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董武英
2025年以来,重组胶原蛋白这种明星化妆品原料获得资本市场追捧,巨子生物、锦波生物、丸美生物等明星公司获得高度关注。但在这些市场热点之外,还有一家低调的化妆品公司,股价持续上涨,总市值默默突破了160亿元。
这家公司就是润本股份,主营驱蚊产品和婴童护理产品。如今的润本股份,没有办法再低调了,从市值规模来看,它已经逐渐逼近了上海家化、贝泰妮、丸美生物等化妆品龙头,已经成为了行业内不容忽视的角色。
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小角色到160亿化妆品龙头,润本股份究竟是怎么做到的?
与润本股份一样,润本创始人赵贵钦与鲍松娟夫妻俩也格外低调,互联网上关于他们的公开信息比较少。
根据招股说明书,赵贵钦出生于1975年,鲍松娟出生于1971年,两人均为“70后”。招股说明书没有介绍两人的学历背景和早期工作经历,仅介绍两人在2005年之前从事个体经营。
根据券商研报,在个体经营期间,赵贵钦曾开过线下母婴连锁店,由此意识到了婴童护理赛道的发展机会。同时,赵贵钦与鲍松娟曾以做OEM起家,为各个品牌贴牌代工,曾做过痱子粉和相关止痒产品。在积累了一定资金和技术后,两人决定创业,在2006年成立了广州市鑫翔贸易有限公司,创立了“润本”品牌。
日用化妆品行业巨头林立,刚成立的润本没有资金和资源优势,因此选择了一条创新的道路。当时市场上以花露水、蚊香、电蚊香片和电蚊香液为主导的驱蚊产品十分成熟,但赵贵钦发现这些产品主要适用于室内场景,花露水在室外的驱蚊效果也会大幅下降。于是,润本在2007-2008年推出了第一款产品,主打户外场景的驱蚊贴。
这款新型驱蚊产品投入市场后,凭借着纯植物精油成分及安全无毒的特点,适用于孕妇、幼儿等特殊人群,迅速成为畅销大单品。
对润本来说,驱蚊贴成本较低,毛利率较高。据招股说明书显示,润本叮叮植物精油贴(即驱蚊贴)在委托代工的情况下,单盒36片的产品销售成本在2020-2022年分别为2.66元、2.54元和2.42元,单片成本约为7分钱。
但在上市10年左右,这款产品引发了较大争议。2018年,央视新闻在测试了包括润本品牌在内的50款驱蚊贴产品后发现,这些驱蚊贴驱蚊效果很差,达不到宣称的驱蚊时间和驱蚊有效距离。在这之后,润本驱蚊贴也更名为强调成分的植物精油贴。
不过,这时的润本已经不再是靠一款驱蚊贴打天下的局面。从驱蚊贴出发,润本先后推出了驱蚊手环以及含有避蚊胺、驱蚊酯等高效驱蚊成分的驱蚊液产品,并推出了电热蚊香液产品。
之后,围绕着母婴场景,润本开始布局母婴护理产品,推出湿纸巾、婴儿润唇膏、紫草舒缓膏、婴儿舒缓霜等产品,近年来更是进一步拓展至婴儿洗面奶、沐浴乳、面霜等品类。
到2020年,润本股份已经形成了驱蚊系列产品、婴童护理系列产品、精油系列产品(以植物精油贴为主)的三大产品体系,营收分别为1.69亿元、1.44亿元和1.26亿元,三大业务贡献了较强增长力。
在这期间,润本股份也敏锐地把握住了日用化妆品渠道的变迁机遇。早在2010年,润本股份就在天猫平台上开设了第一家线上店铺“润本旗舰店”,并在2020年布局抖音兴趣电商,开设了润本婴童洗护旗舰店。
2021年3月,高增长的润本股份吸引了高瓴资本的目光,高瓴以投前20亿元的估值参与润本股份第三次增资。2023年10月17日,润本股份登陆资本市场,市值达89亿元。
近年来,凭借着产品和渠道的布局,润本股份保持着较快的业绩增长。2020-2024年,润本股份营收复合年增长率高达36.45%,归母净利润复合年增长率达53.11%。
