能布局,从而真正打造成为内在联系更加紧密的城市群,成为展示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水平的龙头区域。

成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基地。京津冀的科技和产业基础较好,在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要用好北京独有的科研和人才资源,在国际科创中心建设中更多创新体制机制,既要建好科研基地,更要发挥溢出效应。在“五群六链五廊”的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基础框架中,按图索骥推进产业链融合,相互弥补产业发展瓶颈,吸引区域内外的资金更多进入,打造国内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高地。

共建更加美丽美好的生活圈。协同发展的最终目标,是提升区域内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幸福程度。在加快推进产业升级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区域通达水平的同时,还要加快构建有利于增进区域民生福祉、有利于持续改善区域生态环境的政策体系。要在“同事同标”、“跨省通办”、“异地就医”、“跨城养老”等工作基础上,探索更多促进公共服务资源共享的新招实招,真正打造出“同一个生活圈”的良好氛围,在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同步提高三地居民的获得感。

需要强调的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才走过第一个十年,而规划中的不少任务是长周期的,是需要久久为功推进的。对此,要用历史的眼光看待,保持耐心和恒心,脚踏实地把每一步走好。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张晓翀 编辑 陈莉 校对 柳宝庆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美国政府“重开”首日:市场遭遇... 南方财经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吴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在美国创纪录的停摆过后,市场在短暂的乐观情绪过后...
“药明康德”又开始排兵布阵了!... 如果把国内所有上市公司做个榜单,谁受美国的影响最大,药明康德肯定会榜上有名。其实CXO这个行业之所以...
耀才证券“麻雀变凤凰”故事遇阻...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胡梦然 深圳报道耀才证券(01428.HK)股价跟随蚂...
雾芯科技三季度净营收同比增长4... 11月14日,电子烟企业雾芯科技(RLX.N)公布2025年第三季度未经审计财报。财报显示,雾芯科技...
房价下跌,抵押终结!2025年... 中小微企业融资难,曾因抵押物不足被拒之门外?2025年,国家政策红利全面释放,银行信贷逻辑颠覆性变革...
为了下一次腾飞,钧达股份准备了... 引言“反内卷”已进入深水区,叠加多空资本利益博弈,光伏反复被各种小作文收割。越在这时候,光伏人越需要...
A股尾盘跳水!美联储“放鹰”重...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帅可聪 北京报道2025年11月14日,A股三大指数集...
合富中国:股价短期涨幅较大 公...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 11月14日,合富中国公告称,公司股票连续十四个交易日中有十二个交易日以涨停价收盘...
解码“上海引力” 解码“上海引... 初冬暖阳洒落黄浦江畔,11月12日至13日,2025年上海证券交易所国际投资者大会召开。全球百余家知...
京东三季度净利腰斩:营销开支同... 资料图。本文来源:澎湃新闻记者 范佳来:京东三季度净利腰斩:营销开支同比翻番,希望外卖业务“最终能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