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指数在3900点附近完成短暂调整后,再度向上突破4000点整数关口。这一次,不再是“一日游”的惊鸿一瞥,而是历经多空博弈、量能沉淀后的二次确认——如同登山者在半山腰短暂驻足调整呼吸,终以更稳健的姿态向更高峰进发。

尽管投资者情绪依旧裹挟着一丝迟疑与“恐高”的阴影。但一个备受忽视的事实就是,在A股诞生以来的这30多年里,此次只是沪指第四度运行至4000点上方。
诚然,A股市场自诞生以来,“熊长牛短”的格局似乎一直是投资者们习以为常的所谓“常态”,大家似乎早已习惯了反复上演所谓“XXXX点保卫战”。而 A股自诞生以来历经的多次深度回调,又让不少投资者形成了所谓“怕涨”的惯性,市场一涨就“泡沫”之声便甚嚣尘上。
正如古人所叹:“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市场的每一次向上突破,总伴随着质疑与警惕。更有甚者,竟视“不涨”为合理,视“慢牛”为奢望,即所谓“恐高”——此等心理惯性,实乃投资文化之殇。
但若要认真研究“泡沫”和“恐高”,过去十多年来,全球部分主要市场持续上行、不断创下指数新高,一个显著的例子是,近年来美国股市的年均涨幅就超过了20%,为何却不担心“泡沫”?也无甚“恐高”之论?
当前A股市场需要的不是质疑,而是来自各方的呵护和鼓励。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新时代以来,面对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革,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建设金融强国和强大的资本市场成为一个重大的时代课题。
强大的资本市场是金融强国的核心标志、稳定宏观经济的有力保障、发展实体经济的强大支撑、管理居民财富的重要渠道、保持战略主动的关键筹码。
资本市场在扩大内需中发挥关键作用,有利于稳定市场预期,增强投资者信心;优化收入分配结构,提升消费能力;推动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创造新的消费热点;提升中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增强消费信心。
事实上,伴随本轮资本市场的整体估值提升,既有代表新质生产力的行业实现价值回归的因素,也有全球资本对中国资本市场价值的重新发现与估值调整。
短期看,政策合力将加速A股的长期估值修复进程;中长期看,在全球资金再配置的大背景下,一个更具包容性、适应性和吸引力的资本市场,将有力支持实体经济,并在此过程中实现自身的健康发展。一个服务于科技创新、让投资者有获得感、与国际规则接轨的资本市场,其长期投资逻辑也日益坚实。
行稳方能致远,守正终见光华。
变革虽艰,然势不可挡。去年9月24日以来,我国资本市场的良好走势有目共睹,各项支持措施不断落地,确定性和可预见性越来越清晰,也极大地增强了境内外投资者的信心,较低的估值和高性价比具有较强的吸引力。
特别是年内在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等科技领域的异军突起更是令人瞩目,慢牛趋势更日益明显。四中全会谋划“十五五”蓝图、美联储降息周期开启、中国科技新势力崛起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下,此时此刻,4000点的突破,本就在预期之中;一时的回调,不过是长牛征途上的浅浪微澜。

资本市场,关乎国家战略,系于经济转型,牵动亿万家庭财富。它不仅是资源配置的枢纽,更是信心的晴雨表。我们要建设的,是一个能让投资者真正“有获得感”的市场,一个能支撑科技创新、对接国际规则的现代金融体系。
为此,我们需要的不是质疑,而是呵护;不是围剿,而是鼓励;不是冷嘲热讽,而是共同成长的耐心与信念
愿你我在时代的浪潮中,不惧风雨,坚定前行。
上一篇:北京门店全关!狂揽千亿的小火锅开始洗牌了 北京多家门店关门 全国门店大规模闭店
下一篇:2025福布斯中国内地富豪榜发布:钟睒睒连续五年登顶,雷军超越马云排第七 2021年新富豪500榜钟睒睒排名 福布斯2025年中国富豪榜钟睒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