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们的钱太好赚了,相关公司都成了大牛股。
潮玩股集体狂飙,积木界巨头横空出世
香港资本市场,新消费已经火到让人目瞪口呆、瞠目结舌、直呼不可思议的程度。
卖玩偶的泡泡玛特,最近15个月暴涨了12倍。就在3个月前投资者惊呼其突破100港元是否有泡沫时,现在人家已经涨到220港元以上。
深度绑定绑定奥特曼、变形金刚等IP的玩具公司布鲁可,在2025年1月上市后,从发行价60.35港元涨至目前的166港元,涨幅高达175%。
被很多人视为“暴利收割小学生”的动漫衍生品公司卡游,前段时间向港交所提交了招股书,按照现在潮玩类公司的势头,大概率也会上市即暴涨。
随着新消费公司的火爆,各种消费主题的券商路演、会议也日益火爆,据说一些新能源股、科技股的分析师都开始关注消费股。
追捧泡泡玛特、布鲁可、卡游的,几乎都是00后的成年人,尤其是10后的未成年中小学生。
这与那些坚定信奉白酒投资价值,不知泡泡玛特、布鲁可、卡游为何物的60/70后群体,形成了鲜明对比。
关于泡泡玛特,分析这家公司的文章实在已经太多。
笔者就简单说几个2024年它的财务指标:
全年,泡泡玛特营收130.4亿元,同比增长106.9%,首次突破百亿元大关;海外市场营收50.7亿元,同比增长375.2%,其中北美市场增速达556.9%;净利润34亿元,同比增长185.9%,创历史新高;毛利率66.8%,同比提升5.5%。
泡泡玛特在东南亚火了之后,最近在美国又火爆到很多人排队抢购的程度,直接刺激股价不断狂飙。
其实在泡泡玛特的巨大光环下,堪称儿童积木界“暴利王者”的布鲁可,其实也不可小觑。
2024年,布鲁可营收22.41亿元,同比增长155.6%;毛利达到11.79亿元,增长184.1%;年度亏损3.98亿元,同比增加91.8%;经调整年度利润为5.85亿元,同比大幅增长702.1%;经调整净利润率为26.1%,同比大增17.8%;毛利率为52.6%,较2023年的47.3%提升5.3%。
尽管布鲁可的利润暂时无法与泡泡玛特相比,但其155.6%的营收增速,已经让“盲盒一哥”为之侧目。
布鲁可虽然是卖积木的,但打着STEAM教育理念(集科学、技术、工程、艺术、数学多领域融合教育)的旗号,被一些人称为“玩具界的华为”,这正好迎合了太多中国父母为了孩子教育,砸钱不眨眼的消费偏好。
创始人是超级学霸,创业一路开挂
家长们都望子成龙,布鲁可创始人朱伟松的履历,就堪称“人中龙凤”。
1982年出生的朱伟松,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朱伟松与林奇、陈礼标等联合创立游族网络,主要负责研发管理工作。在他的带领下,游族网络推出了以“少年”系列IP为代表的卡牌手游,如《少年三国志》《少年三国志2》等,迅速在网络走红。
2014年6月,游族网络借壳在深交所上市。同一年,朱伟松成立了布鲁可的前身“葡萄科技”。2016年,他从游族网络辞职,专注在玩具领域创业。
2016年一季度末,游族网络股价达到高峰时,朱伟松凭借9.38%的持股比例,在年仅34岁时,身价就超过30亿元。
2017年上半年,朱伟松在持有的游族网络股票限售期满解禁后,减持套现超10亿元。纸面财富落地,朱伟松实现了财富自由。
之后,游族网络一落千丈。2019年净利润大幅下滑75%,2020年12月更是发生骇人听闻的投毒案,创始人林奇遇害去世,经调查是曾担任公司首席风控官案的许垚所为。此外,许垚还曾对游族网络多名高管投毒。
2024年3月,许垚以故意杀人、投放危险物质罪被判处死刑。
现在回看,早就远离游族网络的朱伟松,实属走对了。
朱伟松不愧为上海交大的学霸,他在玩具领域创业的理念都主打一个“科技陪伴成长”。
朱伟松将布鲁可定位为根植于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的企业,希望通过产品帮助儿童培养创造性思维。他打造的积木产品,将物理、数学等知识点和智能、科技等元素融入其中,这种“边玩边学”的模式,让很多家长心甘情愿买单。
一位家长直言:“孩子以前沉迷玩手机游戏,现在每天研究布鲁可的积木,还能学到机械原理,这钱花得很值!”
