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SS直聘:背靠打工人的生意风生水起 boss直聘公司主动找你的靠谱吗 boss直聘全国招聘
创始人
2025-05-22 23:13:51
0



BOSS直聘财报又超预期了。

5月22日,BOSS直聘发布了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公司营收、净利润、月活跃用户数、付费企业客户数都保持增长,继续稳坐行业龙头位置。

2025年第一季度,BOSS直聘营收19.23亿元,同比上涨12.9%。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的十二个月内,公司付费企业客户数达到 640万,同比上涨12.3%。

BOSS直聘成立于2014年,之后数年间超越前程无忧、智联招聘、猎聘等成立更早的同行成为行业龙头,并保持领先地位。QM数据显示,2025年4月,BOSS直聘、智联招聘、前程无忧、猎聘的MAU分别为5170万、2660万、1760万、1190万。



很多人会问,今年这个环境下,BOSS直聘为什么营收还能涨?利润从哪里来?对企业收费影不影响我找工作?

本文将通过深度拆解BOSS直聘财报回答这些问题。

BOSS直聘到底是怎么赚钱的?



简单一句话,向企业收费。

2025年一季度,BOSS直聘营收19.23亿元,这里面有98.9%都来自于企业方。来自求职者的收入,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这一营收结构从公司上市有财报可查到现在,基本没有变过。



不同于房产市场卖方、买方都要交费,匹配服务“两头吃”的生意模型在BOSS直聘和在线招聘行业都不成立——主流求职者没有为“找工作”这件事付费的习惯。

当一个招聘方打开BOSS直聘,会看到VIP账号、竞招职位、曝光刷新卡、搜索畅聊卡等一系列付费服务,关联职位发布、职位曝光、寻找人才等等一系列权益。复杂的商业设计穿透下来,其实就是一个核心逻辑:付费节省时间,价格调节供需。

付费节省时间比较好理解。本来HR要一个个的查看、筛选求职者简历,沟通。使用牛人炸弹之后,可以委托系统帮忙跟匹配的求职者打招呼,增加时间。

价格调节供需则是BOSS直聘赚钱和拉新两不误的精髓。

BOSS直聘将岗位分为了竞招岗位与普通岗位两种类型。竞招岗位发布需要付费,普通岗位发布免费。



竞招岗位简单理解就是招这方面岗位的雇主比较多,竞争相对激烈。有人会问,今年这个环境,还有竞争激烈的岗位?你还别说,真有。



例如“主播”“销售”“房产中介”“普工”“货运司机”这些岗位,很多公司都在招人,虽然市面上有很多求职者在找工作,但想去这些岗位的人并没有那么多。对雇主来说,就是竞争特别激烈。

如果在招聘者多、求职者少的情况下,平台还让所有公司都免费发这些岗位,就会出现一个问题:

求职者并不知道谁真的有诚意在招。另外,还有些岗位的招聘者因为招不到人,还会给大量求职者发消息,造成骚扰——所谓“一打开招聘软件,全世界的销售都吻了上来”。

所以平台就说,“你想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岗位类目里发岗位?那你得付一点钱。”



▲图/经济学经典理论-价格调节供需

这样做有两个好处:

1把想招人、愿意投入的公司留下来。把平台的资源(比如展示位置、推荐次数)分配给愿意投入的公司。

2减少无效岗位,提升求职者体验。

除了岗位的发布外,对竞招职位招聘者设置开聊与查看上限、搜索畅聊卡等道具的设计逻辑也来自于此——筛选出真正有诚意的招聘方,避免在竞争中,有招聘方通过滥发消息来获取求职者的关注,对求职者形成过度打扰。

因此,求职者完全不必担心因为招聘平台对招聘方收费而错失机会。因为只有一个领域职位相对多,求职者相对少,BOSS直聘才有对企业端收费的条件。而平台设置的付费门槛,则保证了与求职者沟通的这些招聘者,确确实实在招人。

不可忽视的是,从求职者的视角看,实际上用下来,感觉还是会有“无效职位”,有不合适的岗位找自己,也会感觉投递了很多岗位没有回复。这更多与很多很多HR一直以来的职业习惯有关——有枣没枣打一杆子,默认不回就是不合适。

但从很多求职者“用了很多招聘平台,就BOSS直聘有活人回复”的评价就足以说明,付费机制已经过滤了相当一部分“无效职位”。



BOSS直聘是怎么盈利的?



