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物食品界的 “隐形冠军”:深耕代工的宠粮工厂,何以成为品牌增长伙伴? 宠物食品知名厂家 宠物食品界扛把子
创始人
2025-11-20 12:23:33
0



商业世界的魅力,从来都藏在那些打破固化认知的突破里,当某个领域看似被既定规则、传统路径牢牢锁定时,总有新业态撕开生存空间,这家名为泰宠的宠物食品代工企业正是如此。

来源丨商界杂志(ID:shangjiezz)

作者丨赵春雨

图片 丨受访者提供

宠物品牌直播间里热闹喧嚣:主播手持包装精美的宠物零食,对着镜头热情吆喝,“双十一大促!这款鸭肉梨狗粮买一袋再送五小袋,库存只剩最后200组,手慢无!”评论区瞬间被“已拍”“求加库存”的留言刷屏,后台订单数据飞速跳动。一场直播下来,数千份宠物粮便被抢购一空。

而另一边,宠物代工厂内则是有序而忙碌的景象:这里没有直播间的热闹氛围,只有机器运转时发出的稳定声响。车间里,工人们正按照品牌方确定的配方,将新鲜鸡肉进行切割、烘干、杀菌等加工过程,再分装成与直播间同款的独立包装。从原料采购时的严格检测,到生产过程中的精准把控,再到成品出库前的质量核验,每一个环节都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镜头切换间,是宠物行业两种截然不同却紧密相连的场景。

换句话说,品牌直播间里的每一个数据背后,都离不开代工厂为满足品牌方需求而不停运转的身影。

然而,当我们放眼全球价值链,会发现代工往往被定位于产业链的最低端,难以摆脱低成本依赖、低权益发展和粗加工生存的宿命。代工企业或许还会随着产业升级、转移而逐渐走向下坡。

如何突破这“向前一步是黄昏”的代工困境呢?

今天,我们来到山东泰安,专访了一家专注宠物食品代工14年的企业——泰宠集团。从最初的零食工厂到如今的规模化工厂,从代工宠物零食到生产风干粮,再到制造宠物膨化粮、烘焙粮,泰宠集团拿下了网易、京东等众多客户……代工无疑是泰宠从小到大的“主粮”,而它背后的三位创始人则是支撑其发展的“原料”。

三兄弟的创业路

泰宠的前身叫菲凡,故事是从一间飘着肉干香气的小型代工车间开始的。

“2011年那会儿,我们俩凑在城市边缘的厂房里,最值钱的设备就是两台二手风干机,每天我们盯着温度表调参数,生怕把肉干烤焦了。”联合创始人叶明多告诉记者,最初的泰宠,和当时多数宠物代工厂一样,从门槛较低的零食代工起步,靠着手工分拣原料、简易设备加工,承接区域小品牌的肉干、饼干类订单。

那时的叶明多负责销售,背着装满样品的双肩包跑遍周边省份的宠物批发市场,常为了拿下订单和客户磨:“我们的肉干用的是鲜鸡胸,不是冻肉边角料,贵两毛钱但客户复购率高。”而负责研发的联合创始人孔令明是从宠物食品大厂出来,对食品安全、食品开发有着十多年的功底,他主要负责在车间角落隔出的“实验室”里,调试配方。

当然,初创公司没有明确的分工,大家都得身兼多职。这两兄弟也会轮流蹲在原料堆旁,仔细检查肉品,生怕混入劣质肉糜。

就这样,靠着“不糊弄、肯较真”的态度,菲凡慢慢在零食代工领域站稳了脚跟。2017年,其年销售额突破3 000万元,在国内宠物零食代工行业站稳了脚跟,服务的客户也从区域小品牌拓展到了国内中等规模品牌。

但叶明多坦言,看似亮眼的业绩背后,其实早已埋下了隐忧:“越来越多的小作坊跟风做零食,客户压价、转单成了常事。而且零食属于‘非刚需’产品,市场天花板肉眼可见,3 000万元几乎就是顶了。”

