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子安
(识局微信公共账号zhijuzk)
一
市上进行干部调整,局里来了位副局长。
副局长姓赵,三十出头,传说能力出众、雷厉风行,但最引人注目的传说是:新局长背景很厉害。
也难怪,这一批提拔的干部中唯有赵局长三十出头,其他大部分已过四十。如此年轻便身居高位,难免让人浮想联翩。
二
见面会上,赵局长身着一身深色休闲商务装。虽款式基础,也没有明显logo,但质地不凡,一看就不便宜。
发言环节,新局长没念稿子,也没有“锐意进取、砥砺前行”的华丽词藻,发言极为简短精炼,让大伙有些意外。
毕竟是分管领导,会后老刘带着几个干部主动到赵局长办公室报到。
他拿出厚厚的总结,准备来个全方位工作汇报。没想到赵局长摆摆手:“我刚来,还得学习,大家都是专家,辛苦各位抓好日常工作。有问题,直接找我就行。”
三
新领导这么好说话,老刘干脆也不客气,当天下午就揣着个难题找过去了——是个企业审批的事。
只见赵局长拿起手机拨了个号,语气跟唠家常似的:“兄弟,我们这有个企业的审批。人家是重点企业,看能不能容缺办理?”
没等对方说几句,赵局长就笑着道了谢,挂了电话。
随后,赵局长发给老刘一个电话,让他打电话说清情况即可。于是不到三天,企业审批的问题迎刃而解,老刘给这个比他小十几岁的分管领导竖起了大拇指。
四
由于财政紧张,局里临时工工资拖了三个多月没发,大家积怨已久。
分管人事的赵局长带着小马到财政局协调,回来后小马兴奋地给大家宣传:“你们是不知道,我都没见过财政局这么客气过!”
没几天,临时工收到了一部分工资,大家的焦虑有所缓解。
除了拥有解决问题的能力,赵局长还特别体恤下属。
好几次老刘准备安排全员周末加班,都被赵局长挡了下来。
“人够就行了,记得给加班的人调休。”赵局长说。
五
人无完人,赵局长也是。身为少壮派的他,脾气不是一般的躁。
每当老刘汇报工作,赵局长总是打断。在老刘看来,复杂的问题应当说清,可赵局长似乎压根没耐心听,他只关心“结果怎么样”“什么时候能成”。问题是有些过程与问责息息相关,老刘不得不注意,但赵局长并不在乎。
兴许是习惯了“快速通道”,大伙都觉得赵局长有些激进。有好几次,他的决策引发大家的担忧。
经验告诉老刘,激进就代表着风险,按照以往,风险大部分都是由他这样的中层担着的。
就在大家慢慢习惯赵局长后,突然传来一个消息——赵局长要调走了。而从他来到离开,满打满算也就一年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