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片来源:摄图网
全文共1656字,阅读全文约需5分钟
香港金管局日前公布第二期生成式人工智能(GenA.I.)沙盒参与者名单。
相较于首批AI沙盒的初步探索,第二批AI沙盒的多个用例采用了“以AI对抗AI”策略。
本文首发于21金融圈未经授权 不得转载
作者 | 黄子潇
编辑 |孙超逸
新媒体运营 | 张舒惠
历时半年申请,香港金管局日前公布第二期生成式人工智能(GenA.I.)沙盒参与者名单。在超60个方案中,20家银行和14家技术供应商的27个用例入选第二期沙盒名单。
此前2024年12月,该局曾发布首批沙盒名单,10家银行和四家技术供应商的15个用例入选。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目前已有中银香港、招商永隆银行、兴业银行香港分行等中资银行,以及汇丰、渣打等外资银行入选沙盒,亦有PAO bank(原平安壹账通银行)、蚂蚁银行等数字银行名列其中。
值得关注的是,相较于首批AI沙盒的初步探索,第二批AI沙盒的多个用例采用了“以AI对抗AI”策略。记者在多家机构中找到了具体用例。

多家中资银行入选第二批沙盒
香港金管局披露信息显示,第二期沙盒中名单包括20家银行,分别为蚂蚁银行(香港)、中银香港、交银香港、东亚银行、建银亚洲、集友银行、招商永隆银行、大新银行、恒生银行、富邦银行(中国)、汇丰银行、工银亚洲、兴业银行、理慧银行、南洋商业银行、Natixis(法国外贸银行)、PAO bank(原平安壹账通银行)、大众银行(香港)、渣打银行(香港)、大生银行。
对比,2024年12月公布的首批生成式AI沙盒中,共有10家银行入选,分别为中银香港、中信银行(国际)、建银亚洲、花旗香港、大新银行、恒生银行、汇丰银行、理慧银行、法国兴业银行、渣打香港共10家银行入选。
若将两期名单进行去重后可统计出,前后共有23家银行相继入选沙盒;其中有7家银行前后入选两期名单。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统计,上述23家银行中,共有7家中资银行,13家外资银行,3家数字银行。(“中资”与“外资”仅指传统银行)
多家第二批入选的机构已披露了应用场景,包括工商银行、招商银行、平安集团、兴业银行等中资机构的香港子行或分行。
中银香港副总裁陈文表示,该行已于首期GenA.I.沙盒计划取得成果,本次再次入选。该行将于第二期通过六个月的概念验证,探索GenA.I.在财富管理、风险管理等领域的应用潜力。
工银亚洲表示,该行将在监管的指导下开展三大场景的深度研发与测试验证,包括透过机器学习优化金融市场交易敞口管理模型;实现机械人流程自动化与工银集团AI模型深度融合;以及借助AI技术完成客户风险评级更新及甄别黑名单结果。
招商永隆银行入选用例为理财助手智能体。该行业务总监宋丽华女士表示,入选生成式AI沙盒是该行在金融科技领域的里程碑,该行将在沙盒项目中积累经验,为AI技术在香港银行业的应用与融合奠定基础。
兴业银行香港分行负责人表示,该行将聚焦"可疑交易监控智能辅助"场景,在安全可控的环境下,以AI技术赋能反洗钱(AML)调查,提升风险识别能力与合规管理质量,为香港智慧金融建设贡献中资力量,助力香港巩固国际金融中心地位。
PAObank首席科技官林海宾介绍,目前PAObank开业进入第5年,截至2025年第三季,该行客户存款总额突破 80 亿港元。


“以AI对抗AI”
此前,首期沙盒用例主要围绕提升风险管理、反诈骗措施及客户体验。
香港金管局表示,基于第一期沙盒的经验,新一期沙盒计划标志着业界从探索AI的可能性,迈向推动安全可靠的A应用。沙盒参与者将可使用数码港人工智能超算中心平台,预计于2026年初开始技术测试。
据悉,第二期沙盒计划聚焦积极加强A.I.治理,多个用例采用“以AI对抗AI”策略,例如运用A.I.对A.I. 生成内容进行自动化质量检测。同时,针对日渐增长的深度伪造诈骗风险,该沙盒亦提供试验场。部分参与者运用AI进行模拟攻防测试,巩固系统以抵御更精密的数码诈骗手法。
对于该局所指“以AI对抗AI”,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中银香港、金融壹账通等部分机构找到了具体用例。
中银香港表示,在防欺诈解决方案方面,该行在首期计划中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聚焦侦测文档防欺诈及人脸识别反深度伪造,可提升贷款审批效率。该行将在第二期计划中通过深化上述技术,让GenA.I.持续学习,以应对新型深度伪造的文字及语音技术。
金融壹账通相关负责人在一份声明中表示,作为平安集团外部赋能金融科技的窗口,金融壹账通在全球金融行业率先推出"智能视觉反欺诈策略平台",构建"以AI对抗AI"的综合防御体系。
据悉,该平台从设备、证件、人像等多维度检测出发,融合深伪检测、人脸识别、多国证照识别、设备风险判断等25个数字模块,可对AI伪造图像进行深度剖析,精准识别换脸、伪造视频等复杂攻击。目前,该平台综合检测防御率高达99%+。
除银行外,还有14家技术供应商入选第二批沙盒,分别为AIFT 、阿里云、蚂蚁数字科技、中国移动香港、华钦科技、闻歌国际、 Dyna.Al、安永、四方精创、香港科技大学、iMBrace、壹账通金融科技、瑞莱智慧、Votee Al。
记者近日从相关机构了解到,富邦银行(香港)将联合阿里云、蚂蚁数科及微投智控等共同探索一款AI助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