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贺泓源 谭伊亭 编辑:张伟贤 陈晓平 图源:阿里
阿里影业正在弱化自己的电影概念。
一个明显的表现便是,更名。
5月21日中午,阿里大文娱突然宣布,即日起更名为虎鲸文娱集团,旗下阿里影业拟更名为大麦娱乐。
官方回应更名理由时称,其业务版图的不断扩充,“影业”已经不能涵盖全部业务场景。
“除了电影,还有演出、商业衍生、剧集、艺人经纪等多个业务板块,更名将更符合公司未来多元化发展的需求。”阿里影业提到。
阿里影业表示,未来其将以“娱乐和AI”作为两大战略关键词,努力成为亚洲领先的、具有科技基因的现实娱乐公司。
对于所谓“现实娱乐”(Real-life Experience),阿里一方解释为,这是一种区别于数字化、碎片化、虚拟化等数字娱乐的现场娱乐方式,更强调现场体验、互动体验和沉浸体验。
种种说法,看起来都离电影很远。其更名背后,部分也因市场格外低迷。
2025年五一档,全国票房仅为7.47亿元,下滑51.1%,日均票房只有1.5亿元,处于来10年来低谷。
最新财年(2024年4月-2025年3月),阿里影业已将电影相关分部,合并为“电影科技与投资制作宣发平台”,该板块营收27.12亿元,同比下滑10%;分部业绩 0.73 亿元,跌去九成。
滑坡原因在于,部分电影项目不及预期,以及2024年电影行业整体偏弱。
财年内,阿里影业还计提投资减值4.28亿元,主要为持有的博纳影业股权。
作为对比,大麦业绩飙升,营收20.57亿元,同比大增236%;分部业绩(扣除成本及销售费用)12.3 亿元,同比增长339%。
演出市场的高景气,带动大麦票务GMV及现场演出内容业务增长。据官方统计,2024年,全国营业性演出票房大增15.4%,大型演唱会则增长78.1%。
资本市场,对于更名反应热烈。
5月21日,阿里影业大涨22.95%,市值达212亿港元,暴涨超40亿港元,次日有所回落。
这也形象代表了资本对于电影市场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