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英伟达” 摩尔线程 ,上市在即!
为啥它被称为“ 中国英伟达 ”?
首先,创始人及CEO张建中,是前英伟达全球副总裁兼中国区总经理。
若成功上市, 摩尔线程 将成为“国产GPU”第一股,从0到1的突破。
今年6 月底向科创板IPO递表后,摩尔线程经过两轮问询,终于走到了上会这一步。
距离上市,摩尔线程还剩下过会、提交注册、等待注册结果。
顺利的话,估计一个月左右就能上市,否则需要2个月甚至更长的等待时间。
据悉,摩尔线程IPO拟募资80亿,将全部用于芯片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
翻开摩尔线程的最新招股书,以及2轮问询回复函,这家国产GPU公司,面临不小的挑战。
包括市场份额低、技术突破、盈利难题、产品单价和销量受市场波动影响,未形成规模。
但,英伟达显卡在中国禁售,这无疑给国产GPU崛起提供了时间和环境。
国产替代,已经势不可挡了。
中国英伟达
摩尔线 程的灵魂人物,毫无疑问是张建中。
他在英伟达 工作长达14年,职位已经做到了全球副总裁、大中华区总经理。
可见,当时的张建中,已经是黄仁勋的左臂右膀。
只 不过在2020年9月,张建中放弃了高薪岗位,离开了英伟达,选择回国创业,成立了摩尔线程。
张建中,身着皮衣现身发布会
英伟达的标签,就已经很有分量了。
但除了英伟达的符号,张建中过往的履历不凡。
他毕业于 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系,拿到冶金部自动化研究院硕士学位,曾在冶金自动化研究设计院做了2年高级研究员。
后来,张建中在惠普、戴尔分别任职8年和5年,然后去了英伟达。
而摩尔线程的董事会成员中,7名董事中有3名都拥有英伟达背景。
除了张建中外,周苑在英伟达工作了16年、张钰勃则在英伟达任职4年。
他们仨人 均是摩尔线程的联合创始人。
从离职时间看,张建中和周苑同时从 英伟达离职,并找上 GPU架构师 张钰勃一同创业。
此 外,摩尔线程的7名高管中,其中5名都曾在英伟达供职。
除了上文提到的张建中、张钰勃,还有宋学军、王东、杨上山。
摩尔线程的高管薪资如何?
根据披露,今年上半年,摩尔线程给董事、高管的薪酬总额为912.24万,以此计算,12名董事和高管的半年平均薪酬在76万。
此外,4 名核心技术人员上半年发了383.64万薪资,平均薪酬在96万。
也就是说,摩尔线程高管层的年薪范围大概在150-200万之间。
摩 尔线程的员工人数也相对稳定,截至6月底员工总数1122人,比上一年少了4人。
毛利率高但持续亏损
摩尔线程是做什么的?
简单来说,它和英伟达一样,都是卖显卡芯片的。
它和寒武纪最大的区别在于:
寒武纪专注在设计专门加速人工智能算法的芯片(ASIC),也就是“卖铲子”,算力铲子,并不涉及图形渲染功能。
而摩尔线程是全能型选手,图形和AI算力,专注于全功能GPU(图形处理器)芯片研发。
不过,二者有一个共同点,都采用Fabless模式。
即只负责芯片设计,生产则委托代工,包括晶圆制造、封装测试及板卡加工等。
寒武纪已经从去年四季度实现扭亏为盈了,而摩尔线程,还在亏钱。
根据最新的财务数据看,摩尔线程从最初的年收入千万,到今年上半年收入就达7个亿,营收规模体量逐渐上来了。
但摩尔线程上半年亏了2.71亿,不过亏损已经有所收窄。
三年半下来,摩尔线程累计亏损近53亿。
若只看毛利率水平,摩尔线程的表现又异常震荡,2022年甚至是 -70% 。
但到今年上半年,摩尔线程的毛利率已经领先同行,为69.14%。
原因 在于,2022年时,摩尔线程采取低定价策略,卖中低端芯片及板卡打开市场,提升知名度,但中低端市场竞争激烈,价格压力导致亏本造芯。
去年以来,毛利率上涨的原因是, 产品结构优化, 摩尔线程推出的AI智算及专业图形加速产品性能较高,贡献毛利较大。
毛利率虽然高,但还是亏钱,原因在于砸钱搞研发。
实际上,亏 钱造芯,都是常态。
过去三年,摩尔线程研发费用远超收入,研发费用甚至是收入的3-22倍。
若是以去年和同行对比,摩尔线程的研发费用率是309.88%,远超同行。
到今 年上半年,摩尔线程79%的收入都用于研发投入,研发费用5.58亿。
上半年底,摩尔线程的货币资金是25亿。
但短 期有息负债合计为14亿。
所以要赶紧上市,可以最大程度、最快拿到一笔钱。
在国内AI芯片市场中,GPU的市场份额低于全球市场。
并且就去年来看,英伟达、华为海思、AMD在国内AI芯片的市场份额分别是54.4%、21.4%、15.3%。这仨家加起来市场份额占了91.1%。
反观 摩尔线程,在国内GPU市场的份额占比还不到1%。
抢占市场份额的关键在于技术突破和提升,摩尔线程,任重道远。
你怎么看这家芯片公司?
关注说财猫,来评论区聊聊~
扫下方二维码,直接进群畅聊~
— 往期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