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度兜售2亿个贷不良,北银消金元气渐复,24年净利润两位数增长 北银消费金融8000万不良贷款转让 北银消金甩卖27亿元不良资产
创始人
2025-05-22 13:27:46
0



继2024年挂牌超40亿元个人不良贷款,北银消金日前再度挂出2025年的两期个人不良贷款转让项目。

根据银登中心披露的公告,日前北银消金发布2025年第1期和第2期个人不良贷款(个人消费贷款)转让项目转让公告。其中,第1期个贷资产包涉及资金共计43922笔,未偿本息合计1.56亿元,加权平均逾期天数461.42天,公开竞价起始价1153万元,折扣率为7.4%。

第2期个贷资产包涉及5446户借款人共计12823笔资金(五级分类损失10057笔,可疑2766笔),未偿本息合计4486万元,加权平均逾期天数504.19天,公开竞价起始价300万元,折扣率为6.7%。

值得注意的是,北银消费金融两期个贷资产包中未偿利息中存在高额的罚息:第1期未偿利息总额为 3732万元,包含未还利息560万元和未还罚息3172万元;第2期未偿利息总额为572万元,包含未还利息301万元和未还罚息271万元。

所谓贷款罚息,就是当借款人未按时还款时交纳的罚息,作为未按时还款的处罚,也可理解成违约金、滞纳金。在金融机构的罚息条款中通常会出现三种情况:一是对罚息进行复利计算,导致罚息“滚雪球式”增长;二是罚息利率上浮比例存在非常规类条款,却未及时提示;三是实际罚息利率过高,实际支付违约金高企。

经理人网查阅多份事关北银消金的借款纠纷的法院判例,北银消金存在罚息利率过高等情况,如其在(2023)京74民终170号案件中,北银消金与借款中约定“逾期罚息利率按同期适用的合同利率上浮50%按日加付”。

言归正传,消费金融市场竞争加剧,不良贷款规模持续增长,导致北银消费金融需要处置更多的不良资产来满足监管要求。

北银消金目前暂未披露最新的不良率,不过就几家头部消金公司公布的数据来看,不良率普遍超过2%,北银消金的情况可能也“不遑多让”。当然,从北银消金狂甩不良资产的动作也可以看出,其资产质量情况不容乐观。

据经理人网不完全统计,2024年全年北银消金公发布了16期个人不良贷款转让项目,未偿本息总额合计达42.79亿元,金额仅次于中银消金、招联消金。

要知道北银消金和中银消金、招联消金的资产规模差距甚大:截至2024年末,北银消金总资产达到141.7亿元,而中银消金、招联消金总资产分别为791.51亿元、1637.51亿元。

当然,也并非只是北银消费金融,据银登网显示,今年一季度在不良资产转让市场参与主体结构中,消费金融公司的不良贷款转让金额及占比进一步增加,一季度消费金融公司不良贷款转让未偿本息成交规模143.8亿元,占比29.8%。



净利润恢复增长

北银消金成立于2010年2月,是最早开业的“老四家”消费金融公司之一。2013年,北银消金实施引资改制,与全球最大消费金融公司——西班牙桑坦德消费金融公司以及大连万达集团、联想控股等一大批国内知名民营企业签署股份认购协议,北银消费金融注册资本增至8.5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北银消金曾于2021年申请将注册资本从8.5亿元增加至10亿元,但由于未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法定变更手续,该行政许可决定文件失效,因此实际注册资本仍然保持在8.5亿元。

8.5亿元的注册资本尚不满足新版《消费金融公司管理办法》要求。

目前,31家持牌消费金融公司中仍有6家不满足10亿元注册资本的门槛,分别为盛银消费金融(注册资本3亿元)、晋商消费金融(注册资本5亿元)、蒙商消费金融(注册资本5亿元)、金美信消费金融(注册资本5亿元)、幸福消费金融(注册资本6.37亿元)、北银消费金融(注册资本8.5亿元)。

根据北京银行发布的年报数据,2024年北银消金实现净利润1.53亿元,同比增长29.66%。截至2024年末,北银消金总资产141.7亿元,同比增长8.25%;净资产11.28亿元。

北银消金的资产规模在持牌消费金融公司中排名靠后,见下图,同时净利润虽实现两位是增长,但1.53亿元规模也仅是优于小米消金、中银消金等,盈利水平并不算高。



作为老牌消费金融公司,北银消金也曾是行业的明星,风头甚至盖过了中行背景的中银消金与外资背景的捷信消金。彼时,北银消金贷款余额在持牌消费金融公司中的市场份额一度超过40%,2014年、2015年两年的净利润分别达3.17亿元和4.79亿元。