当然,从个体招聘者的视角看,竞招职位与普通职位的区分由平台掌控,有理由怀疑平台刻意扩大了竞招职位的范围。

从客观商业规律与经济学规律上看,BOSS直聘即便有这个心思,也不能把普通岗位变为竞招岗位。

招聘服务是一个充分自由竞争的市场。雇主有智联招聘、前程无忧及各类本地招聘平台的替代选项,甚至还能自己发朋友圈、贴告示招人。如果岗位很抢手,雇主很快能在别的平台完成招聘,不用BOSS直聘,更不要说付费。

从求职者的视角上看,如果某个岗位很吸引人。BOSS直聘上没有这个岗位,在其他平台上看到,投递并获得了反馈,之后也会弃用BOSS直聘。

因此,只有严格的遵循实际供需规律,BOSS直聘才能继续让人来用。反之,则会造成用户的流失。

当求职者的体验相对好,产生口碑。那么平台获客的效率就会增加。进而降低运营成本。成本降下来,利润就出来了。

看这组数据就很明显:

一季度,BOSS直聘净利润5.12亿元。

这利润哪里来的?利润=营收-费用。

一营收19.23亿元,同比上涨12.9%;费用的大头,营销费用4.91亿元,同比下降15%。

一增一降之间,利润就出来了。

这季度的利润,与其说是挣出来的,不如说是从拉新费用,也就是营销费用里省出来的。



对比BOSS直聘与同类招聘平台的营销与销售费用占收入比,也很直观。BOSS直聘2024年营销与销售费用占收入比仅为28%,与此同时猎聘的这一数字为43.7%。

为什么BOSS直聘拉新的营销与销售费用能降下来?主要就是品牌效应。什么是品牌效应?就是不用打很多广告,也可以吸引求职者。这与BOSS直聘的体验相对比别的平台做得好、平台上有活人密切相关。

今年大环境不好,市面上有一种声音,“招聘软件为了让招聘者和求职者多付费,刻意拉长大家的使用时间,降低了大家的匹配效率”。

这个声音背后,其实是当下大家找工作难的焦虑。真相是,当市场供需失衡的时候,再巧的算法也难做匹配。

这也折射了招聘平台在供需调节上比较局限的能力——可以通过免费鼓励可招可不招的企业发职位,但没办法让不招人的企业来招人。

从商业的客观规律出发,招聘平台的营收、盈利都与匹配效率、用户体验的提升密切相关。没有任何动机与理由来做这件事。

好消息是,市场环境正在变好。机构研究显示,2025年招聘市场延续了2024年底以来的复苏态势。



BOSS直聘管理层也在电话会中透露,春节以来企业端招聘需求保持恢复态势,1-4月平均新增发布职位数同比增长17%。以餐饮、零售等为代表的服务业蓝领招聘需求四月以来环比持续回暖,制造业招聘四月在线职位数同比保持增长。白领招聘需求也呈现企稳回升的态势,其中广告、专业服务、互联网、金融、汽车等行业同比增速领跑。

BOSS直聘是如何增长的?



BOSS直聘的增长路径,始终围绕一个关键词:“被忽视的市场”。

在创始之初,它没有与传统平台正面争夺外企、国企等中高端招聘服务,而是优先渗透到彼时刚刚兴起的移动互联网创业公司中,这些公司都是中小企业,没有专业的HR,就是老板直接招。简单直接的模式,也符合互联网人的工作习惯。

中小企业付费能力弱、服务难度高,长期以来被行业低优先级对待。这就给了BOSS直聘充足的发展空间。

招聘服务是个ToB生意,ToB生意往往会配备很强的销售团队,去开拓国企、外企这些高客单价、长期稳定的大客户,签一单,吃10年。但缺点是国企、外企数量相对少。

但中小企业不一样,今天签了,明天可能公司就没了。客单价还低。所以传统招聘平台一直没有怎么涉足。BOSS直聘走的是互联网思路,显然这些中小企业上来用,把基数做大,然后总有人要消费。这家没了,还有另外一家。

用一个公式来简单说,

营收=企业数*付费企业率*客单价

传统招聘平台的模式,能提升的企业数有限,通过拉高客单价、拉高企业付费率来实现增收。BOSS直聘的模式,要拉动中小企业的付费企业率、客单价都非易事,主要通过拉高企业数来完成。

此后,顺着服务早年服务创业公司的思路,BOSS直聘一路从一线城市拓展到二线城市、再到三、四、五线城市。

最近几年,BOSS直聘又开始做蓝领招聘。蓝领招聘长期是一个被资本市场和媒体关注的市场。蓝领规模大、找工作频率高。但蓝领招聘也有另外一个外号“互联网的洼地”。

蓝领招聘市场的核心痛点,实际上是虚假职位泛滥。这背后是工厂、工人、平台、中介四方复杂的关系。仅仅依靠互联网的技术,是无法解决的。

2021年,BOSS直聘从净化求职招聘环境开始做,也就是“海螺计划”。建立职位审核机制,确保职位信息的真实性。逐步改变了行业格局。2024年,BOSS直聘蓝领收入占比提升至38%,与低线级城市、小微企业一同成为公司新的增长引擎。

