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有近万家门店的中式汉堡品牌塔斯汀拟上市传闻愈演愈烈。
早有上市打算
近期,塔斯汀母公司福州塔斯汀餐饮管理有限公司(下称“塔斯汀餐饮”)经历了一波股权变更和注册资本增加,被业内猜测是为上市做准备,且较大概率选择香港上市。
具体来看,6月上旬,塔斯汀餐饮注册资本从约103万元骤增至1.19亿元,同时新增股东YAHUIHU,企业类型从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变更为有限责任公司(外商投资、非独资)。
数日后,股权变更进一步升级,香港公司Tasting(HK)HoldingsLimited接手塔斯汀餐饮全部股权,原股东福建兆乘塔餐饮管理合伙企业(83.1258%)、魏友纯(5.7735%)、福州高新区聚堡塔餐饮管理合伙企业(5.6292%)、福建齐凌塔餐饮管理合伙企业(4.4715%)和YAHUIHU(1%)集体退出,企业类型变更为有限责任公司(港澳台法人独资)。
这家香港公司注册成立于2025年2月22日,魏友纯(WEI,YOUCHUN)为公司唯一董事,公司由注册在开曼群岛的TASITINGHOLDINGSLIMITED全资持有。
左宇摄
种种迹象,被外界解读为塔斯汀正按“红筹两步走”路径,搭建境外上市架构。对此,塔斯汀方面仅回应,这些只是“正常工商变更,旨在支持公司长期战略发展”。
事实上,早在2021年,塔斯汀总经理杨兵便曾表态,未来五年争取上市。从时间节点来看,2026年年底之前。
门店规模超麦当劳
塔斯汀品牌创立于2012年,创始人魏友纯在炸鸡、汉堡餐饮方面经验丰富,早前其做过华莱士代理,曾在三年时间连开了7家华莱士汉堡店。
初期,塔斯汀以披萨为主,主打“中式披萨”,但市场反响平平。2017年转向“披萨+汉堡”双品类模式,2019年,正式确立“中国汉堡”定位,并凭借手擀现烤堡胚的差异化与加盟模式的快速复制,开启了快速扩张。
窄门餐眼数据显示,塔斯汀2020年、2021年开店306家、447家;2022年快速增量,开店2315家;并于2023年遍地开花,全年开店3763家。截至目前,塔斯汀全国门店突破9700家,覆盖29省316市,规模超越麦当劳在华餐厅数量。
塔斯汀的兴起,一方面与炸鸡、汉堡等西式快餐的标准化程度高有关,其适合外带和外卖,堂食外的场景扩展能抵消部分疫情的影响;另一方面,其餐品较为平价,符合当前性价比消费趋势,也被外界称为汉堡界的“蜜雪冰城”。
窄门餐眼数据显示,目前,肯德基、麦当劳、塔斯汀、华莱士的客单价分别为30.92元、27.69元、18.63元、17.33元。国际品牌在主力产品上定价相对更高,同时具备一定品牌溢价,本土品牌则走性价比路线。
孙婉秋摄
快速崛起的塔斯汀也获得资本青睐。
数据显示,2021年11月,塔斯汀获得源码资本与不惑创投1.2亿元的融资,为其扩张注入动力。
食安问题频发
然而,高速扩张的另一面是食品安全问题的频发。
社交平台上,关于塔斯汀消费者的投诉颇为密集,从“汉堡肉排带血”“鸡米花半生”到“食材发酸发臭”,食安问题多次引发热议。
如去年11月,有网友在社交平台发视频称,其在塔斯汀中国汉堡中吃出生肉。视频中,汉堡中间的肉排外壁有炸过的痕迹,但内里肉质粉嫩,明显夹生。这也引发了不少消费者共鸣,相关话题直接冲上微博热搜。
图片来源网络
不仅如此,塔斯汀还曾多次遭到相关部门处罚。
2023年4月,塔斯汀重庆市沙坪坝区一门店因使用的煎炸用油在抽检时被发现不合格,被相关部门处以1万元的行政处罚;次月,塔斯汀重庆忠县一门店因冷藏柜中存有开封待使用的牛肉风味能量棒超过保质期,被处罚款5000元;同年11月,枣阳市塔斯汀汉堡店因消费者在“板烧凤梨中国汉堡”中吃出长约15厘米的透明塑料保鲜膜,被枣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罚款2万元,并没收违法所得17元。
这些问题暴露出加盟模式下的品控漏洞——截至2024年底,塔斯汀加盟门店有8000多家,快速拓店导致的管理半径过大,成为食品安全的潜在风险点。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也评价,塔斯汀作为新崛起的餐饮品牌,跑马圈地速度非常快,但在高速扩张过程中,食安问题频发,运营的精细化管理不足。
其认为,以塔斯汀目前的体量及未来发展趋势来看,寻求IPO是刚需,若能提升内部管理水平、保障食品安全,将会对其在资本市场取得好的评价有一定加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