在2024年,润本股份总营收已经达到了13.18亿元,同比增长27.61%,实现归母净利润为3.00亿元,同比增长32.80%。在今年一季度,润本股份营收同比增长44.00%至2.40亿元,归母净利润增长24.60%至4419.74万元。
持续较高增长的业绩让润本股份受到资本市场关注,从2024年“924行情”以来,润本股份股价累计涨幅高达130.88%。截止5月20日收盘,其最新市值为166.45亿元。
从业务角度来看,润本股份的成功原因之一是在母婴场景下敏锐的需求洞察。
前期的驱蚊贴、驱蚊手环不用多说,以近期的产品为例,润本推出的婴童游泳去氯洗发水沐浴露,针对的是夏季婴童在含有消毒水成分的游戏池游泳后肌肤紧绷、头发打结等问题推出细分产品,可以祛除皮肤中的残留氯成分,缓解游泳后造成的皮肤伤害。
除此之外,润本股份还推出了润本足跟皴裂凝露、儿童防晒乳、针对皮肤干燥问题的蛋黄油面霜、润肤乳、润唇膏等产品。这些针对特定场景的产品颇受市场认可,据中信建投研报,今年第一季度润本新品线上电商GMV占比近30%。
这些新品的成功,一定程度上离不开润本股份持续的研发投入。
近年来,润本股份研发费用持续增长,从2020年的1071.26万元增长至2024年的3507.12万元,研发费用率从2022年来连续三年持续提升,2024年研发费用率高达2.66%。这一比例超过了珀莱雅,与上海家化基本一致。
尤其是与老牌日化企业对比,润本股份在研发上的投入更为突出。拥有超威等品牌的朝云集团,2024年营收达到18.20亿元,研发费用为2984万元,研发费用率远低于润本股份。
持续的研发投入帮助润本股份持续推出新产品,护肤面霜、润唇膏等高单价新产品正在推动润本股份毛利率提升。2024年润本股份毛利率达58.15%,同比增长1.83个百分点。今年第一季度,其毛利率同比增长1.98个百分点至57.7%,主要原因正是高单价新产品占比的提升。
不过,同样需要注意的是,随着新业务、新产品的拓展,润本股份近年来销售费用率出现了明显提升。从2020年到2024年,润本股份销售费用率从21.48%提升至28.80%。今年第一季度,由于加大新品推广力度,润本股份销售费用率为31.45%,同比提升了1.30个百分点。
目前来看,润本股份销售投放仍能带动营收和净利润保持高增长,但未来也存在市场竞争加剧导致营销投入ROI下滑的风险。
从驱蚊产品切入婴童护肤产品的润本股份,目前也迎来了更为激烈的竞争。
以最具价值的婴童护肤赛道为例,根据中泰证券,在2023年10月至2024年9月的12个月内,海龟爸爸这一品牌位列双平台榜单第一,且市场占有率显著领先。润本品牌在天猫和抖音平台上市占率分别位列第6和第4名,其市占率与艾维诺、松达、贝亲、Evereden、袋鼠妈妈、贝德美、英式、一页等品牌相差不大。
在这些品牌中,海龟爸爸、松达、袋鼠妈妈、贝德美均为国产新品牌,艾维诺、贝亲则是传统国际品牌,英式是海澜之家旗下的婴童品牌,一页则是美妆龙头上美股份的子品牌。相对于润本股份,这些品牌均有着不俗的资本实力和市场竞争力。润本股份在婴童护理赛道继续提升市占率,需要面临较大压力。
在驱蚊产品这个大本营,润本股份也面临着其他品牌的激烈竞争。在京东平台上搜索“婴儿蚊香液”,除润本外,基本所有知名婴童护理品牌都推出了相关产品,部分产品价格甚至要低于润本同类产品。
除此之外,上海家化旗下知名日化品牌六神也在2023年推出六神驱蚊蛋产品,今年4月推出升级款,且投入了较多资源进行推广,目前表现稳健。
综合来看,通过多元化布局,润本股份在近年来取得了较快的增长,也赢得了市场高度关注。不过,随着婴童护理赛道和驱蚊赛道竞争越发激烈,润本股份能否持续突破,尺度商业将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