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医疗健康产业20万亿,长周期、慢节奏、重投入,是一门难而正确的生意。未来,要看谁的战略决心更坚定,谁能扎实落地AI技术,创新解决难题,谁就能收获更多用户的信任。
©️懂财帝出品 · 作者|嘉逸
蚂蚁,乘着AI东风,加速进击20万亿医疗健康,再度点燃战火。
近期,蚂蚁“变阵”。原“蚂蚁数字医疗健康事业部”正式升级为“蚂蚁健康事业群”,成为新战略支柱板块。
这是近五年来,蚂蚁最关键的一次业务架构调整。
蚂蚁还透露,旗下的AI ToC产品蚂蚁AQ上线仅4个月,月活就已突破千万。

AI医疗健康,早已是一片红海。阿里、京东、腾讯、字节跳动等科技巨头,以及平安集团等金融巨头已经入局,并建立了先发优势。
“金融出身”的蚂蚁,为何还要跨界医疗健康?
对比京东健康、平安好医生,蚂蚁后发,有什么劣势和优势?
1 | AI落地应用的“试验田”
AI重塑医疗健康,使优质医疗资源更普惠、服务效率更高,全球科技公司争相入局。
在海外,谷歌已开源MedGemma医疗多模态大模型,OpenAI正探索开发消费级健康工具,苹果也正积极开发AI医生。
在国内,阿里All in AI,蚂蚁加速推进AI First战略。
去年底,蚂蚁20周年会上,马云提出:AI会改变一切。但是未来真正决定胜负的,还是今天我们为这个即将到来的时代做了些什么真正有价值而又是与众不同的事。
医疗健康,成为了蚂蚁的“答案”。
当然,这也是阿里的需要。阿里旗下阿里健康聚焦医药电商,已裁撤自有医生部门“医鹿”,夸克内置的“阿夸健康”仅能提供最基础的问答和科普。
医疗健康产业20万亿,医药零售仅占比约20%。阿里寻求更多的想象力,蚂蚁必须做深AI医疗、健康管理等服务,补齐商业拼图。
另一方面,对蚂蚁来说,它意欲从支付工具“进步”成为医疗健康平台。
蚂蚁从支付端切入,先后布局线上挂号缴费服务、医保在线支付、电子医保码。如今,蚂蚁医保码的服务用户超过8亿。
基于此,2024年,蚂蚁并购好大夫,补齐了线上医疗服务能力,也为训练AI医疗大模型提供了重要的真实诊疗数据。
今年,AI应用爆发元年,蚂蚁推出AI ToC应用蚂蚁AQ。
同时,蚂蚁调整了组织架构。目前,健康事业群和支付宝事业群、数字支付事业群、财富保险事业群、信贷事业群,共同构成蚂蚁的五大核心业务单元。
健康事业群总裁是张俊杰,他曾参与主导电子医保码、健康管家AQ等多项核心业务,将直接向CEO韩歆毅汇报。
意图很明显:医疗健康,将是蚂蚁未来的方向。
2 | AI医疗ToC,同质化和差异化
AI医疗ToC如火如荼,但同时,AI服务趋于同质化。
AI数字医生、AI皮肤检测、AI健康咨询科普、AI中医体质检测、AI解读检查报告、AI解读药品用量和禁忌等功能,几乎是标配。
有三甲医院医生测评后表示,不同平台的AI给出的结论和建议类似,但他们无法鉴别专业性的高低。

AI医疗ToC,该如何差异化竞争?一是资源整合能力,二是AI调用资源的效率。
京东健康,背靠京东电商和供应链资源,整合了医药零售、到家检测等服务。医疗方面,它连接三甲医院的外部医生,在皮肤、肿瘤等专科上拥有诊疗优势,实现了“医检诊药”闭环。
其AI调用资源效率高,AI数字医生给出建议的同时,向用户提供挂号或在线问诊服务,以及购药服务。
平安好医生,背靠平安集团综合金融+医疗健康养老生态,拥有医生团队,连接众多外部名医专家,在皮肤科、儿科等专科专病方面有诊疗优势。另外,平安好医生也提供送药到家服务,已经与平安集团保险产品深度融合。
其AI调用资源效率高,不仅提供医药即时零售服务,AI还会“无缝”转诊至在线医生,提供更深度的医疗咨询服务。
再来看蚂蚁AQ,背靠阿里生态、蚂蚁集团金融和生活服务生态,实际是阿里AI医疗健康服务的ToC输出口。
蚂蚁AQ上,“AI诊室”、“找医生”两个入口均直接通向好大夫。“查医保”整合了支付宝的医保查询、支付、业务办理等功能,以及商业保险等服务。同时,蚂蚁AQ内部多个入口连接淘宝闪购(饿了么),提供外卖送药服务。
此外,蚂蚁AQ推出健康档案,连接苹果、华为等终端设备,以及鱼跃、三诺等智能医疗健康设备,但需要用户同意采集疾病史、健康数据、用药计划等个人资料。
但值得一提的是,目前,蚂蚁AQ并未打通阿里健康的医药电商入口。
截至目前,蚂蚁AQ月活已突破千万,三季度复合增长率83.4%。但医疗健康低频刚需,更关键的指标是用户粘性、留存度、付费率。
曾经,互联网医疗跑马圈地,最终一地鸡毛。
阿里健康推出“医鹿”,MAU一度登顶医疗服务行业,但最终,日活仅10万,整个部门被裁撤。
如今,蚂蚁AQ能否改变用户心智和使用习惯,留住用户?
3 | 蚂蚁AQ如何商业化?
近期,蚂蚁集团CEO韩歆毅透露,未来几年内并不急于推进商业化。
但蚂蚁AQ承载着蚂蚁和阿里的期望,其商业化路径值得分析。

