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度解析经济三季报:新动能增长提速,消费扛大旗 三季度经济增长解读 经济增长新动能的全面解析
创始人
2025-10-20 16:03:05
0

今年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5.2%。其中,三季度同比增长4.8%。

从9月当月来看,9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5%,回升1.3个百分点,为3个月来最高水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0%,增速较8月回落0.4个百分点。1-9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0.5%。

国家统计局表示,今年以来我国经济顶住压力、稳步前行,主要宏观经济指标总体平稳,新质生产力加快培育,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这一良好局面的背后,离不开宏观政策的主动作为和精准发力。“两新”“两重”政策加力扩围,扩大内需、活跃资本市场、整治“内卷”等一系列政策发力显效,既为当前经济运行“稳底盘”,也为长远发展“蓄势增能”。

展望四季度,财信金控首席经济学家伍超明对第一财经表示,受高基数、关税不确定性、政策效应退坡叠加影响,四季度压力加大,全年实现5%左右增长目标,仍需政策加力聚焦稳投资、促消费,不排除四季度增量政策出台的可能。

经济平稳运行主基调没变

三季度GDP同比增长4.8%,增速比二季度回落0.4个百分点。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称,经济平稳运行的主基调没有改变。经济韧性强潜能大的基本特性没有改变。中国经济长期稳定发展背后蕴藏着深刻的内在逻辑,是体制优势、供给优势、需求优势、人才优势等多种因素协同联动、系统集成形成强大合力的结果。

经济增长、就业、价格和国际收支是观察经济运行最为重要的宏观指标。

从经济增长看,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5.2%,比上年全年和上年同期分别加快0.2、0.4个百分点;经济增量达到39679亿元,同比多增1368亿元。对于我国这样超大体量的经济体而言,能够保持稳定发展殊为不易,在各种风险挑战交织的背景下更显可贵。

从就业物价看,前三季度,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为5.2%,与上半年持平;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略降0.1%,但扣除食品和能源的核心CPI上涨0.6%,其中9月份上涨1.0%,涨幅连续5个月扩大,反映了扩内需、促消费的政策成效。

从国际收支看,外贸展现强大韧性,货物进出口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增速逐季回升,9月末外汇储备继续保持在3.3万亿美元以上,人民币汇率稳中有升。

主要实物量指标也保持稳定增长,前三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发电量同比增长1.6%,货物周转量、旅客周转量分别增长4.8%、4.4%。

国家统计局分析,今年以来,世界经济增长动能不足,贸易保护主义盛行,地缘政治冲突、国际贸易摩擦等问题频发,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加深,国内有效需求不足,一些企业经营困难,推动经济稳定运行面临不少困难挑战。这种情况下,我国实现了5.2%的经济增长,充分展现了中国经济在不稳定不确定环境下应变破局能力和抗压耐压强大韧性。放眼全球,5.2%的经济增长水平在主要经济体中名列前茅,中国始终是全球经济增长最稳定、最可靠的动力源。


新质生产力加快培育

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压舱石。9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5%,增速较8月小幅回升1.3个百分点,为3个月来最高水平。1-9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2%。

行业层面看,9月份,41个大类行业中有36个行业增加值保持同比增长。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分析,10月出口有可能转入同比负增长,而国内促消费、扩投资力度有望加大。综合以上因素带来的复合影响,接下来工业生产增速将呈现回落趋势,后期要重点关注外需下滑、反内卷政策对生产端的影响。

国家统计局工业统计司副司长王新表示,总体看,前三季度工业经济保持稳中有进发展态势,工业发展质效不断提升。但也要看到,有效需求偏弱、企业盈利水平较低等问题依然存在。下阶段,要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增加优质供给,不断形成扩内需新增长点,巩固拓展工业经济稳定增长基础。

今年以来,在政策与市场双轮驱动下,我国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亮点颇多,新质生产力在实践中逐步发展壮大,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科技和产业融合创新持续深化,前三季度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6%,其中集成电路制造、电子专用材料制造行业增加值分别增长22.4%、20.5%,工业机器人、3D打印设备、工业控制计算机及系统产量分别增长29.8%、40.5%、98.0%。新兴产业茁壮成长,推动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提升了我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

