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密探财经(ID:Spy Finance)
前不久,“4万亿级”规模的北京银行被监管重罚了,相关案由令人“触目惊心”。
据悉,北京银行9月底被北京金融监管局重罚了530万元,主要违法违规事实(案由)包括:贷款风险分类不准确、金融投资业务减值准备计提不充足、违规办理票据业务、贷款数据不准确、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不规范、法人商用房按揭贷款贷前调查不到位、违规为土储项目融资。
与此同时,时任北京银行相关责任人徐凯、王瑾被警告且分别被罚了5万元。
从处罚理由看,包括“贷款数据不准确、贷款风险分类不准确、法人商用房按揭贷款贷前调查不到位、违规为土储项目融资”4项均跟贷款业务,暴露了其过去风控不严、资产质量隐忧问题,以及不良贷款真实规模是否被掩盖问题等。
今年5月份,北京银行曾连吃3张罚单,涉及旗下南昌分行、南昌红谷滩支行、南昌高新支行,因“贷后管理不到位”等违法违规事实总计被罚了240万元。
截至今年6月底,北京银行总资产约4.75万亿元,较去年底增加5272亿元,相当于半年新增了一家中型城商行,增长达到了12.53%。作为头部数万亿级的城商行,北京银行规模“两位数”逆市增速惊人。
该期末,北京银行贷款本金总额2.39万亿元,较去年底增长8.18%。其中,个人贷款7385.8亿元,较去年底增长1.84%;公司贷款1.65万亿元,较去年底增长11.29%。这足以看出,其对公贷款增量扩张节奏远超个人贷款。
同期末,北京银行不良贷款率1.3%,较去年底下降0.01个百分点,从近三年看,从2023年底的1.32%降到去年底的1.31%,从数据上看呈现下降趋势。北京银行此次被罚,让外界对其公布持续下降的不良贷款率数据审视多了些谨慎。
截至今年6月底,北京银行拨备覆盖率195.74%,较去年底下滑13个百分点,呈持续下降趋势。
如今,北京银行总资产规模首次被江苏银行超越,“城商行一哥”易主,而且在业绩上也被对方甩在身后。
今年上半年,北京银行取得营收362.18亿元,同比微增1.02%;归母净利150.53亿元,同比微增1.12%。期内,该银行净息差1.31%,同比下滑0.16个百分点,较上年同期降幅0.07个百分点明显扩大。
再看江苏银行,今年上半年营收448.6亿元,同比增幅7.78%;归母净利202.38亿元,同比增幅8.05%;净息差1.78%。这等于说,江苏银行全面超越北京银行。
现任北京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霍学文,自2022年3月从原“一把手”张东宁接棒空降而来,在此之前曾任北京金融监管局“一把手”,即角色从“监管老兵”变成了经营银行的掌舵人。
张东宁掌舵下的北京银行,总资产从2016年时的“2万亿+”扩张到离任时的“3万亿+”,在业务上从过去以公司业务为主向公司和零售业务并重转型。
霍学文接棒后,北京银行在城商行阵营持续保持规模“领头羊”,但面临经济持续下行等多重新挑战。从“未来银行”着眼,其打出了“两张牌”。
其中的一张牌是科技金融。2022年,北京银行提出打造“专精特新第一行”,把国家战略内化为自身战略,提前捕捉政策红利。今年9月,霍学文在北京银行2025年中期业绩会上说,要把专精特新作为“一号工程”。截至2025年6月,其服务专精特新企业突破2.6万家。
一张牌是数字化。今年2月,北京银行宣布全面启动“All in AI”战略, 并提出打造“人工智能驱动的商业银行”。霍学文提到,北京银行今年迈入以价值创造为导向的数字化转型2.0阶段,即全面数字化经营。
北京银行的上述两个重点破局方向及进度,其他同梯队的银行也正在快速推进。如果说北京银行规模和业绩被同行超越只是“大象”转型中应承受的阶段性失落,一时或不为外界所理解,那么这两张牌又将让北京银行今后何时重振雄风实现反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