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态电池的风口已经吹起,宁德时代无疑成为最大的受益者之一。
作为全球动力电池领域绝对的龙头企业,宁德时代无论在锂电板块还是储能领域,都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
此前,宁德时代A的市值短暂超越茅台,成为市场的热点议题。实际上按照宁德时代港股市值计算,其总市值已达到了2.44万亿港元,早已超过贵州茅台,成为继腾讯、阿里之后港股第三大市值的公司。
科技股代替地产以及消费股带领市场,是市场风向最直观的体现。

国际市场给其港股的定价,足以说明宁德时代的价值。
整体来看,在锂电板块尚未全面恢复的当下,宁德时代逆势率先创出历史新高,其背后最主要的原因还是业绩的支撑。
10月20日晚,“宁王”宁德时代发布了2025年三季度财报,财报显示,前三季度,公司营收为2830.72亿元,同比增长9.28%;净利润为490.34亿元,同比增长36.2%;扣非净利润为436.19亿元,同比增长35.56%。

若以此计算,前三季度,宁德时代日净赚达1.81亿元。
在如此规模之下,宁德时代的业绩还能保持高速增长,足见锂电池以及储能行业未来空间依旧巨大。
值得一提的是,宁德时代的业绩增长还在加速。具体到第三季度,宁德时代营收为1041.86亿元,同比增长12.90%,超过了第一季度6.19%的营收增速以及第二季度8.26%的营收增速;净利润为185.49亿元,同比增幅达41.21%。
在此背景下,宁德时代创始人曾毓群身家也是水涨船高。根据股权穿透,曾毓群持有宁德时代22.46%的股份,若以此计算,其身家超过了3860亿元。根据胡润2025年全球富豪榜单显示,曾毓群以2700亿元身家位列全球第38位。
“凶猛”扩张
相关资料显示,在全球动力电池领域宁德时代已经连续第八年位列全球第一,市占率稳定在38%左右,储能电池出货量连续四年稳居全球第一。
作为新能源赛道最大也是最激进的玩家,曾毓群显然不满足于此。
在三季度业绩电话会上,宁德时代高层表示,为应对客户激增的订单需求,公司正全力推进全球产能建设,率先进行大规模产能扩建。
宁德时代管理层表示,公司在国内山东济宁、广东瑞庆、江西宜春、福建厦门、青海、福建宁德等基地均大幅扩产,仅山东济宁基地预计2026年新增储能产能就超过100GWh。
不仅如此,宁德时代海外布局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据悉,德国工厂已于2024年实现投产并持续盈利;匈牙利工厂一期项目首条产线设备已进场调试,预计2025年底建成并完成安装调试;西班牙工厂已完成前期审批手续,并正式成立合资公司,即将启动工厂筹建工作;印尼电池产业链项目产能规划15GWh,可适用于动力及储能,预计2026年上半年投产。

在此前“2025世界储能大会”上,曾毓群曾表示,宁德时代正在推动跨学科、跨领域的技术融合,已深度布局人工智能、构网型储能、虚拟电厂等前沿领域。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动力电池板块增速放缓,但2025年储能板块却迎来了大爆发。今年9月,小摩发布了一份研报称,宁德时代的储能电池需求超预期,会导致供应紧张和价格上涨。因此,将宁德时代2025—2026年盈利预测上调约10%,为市场最高预期。
有券商预测,宁德时代明年电池规划产量或达1000GWh,较2025年增长约43%,超出市场预期。以2025年市场预计的全球锂电池出货量计算,它明年的产能规划可以覆盖50%的需求。
宁德时代表示,基于对市场需求的前瞻性判断,公司正率先推进产能扩建,以高效应对客户激增的订单。同时,公司正加速钠新电池等创新产品的落地和生态布局。
根据财报显示,截至2025年三季度末,宁德时代的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2971.84亿元,也就是说其庞大的现金流足以支撑公司高强度研发投入和大规模产能建设。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宁德时代登陆了港股,融资金额达到了410亿元,曾毓群曾表示,港股上市意味着公司更广泛融入全球资本市场,也是公司推动全球零碳经济的新起点。相关数据显示,截至最新收盘,宁德时代港股总市值达2.44万亿港元,是港股第三大市值的公司。
侃见财经认为,在动力电池市场需求放缓的背景下,储能板块的大爆发给了动力电池厂商新的竞争方向,作为动力电池企业的第二增长曲线,宁德时代显然已经取得了先机。
根据此前发布的《新型储能规模化建设专项行动方案(2025—2027年)》,到2027年,全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到1.8亿千瓦以上,带动项目直接投资约2500亿元。而宁德时代作为全球最大的储能厂商,其自然成为最大的受益者。
进入收获阶段
储能的接力,使得宁德时代业绩重回高增长。
在业绩高速增长的同时,宁德时代也同样重视资本市场。早在今年4月,宁德时代就发布公告进行股份回购。根据当时的计划,公司拟使用40亿元—80亿元自有或自筹资金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部分普通股股份,在适宜时机用于股权激励计划或员工持股计划。
据悉,截至9月底,宁德时代以集中竞价的方式累计回购公司A股股份1599.08万股,占公司同日A股总股本的0.3629%,成交总额为43.86亿元。
巨额的回购叠加业绩的爆发,4月初至今,宁德时代A股涨幅超过了70%。6月初至今,其港股涨幅超过了80%。
为了稳固市场地位,宁德时代自2023年开始就调整了方向,开始向海外扩张。曾毓群曾在全员信中表示,“一家有志向的企业通常要经历三个阶段——求生存、谋发展、走向世界。”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宁德时代不仅产品出海,技术也在出海,更为激进的是,他还不惜重金在海外直接建厂。据媒体统计,宁德时代建设的欧洲电池工厂耗资就超过130亿欧元。
根据宁德时代中报显示,上半年其境外收入占比已达34.22%,毛利率为29.02%;境内收入占比为65.78%,毛利率为22.94%。从收入结构占比可以看出,宁德时代的海外扩张计划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功。
此外,在技术和产品创新方面,宁德时代9月还发布了全球首创的NP3.0技术及神行Pro电池。据悉,宁德时代钠新电池已成功通过新国标认证,目前正在与客户推进开发、落地,进展顺利。但对于市场关注度较高的固态电池,在本次的业绩说明会上,宁德时代并未过多提及。
其财报发布之后,小摩则发布研报称,第三季度净利润18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超40%,按季增长12%,符合该行预期。出货量约为180GWh,但由于储能系统收入确认延迟,仅超165GWh在第三季度损益表中确认,同比增长超30%,按季增长逾10%。单位利润保持稳定,符合该行预期。
小摩还表示,集团管理层对明年需求前景乐观,宁德时代A股仍是该行在中国电池价值链中的首选。
侃见财经认为,随着储能大爆发,宁德时代第二增长曲线已完成接力,从财报表现来看,宁德时代业绩已经进入新的增长阶段,其营收已经重回高增长,净利润更是爆发式增长。且随着AI的大爆发,储能未来的适用场景则更加广泛。从上述角度来看,宁德时代还将继续保持增长,潜力还未完全被发掘。如果按照目前的业绩增速,宁德时代未来几年很有可能超越农业银行,成为A股市值最大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