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下称“十五五”规划建议)全文发布。针对资本市场,十五五规划建议要求建立健全功能完善的资本市场。具体包括:“提高资本市场制度包容性、适应性,健全投资和融资相协调的资本市场功能。积极发展股权、债券等直接融资,稳步发展期货、衍生品和资产证券化。”
上述要求明确了资本市场未来五年的发展重点。具体如何落实?证监会主席吴清27日在2025金融街论坛年会上,从四个方面作了详细介绍。证监会副主席李超28日在科创板科创成长层首批新注册企业上市仪式上又作了进一步阐述。
据吴清介绍,资本市场工作的一个重点是纵深推进板块改革,增强多层次市场体系的包容性和覆盖面。
科创板方面,今年6月,证监会宣布了科创板“1+6”政策举措。10月28日,科创板科创成长层迎来首批新注册企业上市。
创业板方面,证监会将启动实施深化创业板改革,设置更加契合新兴领域和未来产业创新创业企业特征的上市标准,为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企业提供更加精准、包容的金融服务。
北交所和新三板方面,证监会将坚持打造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的定位,持续推动北交所高质量发展,健全新三板市场差异化的挂牌、信披、交易制度,畅通三、四板对接机制,筑牢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塔基和底座。
资本市场第二个重点,是夯实市场稳定内在基础。
吴清表示,高质量的上市公司是资本市场稳定运行的基石。证监会将择机推出再融资储架发行制度,进一步拓宽并购重组支持渠道,促进上市公司产业整合、做优做强。督促上市公司完善治理、加大分红回购增持力度,以稳健业绩筑牢价值根基,用真金白银回报股东支持。与此同时,着力发挥中长期资金“压舱石”和“稳定器”作用,扎实推进公募基金改革,推动企业年金、保险资金等全面落实长周期考核,丰富适配长期投资的产品和风险管理工具,努力完善“长钱长投”市场生态。
第三个重点是稳步扩大高水平制度型对外开放。
10月27日,《合格境外投资者制度优化工作方案》正式推出,优化准入管理、提高投资运作效率、扩大投资范围。其中资格审批与开户“高效办成一件事”、对配置型外资准入实行绿色通道两项举措已经落地。证监会还将优化互联互通机制,提升境外上市备案质效,深化内地与香港市场务实合作,努力推动形成在岸与离岸协同发展、开放与安全良性互动的发展新格局。
第四个重点是防风险、强监管,大力提升投资者权益保护质效。
证监会27日已发布《关于加强资本市场中小投资者保护的若干意见》,围绕强化发行上市、退市等过程中的投资者保护,营造更加公平的交易环境,提升行业机构的客户服务水平,推进证券期货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建设等中小投资者重点关切,推出23项务实举措。
28日,科创板科创成长层首批新注册企业上市仪式在上海举行。禾元生物、西安奕材、必贝特等3家公司集体上市,成为首批新注册的科创成长层公司。
在上市仪式上,李超表示,证监会将抓紧研究谋划“十五五”时期资本市场战略任务和重大举措,牢牢把握防风险、强监管、促高质量发展工作主线,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以深化资本市场投融资综合改革为牵引,全面推进实施新一轮资本市场改革开放,持续增强我国资本市场的包容性、适应性和吸引力、竞争力,更好服务“十五五”发展目标和金融强国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