这几年市场环境一般,靠大城市大企业吃饭的同行都过得一般。但BOSS直聘因为一直在发展新市场,反而保持了营收的增长。

在今年一季度,这些增量市场还在拉BOSS直聘的营收。

最新财报显示,第一季度,新增用户中蓝领群体占比超过45%,带动蓝领收入占比在一季度继续提升至超过39%;三线及以下城市收入贡献同比提升3个百分点至超过23%;小微企业,即雇员规模在100人以下企业收入占比创同期历史新高。

结语

通过将付费与求职端体验深度绑定的方式,BOSS直聘构建了一套商业体系与用户体验相互支撑的系统——以“收费”为门槛,过滤不着急招人、对求职者打扰过度的招聘方。

经过筛选后的招聘方,更可能给求职者提供反馈,优化求职者体验,从而让求职者更愿意选择BOSS直聘,而更多的求职者活跃则让BOSS直聘也可以吸引更多招聘者,形成正向循环。

这种机制保证了BOSS直聘无法滥用“收费”这个工具。一旦滥用,就会带来用户吸引力的崩塌。

这个机制下,一定范围内的企业付费率是受到供需关系的制约。不管是偶然还是必然,因此,在追求营收增长的过程中,BOSS直聘选择了扩大用户基数的方式——一只羊产毛有上限,就找好多好多羊。

这些决策让BOSS直聘迅速成为行业龙头并保持持续增长。但不可否认的是,BOSS直聘今天争议不断,大家对招聘平台的服务仍然会有更多期待。这是BOSS直聘的机会,也是行业后来者的机会。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这世界好癫... 这世界好癫.... 图:逗鸭A股这几天又回调,光靠大蓝筹们硬撑着。要不指数就更差了。噢,蓝筹们,比如银行——还不断地创新...
神秘晚宴、5000亿美元“投名... 订阅 快刀财经 ▲ 做您的私人商学院H20的出口许可,在何方?作者:苏扬来源:腾讯科技(ID: qq...
券商首批152亿科创债落地!1... 本文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蓝丽琦 来源:图虫创意科技创新债券(下称“科创债”)发行正如火如荼。5月...
多晶硅新建产能,已全面停止审批... 01多晶硅项目审批,已全面收紧对于硅料去产能,市场都普遍担心,如果今后市场环境好了,硅料价格有所反弹...
今天,疯狂跳水了…… 天津跳水... 文/杨国英微盘股的暴跌,是风格调整的必然,更是健康牛的必要前提。在北证50屡创新高之后,借助昨晚一张...
集运运价相对坚挺 航运板块或仍... 近日航运、港口、货代等相关板块涨幅较大。此轮上涨是否有基本面支撑,行情在时间和空间维度上强度如何?一...
超越苹果?雷军135亿元豪赌玄... 本文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朱成呈5月22日晚,小米迎来成立15周年的重要里程碑。在这场主题为“小米1...
被顶流肖战带火,荣耀距离IPO... 顶流的威力有多大?作者|刘俊群编辑|刘钦文顶流代言向来是引爆流量的王炸,这次轮到荣耀了!5月22日,...
V观财报|三峰环境:控股股东计... 【V观财报|三峰环境:控股股东计划继续增持1.5亿元-3亿元公司股份】三峰环境公告,控股股东重庆德润...
永辉下半年扩张前置仓 永辉卫星... 交流永辉超市,实名添加微信lihua759321进群5月20日,永辉超市召开了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
“逆市”上调15个基点,拉一波... 本文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刘子琪 来源:图虫5月20日,新一轮存款降息潮开启,国有大行率先启动今年...
自贡富豪上演“金蝉脱壳”,被留... 图源:华西能源官网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李未来 北京报道“锅炉大王”黎仁超被...
证监会严伯进:优化科技企业上市... “针对科技企业的特点,用好用足现有制度,更大力度支持优质的未盈利科技企业上市,积极稳妥推动科创板第五...
V观财报|永安药业:公司股价短... 【V观财报|永安药业:公司股价短期涨幅较大 存在市场情绪过热风险】永安药业公告,公司股票交易价格于2...
煌上煌谈今年门店拓展目标:高势...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阎侠)5月22日,煌上煌发布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公司介绍了2025年门店拓展...
蜜雪冰城股价触及上市以来新高,... 蜜雪冰城 视觉中国 资料图蜜雪冰城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蜜雪集团”,02097.HK)股价触及上市以...
亚朵集团:今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 亚朵酒店 视觉中国 资料图5月22日,连锁酒店集团亚朵集团(Atour Lifestyle Hol...
任命一堆CEO,李书福在下什么... 吉利“最炸裂”的业绩会,任命了一堆CEO,吉利在下什么棋?三分钟,今天说一说!首先,安聪慧坐上了仅次...
BOSS直聘:背靠打工人的生意... BOSS直聘财报又超预期了。5月22日,BOSS直聘发布了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公司营收、净利润、...
要说起吃食堂...... 要说... 文/派拉蒙(识局微信公共账号zhijuzk)小刘刚来单位不久,要说他考上编后,最大的感触就是吃食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