转机出现在2019年,李庆加入了团队。他是一位在宠物主粮研发领域深耕15年的专家。三人一拍即合,决定从零食代工转向主粮赛道,并将菲凡更名为泰宠,“桃园三结义”的团队正式成立。

叶明多解释说,为了啃下宠物粮这块“硬骨头”,团队投入了1 000多万元,引进了国内首台可添加70%鲜肉的膨化设备。也正是重金买设备这件事,打响了泰宠代工主粮的第一仗。毕竟那时候,没有一个“小代工厂”愿意这么做。

当然,主粮和零食不同,遇到的问题也不一样。其中最常见的“返油”危机,泰宠也未能幸免。彼时,公司拿下了第一个“大订单”,但因油脂控制问题,处理了几百吨产品,险些全部退货。

“返油事件像一记警钟,让我们彻底明白,代工厂想长久走下去,品控绝不能是事后补救,而必须是全流程前置。”叶明多低下头,回忆着当时的情景。

当年,为了解决产品返油问题,他与另外两位合伙人连夜拟定了品控标准,从原料端就筑起防线——核心肉、油原料不仅要求供应商提供检测报告,到厂后还要经过泰宠的自检,关键指标需送第三方外检;生产过程中,每小时抽样检查一次,记录营养指标、温度、湿度等关键参数;出厂前,成品要通过适口性测试、微生物检测等多道关卡。若客户有更高要求,还会额外配合加检流程。

这套“自检+外检+客户检”的三重品控体系,不仅杜绝了类似返油的问题,更成了泰宠吸引客户的硬底气。

代工厂也有品牌

代工厂常被贴上“无名生产方”的标签,但泰宠用实践证明:代工厂也能拥有自己的品牌。这份品牌力,既源于品质口碑,更来自其以需求反推市场、靠自主创新突破规模瓶颈的战略布局。

当多数代工厂还在被动承接订单时,泰宠早已跳出“按单生产”的局限,以需求反推,成为其扩大规模的核心逻辑。不同于传统代工厂“客户要什么就做什么”的被动模式,泰宠从创立初期就养成提前预判需求的习惯,转型宠物粮便是例证。

在搭建三重品控体系后,团队并未止步于解决品质问题,而是深入分析客户反馈:头部品牌希望产品有差异化卖点,中小品牌需要高性价比解决方案,新锐品牌则追求快速上新能力。针对这些需求,泰宠提出“柔性生产 + 定制研发”的服务模式。

比如为网易严选打造鲜蒸粮时,泰宠采用“乳化+闪蒸+慢烘”工艺。先将鲜肉乳化成小分子蛋白,再通过3分钟闪蒸锁住营养与鲜味,最后慢烘形成多孔酥脆颗粒,其营养保留率可达98%。泰宠不仅通过品控体系保障原料安全,更提前调研养宠家庭对“易消化”的需求。


面对中小品牌的成本顾虑,泰宠优化供应链,选择100公里内的肉源供应商,降低原料运输成本的同时,保证“鲜”度。同时,泰宠反向赋能品牌,根据品牌的定位分析其定价、消费者客群等,甚至研发适合品牌的宠粮类别。

以泰宠酥化粮为例,其基于膨化工艺改良,通过鲜肉带脂直投和设备改造,使颗粒内部形成密集孔隙,硬度降低至接近烘焙粮水平,兼具酥脆口感和易消化性。这项工艺无需油脂喷涂,解决传统膨化粮油腻问题,同时消化率提升,适合牙口不好或追求低油饮食的宠物。

