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王敬 北京报道
10月24日,盈新发展(000620.SZ)延续强势,开盘便“一字”涨停,收获“五连板”,截至收盘,报于2.64元/股。股价异动背后,是公司在10月21日晚间披露的一则跨界收购计划——拟收购长兴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下称“长兴半导体”)81.81%股权,若交易最终完成,公司则由此切入存储器封测赛道。
值得注意的是,盈新发展不久前才从“新华联”更名而来,并宣称将聚焦文旅业务。然而,此次文旅转型尚未见效,公司又急转切入半导体,其战略连贯性引发市场质疑。更深的隐患在于财务层面,公司扣非净利润已连续五年半为负,营收也连续三年半下滑,现金收购的资金来源成疑,为本次跨界收购的战略真实性及可持续性蒙上阴影。
对此,盈新发展方面10月24日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本次交易尚存在不确定性,有关本次交易涉及的后续事宜,公司将履行相应的决策和审批程序,并及时对外披露。
针对股价连续涨停,东方企业创新发展中心特邀副理事长高泽龙对《华夏时报》记者分析指出,股价上涨更多反映市场对“跨界转型”的短期博弈,而非基于盈新发展基本面或长兴半导体真实价值的理性定价。长期需关注交易落地进度、长兴半导体技术兑现情况及整合效果。
跨界收购引市场质疑
公告显示,盈新发展与广东长兴信息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下称“长兴咨询”)、张治强签署《股权收购意向协议》,拟以支付现金方式收购长兴咨询、张治强合计持有的长兴半导体81.8091%股权。本次交易完成后,公司预计将实现对长兴半导体的控股。本次交易不构成关联交易,也预计不构成重大资产重组。
据悉,长兴半导体成立于2012年,是一家专注于存储器芯片封装测试和存储模组制造的高新技术企业。长兴半导体构筑了研发封装测试一体化的经营模式,拥有晶圆测试和修复技术,具备8层叠Die封装工艺以及BGA、SiP、CSP等封装技术,同时该公司可生产消费级NANDFLASH模组和DRAM内存模组。
盈新发展表示,本协议的签署符合公司的业务发展需求及“文旅+科技”的战略布局,本次收购是公司传统业务升级与新兴产业布局的结合,有助于增强公司综合实力及整体竞争力,为公司未来在高科技领域的进一步拓展奠定坚实基础,同时也有利于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助力公司实现可持续发展。
实际上,公司在2025年半年报中已提出“地产稳盘、文旅铸魂、科技拓维”的“三核驱动、三阶跃迁”战略,构建“地产-文旅-科技”的协同生态体系。
然而,长兴半导体在行业中的实际竞争力引发关注。高泽龙指出,其为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说明在细分领域有一定技术或市场优势,其掌握的8层叠Die技术属于先进封装范畴,可提升存储器密度。不过,国内头部企业如长电科技、通富微电等已掌握16层及以上技术,长兴半导体目前处于行业中端,技术迭代速度恐落后于一线厂商。
客户结构也是关键。高泽龙分析:“存储器封测客户较为集中,如长江存储、长鑫存储等,若长兴半导体已进入其供应链,则客户黏性较高,否则需面临激烈价格竞争。”
从产业逻辑看,文旅地产企业控股半导体封测公司属实罕见,多位专家认为其务实布局可能性较低,而题材炒作色彩浓郁。
“文旅地产与半导体封测在技术、供应链、客户群体上几乎无协同性,整合难度高,难以通过资源复用降低成本或提升效率。同时,盈新发展连续五年扣非净利润为负,主业盈利能力薄弱,此时跨界更可能试图通过热点概念扭转市场信心。此外,意向协议未披露具体对价、业绩承诺等关键条款,若以高溢价收购低质量资产,可能沦为利益输送工具。”高泽龙表示。
但他也补充道,若长兴半导体确实掌握先进工艺、客户稳定,且盈新发展能引入战略投资者分担风险,则此次收购可能存在部分务实考量,但需进一步验证。
值得关注的是,本次交易采用现金收购,而盈新发展扣非净利润已连续五年半为负,营收也连续三年半下滑,收购资金来源成疑。
此前转型未果减持又起波澜
实际上,这并非盈新发展首次转向。2024年公司完成破产重整,从前身“新华联”脱胎,由地产主业转向文旅为核心发展方向。今年6月,公司更名为“北京铜官盈新文化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其中“铜官”呼应旗下核心项目铜官窑古镇项目,凸显公司聚焦文旅的战略决心。
然而,转型未能扭转业绩颓势。2024年,盈新发展实现营收30.43亿元,同比下滑21.47%,归母净利润-5.33亿元,同比下滑251.50%,扣非净利润为-7.06亿元,虽同比收窄76.42%,仍处深度亏损。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7.72亿元,同比下滑50.97%,归母净利润-1.61亿元,同比下滑432.51%,扣非净利润为-1.64亿元,同比下滑692.68%。
在此背景下,公司再度跨界半导体,能否避免重蹈覆辙,成为市场关注焦点。
引人注目的是,在公司转型的关键阶段,公司大股东却接连减持。2025年6月5日,公司公告持股5%以上股东湖南新华联建设工程有限公司(下称“湖南华建”)拟减持983.97万股,占总股本0.17%。结果,减持窗口开启未满15天,湖南华建即以1.63元/股均价迅速完成减持。9月15日,公司再披露湖南华建计划减持3935.88万股,占总股本0.67%。此番不到五天,该股东再度清仓式减持完毕。
对此,盈新发展方面回复称:“原子公司湖南华建目前处于破产清算过程中,由破产清算管理人管理,其持有公司股票的来源为公司及两家子公司重整计划受领的转增股票,因此湖南新华联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减持与上市公司经营层面无关,且与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无关联。”
不过,中国城市发展研究院投资部副主任袁帅对《华夏时报》记者提醒道:“跨行业并购题材容易引发市场炒作热情,一些短期资金可能借机入场,推动股价上涨。而且公司连续五年扣非净利润为负,基本面改善尚需时间验证,目前股价连续涨停更可能是市场情绪和短期资金作用的结果。股价能否持续走强,仍需观察半导体业务的实际进展与财务表现。”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公培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