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刘晓博
今天早上,人民币对美元的离岸汇率再创特朗普当选以来的新高,已经升值到了7.15附近,最高见7.1493。
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报7.1534,也站上了7.15字头。
下图是特朗普公布“对等关税”以来,人民币离岸汇率走势,将近3个月里升值了大约3.7%。
如果你在关税形势最悲观的时候换美元,目前已经亏了3.7%。
人民币为何这么强?未来会升值到什么水平?
其实早在去年底,我在展望2025年的时候就告诉大家(点击查看原文):
1、中美会爆发更激烈的关税战,由此引发人民币汇率的剧烈波动。如果关税战持续时间比较久,汇率或许会贬值到7.8左右。
2、中美最终会达成新一轮贸易协议,而且耗时将明显短于第一轮(2018年4月到2019年12月)。等中美关税战缓解、签约,人民币汇率将重返7.2附近,甚至更高。
回顾这些预测,可以看到整体轮廓是正确的。中美贸易战一度非常激烈,但这是“以空间换时间”,用非常激烈的145%以上的关税出价,缩短了僵持期。
现在,中美不仅达成了伦敦框架,而且框架的细节也获得了双方最高层的批准,并签署了。接下来,是把框架变成更详细的协议,最终签约。
相信特朗普访华之时,就是协议达成之时,甚至是签约的时候。
由于中美新一轮关税战的僵持期戏剧性变短,所以人民币没有贬到7.6或者7.8,只到了7.4285就开始掉头了。
这是人民币汇率变强的第一个重要原因。
第二个原因,是美元变软了。
美元为何变软?这里面可以细分为3个“子原因”。
一是特朗普的蛮干,一度让全球资本撤离美国,带来了美元、美债的下跌。大家担心美国成熟、稳健的金融体系,被特朗普玩坏。
后来特朗普承诺不炒掉美联储主席鲍威尔,一度缓解了这种担忧。但最近,特朗普又想提前提名美联储主席,来打压鲍威尔的影响力。这再度引发了市场的担忧。
二是特朗普希望降息,想看到美元弱一点。
美元太强,会让美国商品很难外销,不利于制造业回流美国,也很难实现特朗普给铁锈地带选民的承诺(更多就业机会,更高的工资)。
美元之所以太强,是因为美元当前的利率明显偏高,基准利率在4.25%到4.5%左右。正常情况下,利率应该是目前的一半,甚至更低一些。
目前的超高利率,是疫情后美国直升机撒钱带来高通胀(通胀率一度超过9%)导致的,需要用高利率压制通胀。
目前美国的通胀率显著回落,但尚未回落到美联储的目标(不超过2%)。再加上关税政策带来的不确定性,让美联储主席鲍威尔一直等等看,不急于降息。
三是美联储降息预期上升。
现在,美国的失业率反弹到了4.2%,关税问题也正在化解,对通胀的推升作用或许不那么明显。
所以,一般预测今年9月会降息,2026年会有更多次(5次到6次)的降息。明年5月以后,鲍威尔将卸任,特朗普会任命一个傀儡美联储主席,降息节奏会加快。
如果你现在到香港的银行里存美元定存,会发现:6个月定存利率最高(3.6%到3.7%左右),12个月的反而要低一些,因为降息预期已经非常强烈了。
在美联储降息预期不断上升的情况下,美元当然会走软。
下图是美元指数,最近在加速下跌,已经到了96.67附近。
美元指数代表着国际金融市场对美元强弱、利率升降的预期,会显著影响美元跟其他币种的汇率关系。
比如美元对欧元也是贬值的:
对英镑也是如此:
对新加坡元:
美元对韩元:
对美元升值最显著的,是中国台湾的新台币:
新台币为什么升值这么多?因为民进党跪了,在跟美国的关税博弈中无条件放弃自我,要什么给什么。
今年5月初,韩国央行行长曾在米兰表示,包括新台币、韩元、日元等升值,都是美国要求的。这证实了,所谓“海湖庄园协议”不是空穴来风。
在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包中,肯定包含了一项不会公开的内容:要求对美国存在贸易顺差的伙伴货币升值。
至于每个贸易伙伴会如何做,是立即、无条件、100%满足美国的要求,还是慢慢来,存在差异。台湾省当局,显然是最软弱的。近期货币升值较多的,主要是亚太地区的货币。
对美国贸易顺差比较多的越南和印度,反而没有怎么升值,但可能会对美基本实现零关税。
要么关税很低,要么货币升值,要么减少非关税壁垒,要么三者结合起来,无非是这些选项。
关于人民币汇率,我维持之前的看法:
1、由于疫情后放水程度不同,通胀程度不同,人民币汇率存在被低估的情况。如果没叠加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合理的水平应该是5.5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
2、支撑人民币内在价值的,主要是中国人的勤劳和日益提高的受教育水平。如果没有西方的无理打压,当前7.15的汇率,中国制造可以横扫世界。在跟西方达成贸易协议的情况下,让人民币适度升值,避免贸易摩擦,做长远生意是合理的。
3、如果中美能顺利在9月初签署协议,中间没有大的波折,则人民币将在年内重返7以内,明年随着美联储更多降息,还可能升值到6.8左右,甚至更高一些。如果中间有波折(比如中美再起较大冲突),则汇率会有波动。
最近,中国央行在货币政策委员会二季度例会的新闻通稿里,再次强调“把做强国内大循环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这是一个重要信号。
这意味着,中国将进一步降低对出口的依赖度,提高国民收入和消费能力,用国内市场消化高产能。这也意味着,人民币汇率会适当升值。
我之前提出过,中国要成为真正超级大国的三段论:
第一个阶段,成为世界工厂,在绝大多数工业制成品上拿下世界第一,甚至50%以上的份额,靠出口拉动经济;
第二阶段,成为超过美国的全球最大消费市场,让世界离不开中国,获得关税谈判主动权,经济制裁的主动权。
第三阶段,成为金融、科技强国(尤其是基础研究,0到1的创新)。人民币成为硬通货、世界性货币,中国金融市场国际化,科技创新上持续领先。
我们用40多年走完了第一个阶段,现在要迈入第二个阶段了。
办法是提高财富分配中居民收入占比,把下图中不断走低的曲线拉上来。
老百姓有钱了,有能力消费了,中国才会真正富强,拥有贸易主动权。
如果政策得当、制度不断优化,第二个阶段再用20到30年就可以完成。
然后是成为全球金融中心、科创中心。它或许能在第二个阶段完成后10年或20年达成,关键看政策,看制度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