记者也尝试用手去捏宠粮,酥质手感,相比于一般硬的掰不动的宠粮,更有适口性,因此上市后迅速成为爆品。这种需求反推的思路,是泰宠对市场趋势的敏锐捕捉。

再举个例子,2020年前后,烘焙粮逐渐成为宠物食品新赛道。泰宠没有等待客户下单,而是主动调研消费者偏好,发现养宠人群对“低油、高鲜肉”的需求日益强烈,传统膨化粮的油润口感已不能满足部分客户。

基于此,泰宠提前投入研发,从传统膨化粮工艺中演变出烘焙粮技术。针对初期蛋白含量过高导致猫咪软便的问题,累计处理五六百吨废品,反复调整配方。当其他代工厂还在摸索烘焙粮生产时,泰宠已能稳定量产,不仅吸引了首批尝鲜品牌,更凭借成熟技术承接了大量转移订单,让烘焙粮产线从1.0升级到2.0,实现产能翻倍,中高端和下沉市场双布局。

如果说反推需求是泰宠踩在风口的必要条件,那么自主创新则是让泰宠走向长期主义的支柱。

在多数代工厂依赖老配方微调、不愿投入研发时,泰宠将创新贯穿于设备、工艺与产品全链条。“不管是代工厂还是宠物品牌自建工厂,很少有达到机器满产的,泰宠就可以。”叶明多笑着告诉记者。

为了达到满产,泰宠在设备方面下足了功夫,一种是直接采买后自行改装,另一种则是与设备厂反向定制,以提升生产效率。不仅如此,泰宠还拥有60多项专利技术。以真空喷涂为例,就像高原烧水般降低沸点,提升水分蒸发效率,既让产品更易保存,又能锁住营养。这项技术不仅应用于自有产线,还成为吸引追求高品质品牌的重要筹码。

其中更有意思的是研发团队,其人数与销售团队持平,还与中农、南农等院校合作,不断充实“泰宠智库”,足以看出泰宠对创新基因的重视。

膨化粮、烘焙粮、酥化粮、鲜蒸粮……泰宠的SKU矩阵逐步闭环,甚至有些品类属于行业“早期入局者”。

当记者问到竞争对手是否对其产生威胁时,叶明多笑了笑:“泰宠代工的每个品牌都是自己的品牌,还怕什么?”记者再次追问,为什么不做自己的品牌?叶明多还是笑了笑:“尝试过,亏了两百多万,我们的优势还是做代工,做研发,品牌暂时还没有精力。”

如今,泰宠累计为网易严选、京东京造、蓝氏、伯纳天纯等1 000多个品牌代工,主粮年产14万吨,它不只是生产方,更是价值伙伴。


一座山翻过一条河

当泰宠凭借高鲜肉主粮的技术壁垒与标准化品控,在国内宠物代工赛道站稳脚跟,这座从零食小作坊成长起来的企业,并未满足于“翻过粗放代工的山”,就此停下发展的脚步。

面对国内宠物市场愈发激烈的存量竞争,泰宠选择“双管齐下”:一方面,以“服务精细化”深耕市场;另一方面,蹚出“出海拓展”的河,寻找第二增长曲线。

先看服务精细化,其精髓藏在对客户需求的“超前预判”里。叶明多在采访中提到,如今的宠物品牌更需要能帮其降低市场试错成本的解决方案。基于此,泰宠率先推出“小包装试吃定制服务”——针对新品牌或新品类,主动建议客户先做小规格试吃装。这样既可以免去新原料成本难题,也能降低新品市场验证的焦虑。

叶明多坦言,泰宠的服务逻辑从来不是“赚加工费”,而是“帮客户活下来、长大”。这种共生思维,让泰宠的客户留存率达到85%以上。

在国内将服务做深的同时,泰宠也将目光投向了海外。这条路曾被多数宠物代工厂视为“起步选择”,但泰宠却走得格外谨慎。因为从创立之初,它就锚定了国内市场。

“早期做零食时,同行都在接日韩、欧美订单,但我们坚持‘国内市场潜力更大’,事实证明这个判断没错。”叶明多回忆道。2019年泰宠主粮业务起步时,国内宠物食品市场规模已达900亿元,主粮占比超60%,且年增速保持在15%以上;而彼时海外代工市场已被头部企业占据,新手入局容易陷入低价竞争。

