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渝上市城商行三季报透视:成都银行稳守VS重庆银行冲刺 城商行三季报业绩展望 成都银行2023业绩快报预测
创始人
2025-10-29 18:43:14
0



近日,成渝双城经济圈资产规模居前的两家上市城商行——重庆银行、成都银行相继发布三季报。成都银行以稳健的规模基数与盈利质量巩固西南龙头地位,重庆银行则凭借双位数增速与资产结构优化展现强劲发展势能。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持续推进的背景下,两家银行的差异化表现,折射出区域金融发展的多元轨迹。

营收:成都银行单季波动暴露结构隐忧

10月28日晚,成都银行发布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显示,第三季度该行实现营业收入54.91亿元,同比下降2.92%;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8.76亿元,同比增长0.17%;今年前三季度,该行实现营业收入177.6亿元,同比增长3.01%;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94.93亿元,同比增长5.03%。资产利润率(年化)0.96%,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1.40%。

10月24日晚,重庆银行发布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显示,第三季度该行实现营业收入40.81亿元,同比增长17.38%;实现净利润18.02亿元,同比增长20.49%;今年前三季度,该行实现营业收入117.40亿元,同比增长10.40%;实现净利润51.96亿元,同比增长10.42%,年化后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1.61%;业务及管理费为28.10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2.53亿元,增幅9.90%。成本收入比23.93%,较上年同期下降0.11个百分点。

从盈利体量看,成都银行仍以“绝对优势”巩固西南龙头地位,但从增速维度看,重庆银行以“双位数高增”实现突围。有业内分析师表示,成都银行根植成渝经济圈,受益于公园城市示范区、成都都市圈建设等战略机遇,在获取优质对公项目上具备天然优势,区位环境优势较为突出。值得注意的是,成都银行单季营收同比下降2.92%,成为拖累前三季度增速的重要因素。有分析认为,这一现象或与该行信贷重定价压力、中间业务收入承压有关。三季报显示,2025年前三季度,成都银行净利息收入、非息收入增速分别为8.2%、-16.5%。

资产增速:重庆银行资产年内增长近两成

在资产规模维度上,两家银行呈现“量级领跑”与“增速领跑”的分层格局。截至2025年9月末,成都银行以1.39万亿元的资产总额稳坐西南城商行规模头把交椅,较上年末增长10.81%;发放贷款及垫款总额达8474.80亿元,同比增长14.13%,吸收存款规模9684.32亿元,同比增长11.35%。

值得注意的是,成都银行在贷款方面“对公强、零售弱”情况延续,第三季度零售贷款新增24亿元,较上年同期少增29亿元,截至三季度末,成都银行零售贷款同比增速降至10.2%,较二季度末环比下降2.7个百分点,增速差距较对公业务拉大近9个百分点。对公业务的快速扩张推动了成都银行的规模增长,但也带来了业务单一的风险。

重庆银行则以“近两成增速”展现出强劲的规模扩张动能。截至2025年9月末,其资产总额突破1.02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9.39%;客户贷款及垫款总额5203.85亿元同比增长18.10%,其中,公司贷款3990.19亿元,个人贷款992.90亿元;存款规模5542.45亿元,同比增长16.90%,其中,定期存款4166.72亿元,活期存款966.79亿元,保证金存款236.78亿元。

加快信贷投放推动高速扩表,成为重庆银行业绩增长强劲的主要原因之一。三季报显示,2025年前三季度,重庆银行实现利息净收入91.2亿元,同比增长15.22%。值得一提的是,就在重庆银行发布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两日前,10月22日,重庆银行因贷款“三查”不尽职等违规行为,被罚款220万元。有业内人士指出,“三查”失职或使风险敞口被动放大,对高速扩表的城商行而言尤为敏感。

资产质量:低不良护城河与边际改善

在资产规模呈现“稳守”与“扩张”分化的同时,两家的资产质量表现同样呈现差异化特征。成都银行以“超低不良+高拨备”构筑风险护城河,但边际出现微幅波动。截至2025年9月末,成都银行不良贷款余额57.45亿元,较上年末增长8.57亿元;不良贷款率0.68%,较上年末增长0.02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433.08%,较上年末下降46.21个百分点。

重庆银行则以“规模稀释+主动处置”实现资产质量边际改善。尽管不良贷款余额58.94亿元较上年末增加4.31亿元,但1.14%的不良率较上年末下降0.11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248.11%较上年末上升3.03个百分点,形成“不良率降、拨备率升”的良性循环。不过,高速扩张带来的资本消耗问题已逐步显现,截至9月末,该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资本充足率分别为8.57%、9.67%、12.60%,较上年末分别下降1.31、1.53、1.86个百分点。

上述分析人士指出,某种意义上,成都银行与重庆银行的竞争正从“规模与增速的比拼”转向“资本与安全垫的时间赛跑”“质量与速度的平衡木考验”。谁能将当下的经营优势转化为长期风险红利,或许才是决定西南城商行龙头最终归属的关键。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 管玉慧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抖音内部人士回应:京东证实了自... 近日,有关京东限制商家在其他平台的经营,并向某大型家电品牌发出 500 万元巨额罚单的消息,受到广泛...
逼近8万亿!指数基金规模暴增,... 规模暴增的指数基金产品正成为股票市场的核心引擎。10月28日基金三季报披露完毕,数据显示,指数基金产...
“十五五”规划定调,稳妥实施延... 10月28日,新华社发布《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建议中提到,稳...
见证历史!英伟达成为首家市值突... 10月29日,美股开盘后英伟达股价高开,盘中涨幅一度突破5%,成为首家市值突破5万亿美元的上市公司。...
北大医药董事长徐晰人,被刑拘 10月29日,北大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公司于近日得到有关部门通知,获悉公司董事长、总裁徐晰人...
一年五千亿,河北电商凭啥打败义... 说起小商品制造这个产业,大家最先想到的,估计都是义乌、广东之类的南方城市吧?不过真正低调的超级卷王,...
南京商旅: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约... 10月29日,南京商贸旅游股份有限公司(南京商旅,600250.SH)发布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财...
茅台发三季报:茅台酒及合同负债... 在白酒行业深度调整的时候,茅台交出的三季报“成绩单”引起各界关注和议论。10月29日下午,贵州茅台发...
桂林旅游: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约... 10月29日,桂林旅游股份有限公司(桂林旅游,000978.SZ)发布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财务数...
交通运输大模型有何进展?交通运... 本文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阿力米热地铁站台上,候车人群排成长龙。列车接连驶过,乘客在推搡中被挤入车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