至2016年,北银消金风头正盛时其部分合作中介“拉人头”骗贷集中爆发。根据2016年6月原北京银监局发布处罚公告,北银消金存在“变相突破监管规定发放贷款;贷款管理存在严重问题,造成个人消费贷款用途不真实,部分资金被挪用;违规上调贷款风险分类,资产质量严重不实”等违法违规。

该年度北银消金给北京银行带来了4.76亿元的权益损失,若按照该行35.29%的持股比例计算,北银消金2016年的亏损接近14亿元。直至2018年,北银消金开始布局线上业务,净利润才再度扭亏为盈,但至2022年,其净利润未超过亿元。

2023年,北银消金元气渐方恢复,该年度实现净利润1.18亿同比增长35.3%;2024年再次实现两位数增长。只是今非昔比,消费金融江湖格局早已大变,而北银消金也只能是在行业中后部位置对领头羊位置望洋兴叹。

来源:经理人网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27岁猿辅导员工离世背后,被裹... 2025年4月23日,27岁的虎子在武汉猿辅导公司被发现离世。生前,他是猿辅导小学数学新思维部门的老...
泡泡玛特股价继续创新高,市值破... 红星资本局5月22日消息,港股泡泡玛特午后持续走高,一度涨超6%,截至收盘涨幅3.61%,股价继续刷...
补贴“输血”,理财撑腰,巨头国... 破局OR豪赌?芯片 行业 并购重组 “ 重磅消息 ”, 来了!5月21日晚,国科微发布公告,公司正在...
4年亏超12亿,月子中心界的“... 文丨泰罗近日,圣贝拉收到中国证监会下发的境外发行上市备案通知书。这意味着,这家月子中心界的爱马仕,距...
中投保首单央企集合ABS产品成... 2025年5月13日,由中国投融资担保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投保”)牵头推动的、天风(上海)证券资产...
周边酒店爆单、带动4亿消费,你...   中新经纬5月22日电 (郑艺佳)“怎么又是去杭州大会展中心,我感觉这几天杭州的网约车全去那里了!...
下周上线!美商务部长为“特朗普... 2025.05.22本文字数:1244,阅读时长大约2.5分钟作者 |第一财经 孙卓当地时间周三(2...
狂赚小学生的钱,超级大牛股横空... 小孩们的钱太好赚了,相关公司都成了大牛股。潮玩股集体狂飙,积木界巨头横空出世香港资本市场,新消费已经...
农资领域再现并购!中农立华拟收... 本文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闫晓寒A股市场迎来并购重组风口,农药龙头中农立华(603970.SH)也在...
南京港尾盘触及涨停,连续第二个... 5月22日,南京港尾盘触及涨停,连续第二个交易日上演“地天板”。
商务部再回应美国对人工智能芯片... 5月22日下午,商务部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有记者就美国对人工智能芯片出口管制一事提问。商务部新闻发言...
A股午后震荡下行:银行股逆市上... A股三大股指5月22日开盘涨跌互现。早盘窄幅震荡,沪指在半导体板块带动下一度转涨。午后市场走出震荡下...
直击股东大会| 股价"... “我是冲着公司董事长是无锡(前)首富买的,再加上公司的财务报表特别漂亮,但没想到科技股一下子变得和猪...
【收盘】A股午后震荡下行:银行... A股三大股指5月22日开盘涨跌互现。早盘窄幅震荡,沪指在半导体板块带动下一度转涨。午后市场走出震荡下...
A股缩量走低 银行、游戏、保险...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 5月22日,A股主要指数今日集体走低,截至收盘,沪指跌0.22%报3380点,跌0...
证监会:持续深化科创板、创业板... 据新华社消息,中国证监会发行监管司司长严伯进5月22日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说,持续深化科创板、创业板发行...
视频|242家境内企业完成境外... 证监会:2023年3月31日,境外上市新规正式实施,截止今年4月底,已经完成了242家境内企业,境外...
「收盘」A股午后震荡下行:银行... A股三大股指5月22日开盘涨跌互现。早盘窄幅震荡,沪指在半导体板块带动下一度转涨。午后市场走出震荡下...
恒生指数收跌1.19%,恒生科... 5月22日,港股收盘,恒生指数跌1.19%,恒生科技指数跌1.70%。小鹏汽车涨超5%,小米集团、宁...
证监会严伯进:将为科技企业境外... 证监会首席风险官、发行监管司司长严伯进5月22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证监会坚定不移推进高水平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