家长作为付费方,他们都觉得值了,布鲁可岂能不火?
布鲁可在一面大力开发原创IP,如《百变布鲁可》《布鲁可英雄无限》等,并建立了完善的标准化体系,拿到数百个专利。同时,还拿下了超过50个知名IP授权,包括《奥特曼》《变形金刚》《冰雪奇缘》《斗罗大陆》《哈利·波特》《星球大战》等。
这种一边自研、一边代理的“两条腿”走路模式,确保了一项业务发展不顺利的同时,能有另一项赚钱回血。
布鲁可的崛起,离不开朱伟松同事们的支持。已经过世的林奇,给布鲁可投了一个亿,陈礼标投了7000万,两人当之无愧是天使投资人。
之后的多轮融资中,君联资本、源码资本、高榕资本、云锋基金这些专业机构入场,给布鲁可注入大量资金,助力其发展成中国最大的拼搭角色类玩具企业。
2025年1月10日,布鲁可在港交所挂牌上市,发行价为每股60.35港元,开盘即暴涨超过85%,当天收盘大涨40%以上。
进入5月份之后,布鲁可已经大涨20%,超过泡泡玛特15%的涨幅。很多投资者天天感叹泡泡玛特又创新高了,殊不知同样在港股还有一个更生猛的布鲁可。
严重依赖授权IP,风险不可不防
布鲁可真就无敌了吗?显然不是这样,虽说公司号称中国当下最牛的积木玩具公司,并有着基于先进STEAM教育理念的产品,但实际上公司营收却主要靠奥特曼这个单一IP。
2021年,布鲁可拿到奥特曼的开发及销售IP权利。
此后,奥特曼就成了布鲁可的摇钱树,公司推出的多个奥特曼系列产品爆火,动辄单季度销售几百万件。
布鲁可也大大方方承认了这一点,公司在招股书里直言,截至2023年12月31日,以及截至2024年6月30日,奥特曼IP产品的销售额分别占公司收入的63.5%、57.4%。
在布鲁可某宝旗舰店,销量最多的就是奥特曼积木人。
为什么唯独奥特曼最火?这是因为,奥特曼的受众群体更加低龄化、低幼化。在小学生群体中,奥特曼玩具是硬通货,大有取代干脆面之势。
都硬通货了,需求量自然极大。
卖的多了,投诉自然也多。在黑猫投诉平台,有不少人投诉布鲁可玩具的质量问题。
需要警惕的是,单一IP产品,还是别人家授权IP产品占比过高,是极大的潜在风险点。
奥特曼IP在中国的授权将于2027年到期,尽管布鲁可正通过越来越多IP矩阵降低对奥特曼的依赖,但目前显然摆脱不了奥特曼依赖症。
一旦续约奥特曼IP不顺利,或者IP授权费大涨,对布鲁可的经营稳定性和盈利能力,都会带来很大冲击。
过去几年,布鲁可花出去的授权费已经急速飙升。2021年-2023年,以及2024年上半年,布鲁可授权费用分别为250万元、1485万元、7298万元、9123万元。
如果说布鲁可比泡泡玛特差在哪里,最大差距不是营收规模,而是泡泡玛特有多个自主爆款IP,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而布鲁可没有。
虽然布鲁可股价不断创历史新高,但“命门”却掌握在奥特曼IP的版权方——日本圆谷株式会社手里。
从这个角度看,布鲁可的护城河比泡泡玛特弱多了。
狂赚小学生钱的布鲁可,到底是昙花一现还是长期稳健上涨,让我们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