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谁也没有想到:2025年9月19日,高端户外品牌始祖鸟与烟花大师蔡国强,在喜马拉雅山脉的一场艺术烟花秀。本是一场品牌的宣传表演,却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
说到始祖鸟(ARC'TERYX),热爱户外运动的朋友都不陌生。这个在1989年诞生在加拿大温哥华的品牌,被誉为是户外品牌的“爱马仕”,在国内也成为了不少成功人士的标配。
也许大家不曾关注,始祖鸟的母公司亚玛芬体育(Amer Sports),早在2019年就已经被国内的体育运动企业——安踏集团收购。
这也就是说穿始祖鸟,绝对是支持国货的行为!
对于安踏集团大家也都很熟悉,它的前身是1991年创建于福建晋江的一个制鞋作坊。经过30多年,在丁氏家族的掌舵下,现在已经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体育品牌帝国。
而始祖鸟品牌,也只是安踏所拥有的众多品牌中的一个。
不同于晋江绝大部分的制鞋小工厂,满足于为大品牌做代工和贴牌,安踏一直都注重自有品牌的建设。
1991年,丁世忠父子创立安踏(福建)鞋业有限公司时,就同步注册了安踏商标。
安踏真正投入大量资金进行品牌建设,是始于1997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正确的战略抉择,不仅让安踏度过了这场系统性危机,并且走上了发展快车道。
1999年,安踏投入80万元签约奥运乒乓球冠军孔令辉,作为品牌代言人。与此同时,还在央视斥资300万元进行广告宣传。
这一当时很多人不认可的烧钱模式,大大提升了安踏的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
此后,2004年安踏签约赞助CBA联赛;2007年,又成为了中国奥委会的合作伙伴。
2007年,安踏正式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也宣告了其品牌先行战略的成功。
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不仅是我国体育行业的盛会,也让各大体育鞋服品牌迎来了爆发式增长。毫无疑问,李宁、安踏、匹克、361度等,国产品牌都是受益者。
尝到了品牌驱动企业发展的甜头,安踏开始了自己的品牌扩张之路。
2009年,安踏完成了对著名运动品牌FILA(斐乐),中国区业务的收购。15年后的2024年度,FILA品牌为安踏贡献了266.3亿元的营业收入,而同期安踏品牌的收入为335.2亿元。
可以说,收购FILA中国区业务,不仅让安踏赚的盆满钵满,更是提高了其品牌形象。
在FILA品牌收购大获成功之后,安踏收购国际品牌的速度开始加快,逐渐打造起了自己的品牌帝国。我们来简要梳理一下,安踏的品牌收购之路。
2015年,安踏收购了英国户外品牌斯潘迪(SprandiSprandi)。
2016年,安踏完成了对日本运动品牌迪桑特(DESCENTE)。这个品牌有着90年的发展历史,最早创建于1935年,诞生地是大阪。
2017年,安踏完成了可隆(KOLON SPORT)的收购。这个品牌来自韩国,创立于1973年,也是主打户外登山装备。
2023年,安踏又收购了玛伊娅(MAIA ACTIVE)。这是一个瑜伽服品牌,进一步拓展了安踏的产品维度。
2025年,安踏又以2.9亿美元的对价,收购了德国著名户外品牌狼爪(Jack Wolfskin)母公司100%的股权。
从1991年创立以来,安踏经过30多年的发展,已经从一个拥有单一品牌的地方制鞋工厂,成长为了一个拥有多个国际大牌的体育产业集团。
数据显示,安踏集团已经连续多年,居国内运动品牌的第一位。在2023年,国内业务收入还完成了对耐克中国的超越。
2024年度,安踏集团实现了708.3亿元的营收入,同比有13.6%的增长率。值得一提的是,通过收购安踏实现了品牌的梯队布局,拉升了集团的整体毛利水平。
数据显示,2024年度安踏公司的整体毛利润率,已经高达62.6%。其中,安踏品牌毛利率为54.5%,FILA品牌为67.8%,其他品牌平均为72.2%。
总的来说,安踏集团30多年来的发展思路是很清晰的,那就是坚定的品牌战略路线,也是一步一个脚印走下来的。
在巩固好安踏品牌基础的同时,通过收购国内外高端体育品牌,实现产品高中低档的布局。例如,高端品牌有始祖鸟,中高端的有狼爪、斐乐等,最后还有安踏做基石。
鸡蛋不放在一个篮子里,这次安踏旗下始祖鸟关于烟火的品牌风波,对拥有众多品牌的安踏来说,整体影响不会太大。
而安踏日趋强大的品牌帝国,依然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