人工智能、脑机接口等前沿技术超前布局,带动数字经济快速增长。前三季度,规模以上数字产品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7%,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1.2%;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中,智能无人机飞行器制造、智能车载设备制造增加值分别增长59.9%、25.1%。


内需发挥主引擎作用

前三季度,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53.5%,比上年全年提升9.0个百分点,继续发挥经济增长主引擎作用。

今年分四批向地方下达了30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加力扩围,以“真金白银”助力居民消费需求释放。

前三季度,以旧换新政策涉及的限额以上单位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文化办公用品类、家具类、通讯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均保持两位数增长;截至9月10日,今年全国汽车以旧换新申请量已突破830万份,相当于每天有超3万人申请换新车。“一新一旧”的转换也让更多高品质产品走进居民生活,前三季度高能效等级家电、智能家电零售额持续高速增长。

伍超明认为,接下来消费恢复仍持续面临多重挑战,如受高基数、乘数效用边际下降影响,以旧换新政策的拉动作用大概率继续减弱;内外需放缓将加大居民就业压力,导致“就业-收入-消费”不畅,制约消费能力改善空间;居民“多储蓄、少消费”行为模式短期难改,消费意愿提升动力偏弱。


投资方面,今年财政政策打出组合拳,配套金融政策及时推出,推动了大规模设备更新改造,以技改赋能产业转型升级。前三季度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同比增长14.0%,拉动全部投资增长2.0个百分点,持续保持两位数增长,是拉动投资的重要支点。与设备更新相关的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投资分别增长7.4%、11.8%、22.3%。

“两新”“两重”等扩内需政策效应持续向生产端传导,带动了设备制造、消费品制造相关行业和产品生产,更推动了智能智造、绿色制造、数字技术等领域的生产扩张与技术迭代,为产业结构优化、新旧动能转换按下了“快进键”。

数据显示,前三季度,规模以上锂离子电池制造、船舶及相关装置制造、电机制造等行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29.8%、22.9%、17.1%,数控锻压设备、包装专用设备等更新类产品产量分别增长11.7%、26.0%,新能源汽车、电动自行车、平板电脑等换新类产品产量分别增长29.7%、27.1%、9.5%。

值得关注的是,前三季度,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371535亿元,同比下降0.5%。投资增速下降主要受房地产开发投资的影响,扣除房地产开发投资,项目投资同比增长3.0%。

王青认为,伴随供需两端“加大力度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的各项措施陆续推出,四季度楼市降温势头会得到一定遏制,房企销售回款对房地产投资的拖累效应也有望减弱。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大家为什么不打车了 大家为什么... *此节目由豆包AI播客生成前几天看交通运输部发数据,有一项很有意思。9月份,全国网约车监管信息交互系...
金价站上4300美元之后 金价... 廖宗魁/文2025年黄金价格走势几乎冠绝全球大类资产,10月16日,COMEX黄金期货价格(本文金价...
有人牟利千万!揭秘保险骗佣黑幕... 全文共3027字,阅读全文约需10分钟“你这边有返佣吗?”“买两份保险,就送金条。”两起司法案例相继...
民生银行2025年中期分红59... 上市银行的分红方案一直备受投资者关注,2025年中报披露结束后已有多家上市银行先后公告拟进行2025...
急不可耐!多家银行10月抢跑布... 图片来源:摄图网全文共2451字,阅读全文约需8分钟“开门红”年年有,今年特别早。本文首发于21金融...
燕京啤酒Q3旺季降速 首次季报...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肖夏黑马逆势还未完结。10月20日傍晚燕京啤酒披露三季报:今年第三季度营收48....
V观财报|宁德时代第三季度净利...   中新经纬10月20日电 20日晚间,宁德时代发布2025年三季度报告。  宁德时代2025年三季...
资本市场投资图景 资本市场投资... “十五五”时期中国资本市场将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理性投资”的理念将成为穿越...
农机狂人,要去IPO了 农机狂... 港股IPO太热闹,农业科技也来凑热闹。作者 | 苏青来源 |投资家(ID:touzijias)港股I...
淘宝闪购双十一首考:3.7万个... 本文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刘婷今年的双十一,对阿里来说是一个全新的考场。这是淘宝闪购上线后的第一个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