目前,医药电商是京东健康的营收支柱。平安好医生联动平安集团,依靠F端医险协同、B端企业健康管理,以及养老服务,完成商业化变现。
蚂蚁,有前路可循。
类比京东健康,蚂蚁AQ已经联通淘宝闪购。未来,依靠阿里电商资源,它可能与阿里健康协同,布局医药电商。
类比平安好医生,蚂蚁旗下拥有互联网保险代理平台蚂蚁保。未来,蚂蚁AQ可能与蚂蚁保协同,并联动上游的保险公司,实现医险协同。
除此之外,赋能药企,有望带来部分收入。据悉,京东健康正基于AI技术、患者洞察,赋能药企研发和销售。蚂蚁AQ若能打通电商接口,积累更多的诊疗数据未来或许也能帮助药企缩短研发周期,提供精准的营销投放。
在医院端,数智化转型已成必答题。京东健康发布AI解决方案“京东卓医”,已在温医大一附院落地,蚂蚁联合阿里、华为、苹果推出了“蚂蚁医疗大模型一体机”全栈式解决方案。
但客观来看,无论是ToB、ToH,还是ToG,目前都很难做大营收,更遑论规模化盈利。
先摘取“低垂的果实”,更为实际。可以预见,蚂蚁AQ未来的商业模式可能是:医险协同+医药电商零售。
2025H1,京东健康营收352.9亿,净利润25.91亿。2025年前三季度,平安好医生营收37.25亿,经调整净利润2.16亿。未来,蚂蚁医疗健康业务会有多大规模?
4 | 谁能用AI撬动20万亿健康之门?
新科技浪潮山呼海啸,政策驱动下,AI将继续重塑医疗健康。
对AI医疗健康公司来说,下一阶段,AI能力、医疗健康资源整合与AI调集效率,将成为竞争的“胜负手”。
作为“后发者”,蚂蚁要补的“课”还有很多。
在外滩大会上,韩歆毅也坦言:AI医疗落地仍面临三大核心难题——高质量数据、抑制幻觉和医学伦理。
其中,在高质量数据方面,尽管蚂蚁已收购整合好大夫,但由于入局较晚,真实的在线问诊等医疗健康数据规模依然不够。
而当前,一条医疗数据的标注成本已超过10元,高于大部分自动驾驶,并且部分数据的处理还需要资深医生参与。这意味着,蚂蚁要投入更多的资源。
同时,蚂蚁未能打通阿里健康,也就无法获取患者的医药数据。而重要数据的缺失,往往会影响AI的性能。
与同业对比,京东健康、平安好医生已深耕行业多年。作为独立APP,蚂蚁AQ如何从支付宝合理导流?上个月,支付宝公开发文,暂停了蚂蚁AQ在支付宝首页的广告投放,原因是其触碰了用户体验的“底线”。后续,蚂蚁AQ该如何推进内部协同?
此外,蚂蚁的医疗健康业务运营经验、经营深度、合规和数据隐私体系建设、医学伦理建设等,做得都还不够,其商业化模式还不清晰。
那么,蚂蚁还有机会么?蚂蚁、京东健康、平安好医生,谁能用AI撬动20万亿医疗健康之门?
客观来看,三家公司各有优势:
京东健康,AI底座是京医千询2.0大模型,已上线超过500个专家医生智能体。它背靠京东,医药电商和供应链能力更突出。
平安好医生,AI底座是平安医博通多模态大模型,与平安集团深度协同,调集综合金融、医疗健康养老资源的能力更强。
蚂蚁,AI底座是蚂蚁医疗大模型,参数量千亿级,联动蚂蚁金融、生活服务生态,以及阿里生态,资源更多、技术深厚。
中国医疗健康长周期、慢节奏、重投入,是一门难而正确的生意。未来,要看谁的战略决心更坚定,谁能扎实落地AI技术,创新解决难题,谁就能收获更多用户的信任。
回望历史,经验已经证明:AI重塑医疗健康,没有捷径。
唯有脚踏实地,才能行稳致远。
头图来源:即梦AI制作
说明:数据源于公开披露,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上一篇:“偷油”的秘密:当加油机成为社会诚信的测量仪 偷油的真相 偷油行为揭秘
下一篇:上涨25元,湖南提高2025年农民基础养老金,上千万人受益 2025年提高农民养老金最新消息 2025年湖南基础养老金提高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