如今,随着泰宠五个产线车间落地,自主创新也愈发成熟,出海的“底气”终于足够。

2021年,泰宠正式启动海外布局,并根据不同市场特性制定策略:在东南亚,瞄准当地年增速28%的主粮市场,推出适配高温潮湿气候的“防潮主粮”。通过优化包装密封性,让产品开封后30天不易返潮,目前已进入马来西亚、泰国等5个国家的连锁宠物店;在美国市场,则聚焦冻干零食,利用国内每小时3吨的冻干产能优势,提供“小批量快反”服务,满足当地小众品牌“每月迭代新品”的需求。

“现在海外营收占比5%~10%,不算高,但增速很快。”叶明多透露,未来泰宠计划在东南亚建立原料采购点,缩短鲜肉运输半径,进一步降低成本。在他看来,国内是发展的根基,但海外能成为增长的补充,两条腿走路才更稳。

这一切的发展都离不开资金支持,当记者问到是否愿意接受资本时,叶明多给出了坚定的回答:“不!”从最初靠抵押房产创业到现在,三位创始人始终坚守“自己做老板,不做资本主理人”的原则。

当下的宠物代工市场,正经历“冰火两重天”:一边是中小代工厂因品控差、无创新被淘汰;另一边是头部代工厂凭借客户产量抢占份额。泰宠虽然发展节奏慢了点,但订单量仍以每年30%的速度增长,2025年的10亿元目标也将顺利完成。

这份掌控力,足够支撑泰宠翻过 “服务粗放”的山、蹚过“市场单一”的河,走向更远的地方。


有趣的灵魂在等你

扫码可联系作者

作咨询电话


来源:商界杂志(ID:shangjiezz)

版权说明:版权归原作者及其原创平台所有。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如有侵权请及时与我们取得联系。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暴涨4400%!氧化钇疯涨创纪... 近期稀土市场中,氧化钇(Y2O3)的价格出现了爆发式增长。具体来看,目前,全球氧化钇市场价格约126...
业内首例三家券商一同整合!中金... 11月19日晚,中金公司发布关于筹划重大资产重组的停牌公告,内容直指又一“航母级”券商即将袭来。据悉...
品牌+销量「双第一」,这家企业... 文 / 金叶来源 / 节点财经当小鹏机器人因步态逼真引发“真人扮演”争议,连马斯克都为之瞩目;当宇树...
越南近期洪水与山体滑坡已致16... △资料图 当地时间11月20日,越南农业与环境部发布公告称,近期越南中部和南部地区强降雨引发的洪水与...
上涨25元,湖南提高2025年... 湖南的农民朋友有福了,基础养老金一口气涨了25元。11月19日,在湖南“十四五”答卷系列主题新闻发布...
蚂蚁AQ探路,用AI撬动万亿健... 中国医疗健康产业20万亿,长周期、慢节奏、重投入,是一门难而正确的生意。未来,要看谁的战略决心更坚定...
“偷油”的秘密:当加油机成为社... 文/懂财帝市场监管部门的突击检查,揭开了加油机上一个隐秘的角落。主板被改造,电脑界面一明一暗,一个名...
恒生科技指数午盘收跌1.01%... 同花顺iFinD截图【恒生科技指数午盘收跌1.01%】20日午盘,香港恒生指数涨0.14%,报258...
出乎意料!港股红利策略今年来这... 年末再聊港股红利策略步入年末,市场再现风格切换,此前领涨的科技成长板块近期表现相对平淡,而以银行为代...
每天被死沉羽绒服压得肩膀疼,穿... 温度低了,羽绒服热度就高了。电商平台的双11战报,又是羽绒服拔得头筹。京东10月9日至10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