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贝,再次陷入舆情漩涡。
9月23日,西贝官方微信公众号推送了一篇题为《7岁的毛毛:我以为自己再也吃不到西贝了……》的文章。故事的主角是一个叫毛毛的7岁孩子:从2岁起就爱吃西贝,因近期新闻风波被母亲禁止再去。毛毛哭闹,坚持要遵守与西贝的“约定”,甚至连玩具的诱惑都不为所动,最终母亲才“想通了”。
然而,这篇试图营造温情氛围的文章,却因细节过于夸张而引发质疑。比如文中写到:“毛毛一进店就直接冲向店长赵方方,抱住她的大腿哭了起来。”有网友指出,7岁儿童平均身高约1.2米,即便女店长身高1米7,情节也很难成立,除非是下列这般场景:
很快,西贝删除了文章。据《封面新闻》报道,西贝客服对记者回应称,该文一经发布便遭遇网暴。
回溯这场舆情的起点——9月10日,罗永浩发微博吐槽“西贝几乎全是预制菜,还很贵”。面对质疑,西贝创始人贾国龙高调回应:宣布起诉罗永浩,坚称“西贝没有预制菜”,并喊出“斗争到底”。这一系列激烈反应不仅让舆论持续发酵,也让幕后为西贝服务了十年的咨询公司华与华被推到台前。紧接着,西贝官方账号又挂出一则“品牌传播主管”招聘启事,月薪1万元起,但很快悄然删除。
从“预制菜争议”到“毛毛故事”,西贝的每一步操作几乎都被放大,成为公众和媒体的谈资。更深层的问题是:这场风波折射出不少企业在危机公关与舆情应对上的共性困境。
长江商学院市场营销学副教授、MBA项目副院长李洋,近日在FT中文网撰文《西贝舆情风波启示录:企业该如何应对网络舆情》,对此进行了分析与总结。
以下内容,值得分享给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