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高藤
原创:深眸财经(chutou0325)
“花一万块买TCL?我为什么不加钱买索尼?”某电商平台上的这条评论,一定程度上揭示了TCL高端化战略在当前所面临的尴尬处境。
尽管TCL推出了售价高达29999元的98英寸Mini LED电视,但奥维云网数据显示,2024年国内万元及以上电视市场中,TCL份额为8.7%,远低于三星和索尼。
更令人担忧的是,这些高端产品的退货率高达18%,远超行业平均6%的水平,这背后反映的不仅是品牌认知问题,更是TCL内部组织效率和创新能力的深层次危机。
01 全球第二的销量与高端市场的尴尬
从不久前TCL电子发布的半年报来看,公司的经营业绩还算不错,整体收入547.77亿港元,同比增长20.4%;经调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62.0%至10.60亿港元。
显示业务收入334.1亿港元,同比增长10.9%。TV全球出货量达1346万台,同比增长7.6%,排名稳居全球前二。
其中,Mini LED电视成为最大亮点,出货量达137万台,同比增长176.1%,以28.7%的市占率位居全球首位。
然而,在这些光鲜的整体数据背后,TCL的高端化进程与主要竞争对手相比还有不小距离。财报数据显示,TCL电子2024年高端产品线(单价8000元以上)营收占比不足12%,远低于三星的35%和索尼的28%。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反差,问题的根源有二。
一是技术创新能力存在差距。
TCL高端产品常以“千级分区背光”“2000尼特峰值亮度”等参数为卖点,但用户的实际体验有明显的感觉,这些产品的色彩调校不如索尼XR芯片、三星量子点矩阵看起来那么柔和协调。
有数码测评博主点评称,“参数党可能会心动,但实际观影时暗场细节丢失、高光过曝的问题依然存在,这本质上是算法和芯片的差距。”
益普索《2024中国高端家电消费报告》指出,仅有23%的受访者认为TCL代表“技术领先”,而选择三星、索尼的比例分别达67%和58%。更讽刺的是,TCL子品牌雷鸟凭借低价策略在北美市场热销,反而进一步固化了母品牌的“平价”标签。
二是核心零部件依赖外部供应,从而导致竞争力的不足。
TCL虽然拥有全产业链,还拥有华星光电这种专业的面板研发和生产公司,可是华星光电的长板集中在LCD面板,高端产品所需要的OLED、Micro LED面板需要外部采购。
有媒体报道称,去年二季度时,三星显示突然调整QD-OLED面板供应优先级,这一变化使得TCL高端电视在当季度的出货量骤降了40%,从这场危机中,我们业看到了TCL“高端命脉握于他人之手”的致命软肋。
有行业分析师直言不讳的指出,“TCL高端化本质是‘组装式创新’,屏幕用三星的、芯片用联发科的、系统用安卓的,自身核心专利储备不足。”
此外,TCL的代工模式也带来长期隐患。为压缩成本,TCL手机业务将70%订单交由闻泰、华勤等代工厂。有离职工程师透露,“中低端机还能靠供应链整合,但折叠屏这类精密产品,代工厂良率比三星低15%-20%,故障率居高不下。”
02 技术突围进行时
面对高端化困境,TCL正在积极调整战略。公司半年报中明确表示,将恪守“净利额增速>毛利额增速>收入增速>销量增速”的长期经营目标,坚定不移地走高品质发展道路。
在显示技术领域,TCL正在积极推进印刷OLED的产业化进程。TCL华星在武汉的5.5代线(t12)2024年底已经实现了21吋医疗产品的小批量量产,成为全球唯一一家实现印刷OLED量产的厂商。
公司还与品牌客户联合开发笔电和显示器等中尺寸产品,并正在推进将t12产能从3K/月扩到9K/月。
在品牌建设方面,TCL也在不断加大投入。今年2月,TCL宣布正式成为奥林匹克最高级别的全球合作伙伴。日前TCL更宣布自由式滑雪运动员谷爱凌出任TCL全球品牌代言人。
近年来,TCL也赞助了西班牙国家足球队、EDG等在各领域“冠军”级别的IP,通过“顶级”影响力夯实公司高品质品牌形象,加强与消费者的情感连接。
在资金使用方面,TCL计划重点做三件事:一是进一步提升部分面板产线的持股比例,增厚公司归母利润;二是资产负债率的管理,适当降低财务成本;三是延续比较积极的股东分红回报策略。
这些举措显示了TCL希望通过技术创新和管理优化来摆脱当前困境的决心。
然而从一个更高的视角来看,TCL仍面临三大核心矛盾,高端化冲顶与多元化协同的博弈、硬件基因与生态思维的冲突、技术投入与商业回报的时差。
面对年出货量跌破3600万台的行业冰点,TCL开始重新思考“高端化”的内涵。TCL与影视飓风合作打造的“导演模式”,通过AI画质引擎实现电影级色准还原,尝试内容共创模式。
但更深层的变革应发生在产品逻辑层面,当创维推出可旋转智慧屏满足健身需求,海信开发社交电视内置多路视频通话时,TCL的技术创新方向更需要匹配具体场景价值。
一个典型的案例,雷鸟品牌去年推出的“游戏加速引擎”将输入延迟降至5.2ms,这本可成为差异化卖点。但据Steam平台调查,核心玩家更关注HDMI2.1接口的普及率(TCL中端机型配备率不足40%),而非极限参数。
03 从参数竞争到场景重构
2025年柏林IFA展上,TCL推出行业首款第四代液晶电视Q10L Pro,通过全球首创的天工架构,实现“极景无黑边”的视觉革新。
然而展会之外,年轻用户日均电视开机时长已跌破18分钟。智能投影仪2024年销量突破876万台,同比增长41%,其便携性和沉浸体验正持续蚕食传统电视市场。
在这个连“电视”定义都在被重构的时代,TCL的高端化困局实际上指向一个更为本质的问题,当显示技术遭遇场景革命,电视行业的未来究竟需要什么样的高端?
TCL的困境实际上折射出中国制造业向高端跃迁的普遍挑战,参数领先无法等同于用户体验领先,规模优势难以转化为品牌溢价。
索尼用50年时间打磨一块画质芯片,三星凭借垂直整合掌控产业链话语权,华为通过“根技术”突破重构行业规则。这些高端品牌的共同点,是对核心技术的长期投入与对用户需求的深度洞察。
面对全球显示产业的结构性变革,TCL需要重新定义“高端”的内涵——它不仅是画质参数的极限竞赛,更是场景体验的深度重构;不仅是硬件技术的单点突破,更是生态系统的全面构建。在AI重塑一切的时代,电视不再仅仅是显示设备,而是家庭智能生态的核心入口,这要求企业具备更强的技术创新整合能力和生态构建能力。
TCL正站在战略抉择的十字路口,是继续在参数竞赛中追逐短期市场份额,还是沉下心来构建长期技术壁垒?是继续依赖外部供应链维持规模增长,还是投入重金攻克核心技术?
这些选择将决定TCL能否真正突破高端化瓶颈,在全球消费电子产业的新格局中占据有利位置。
上一篇:刚刚,金价创出今年“第36个新高” 最近金价是否上过1000块 今年金价为何创新高
下一篇:年内股价下跌,中期净利降24%,商誉高企的华润三九100亿买理财 华润三九商誉几年都很高的原因 2022年业绩暴跌的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