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幸雯雯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10月的白酒圈,有点不平静。
一边是水井坊、五粮液、习酒、国台、茅台等名酒企业密集发布“告知书”,列出授权渠道、点名非授权店铺;另一边,双十一期间电商平台的百亿补贴、消费券此起彼伏,名酒价格一次次被击穿底价。
对电商平台而言,低价意味着流量与成交,但对名酒而言,是对稳定价盘的侵蚀。
随着这场“史上最长”双十一开启,名酒破价、假货泛滥,直接撕开了品牌与渠道的裂口,使得今年名酒掀开近年来双十一期间最密集的一轮渠道整顿,态度明显比以往更为强硬。
面对电商冲击,白酒品牌不再只拼销量,而是开始重新夺回话语权。在流量与秩序之间,酒企试图找回那条看不见的价格红线。
酒企密集发声管控渠道
10月23日,水井坊在官网发布《致水井坊消费者告知书》,称近期注意到在部分电商平台存在未经公司授权的店铺,擅自销售水井坊产品的情况。此类非授权渠道的商品可能存在质量隐患,并公布123家线上渠道官方授权店铺。
短短10天内,5家头部酒企先后发布渠道相关提示声明。
10月14日,茅台公布线上线下渠道;10月17日,习酒公示了超200家电商官方渠道及授权店铺,过几天又发布声明,称对开瓶酒、开盖酒、光瓶酒等违规产品拒绝检验及售后服务;10月19日,五粮液发布告知书,首次“点名”46家非授权店铺名单;第二天,国台酒业同样公布了线上线下授权全名单,提醒消费者规避非正规渠道带来的风险。
值得注意的是,酒企在电商大促节点前发布公告并非新鲜事。不同的是,往年酒企多在发现假冒伪劣产品后才发声,今年则提前出手,且态度更为强硬。
以曾多次发布告知书的五粮液为例。去年11月,五粮液对消费者在线上平台购买的148瓶产品鉴定,发现假冒产品占比达12%,“炮轰”电商平台的非官方授权店铺售假严重。
这一次,五粮液在披露正规渠道的同时,还首次披露了46家非官方授权店铺名单,各大电商的第三方店铺均被列入,其中还包括多家电商的官方店铺或官方频道,如抖音的抖音超市、美团的美团名酒行和歪马送酒、天猫淘宝的百亿补贴频道。
这意味着,即便冠以“官方”名义,也不代表获得品牌授权。
而茅台、习酒、水井坊和国台的“白名单”策略,则强调正向引导,显示出从源头规范流通渠道的决心。
价格与信任的“大考”
近年来,白酒在线上渠道的份额持续扩大。
以今年火热的即时零售为例,美团数据显示,在“双节”前最后一个周末白酒品类销量同比增长约8倍;京东七鲜在“双节”期间白酒成交额同比增长109%;抖音酒水品类9月销售热度同比增长41%。
线上流量高涨,但伴随而来的是假货横行及价格体系的撕裂。
今年1月至5月,五粮液累计鉴定消费者在电商平台购买的1610瓶五粮液产品,发现其中假冒产品268瓶,占鉴定总数的16.65%。
据时代周报记者了解,电商平台和直播间的低价白酒大多为积压库存,但也不乏不良商家掺杂假冒伪劣产品,鱼目混珠。尽管酒企不遗余力打假,乱象仍屡禁不止。黑猫投诉平台上,不乏消费者对在电商平台购买名酒产品时遭遇“售假”“订单与实物不符”等投诉。
价格方面,记者在美团平台上搜索,某第三方店铺的53度飞天茅台低至1699元/瓶,比线下终端成交价低200元-400元;美团官方店铺美团名酒行的五粮液第八代低至797元/瓶,低于线下成交价100元左右。
有业内人士向时代周报记者指出,低价名酒由多重因素促成。一边是酒商在库存压力、批价下行背景下的生存焦虑,为求快速回款而选择低价抛售,另一边则是电商平台的流量焦虑。电商大促延长、补贴大战升级、平台为抢用户击穿底价。
该人士补充道,过往低价名酒仅在大型促销节点出现,且销售体量相对于整个白酒市场而言十分有限,不过今年随着即时零售的兴起,促销更加常态化,让名酒的价格体系如履薄冰。消费者一旦习惯于“百亿补贴”后的底价,名酒品牌溢价就会崩塌。
五粮液副董事长、总经理华涛在今年6月举行的股东大会上曾指出,要全面布局电商渠道,将加强“百亿补贴”不合规、不规范商家的监测和打击力度,联合各方应对不合规的“百亿补贴”。
而面对不可逆转的电商化浪潮,酒企也在探索与电商平台的新型合作模式,力图开辟新的销售版图。今年8月,茅台酱香酒宣布入驻淘宝闪购,推出“30分钟送达”服务;9月下旬,茅台酱香酒、汾酒、洋河等十多家酒企与美团闪购合作,共同推出白酒全链路保真体系。
对酒企而言,今年的双十一是一场价格与信任的大考,在增量与渠道秩序的拉锯中保住价盘,争夺渠道更多的话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