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硬扛美政府,背后真相来了! 美联储硬抗不降息 美联储强硬是利空还是利多
创始人
2025-05-15 09:11:31
0


今年,美联储和美国政府在货币政策走向的分歧不断加大,美国政府希望降息,而美联储始终坚持暂缓降息,在美联储的第三次货币政策例会上,美联储第三次决定维持利率不变,将利率维持在4.2%-4.5%之间,这背后有哪些考量?

实际上,降息还是不降息都是毒药,为什么这么说?

二十一世纪第二个十年,全球主要经济体集体陷入“零利率陷进”,美国、欧洲、日本发达经济体长期维持超低利率环境,形成了债务驱动的经济增长模式。这一时期,各国政府举债成本都被压缩到历史低点,尤其是日本甚至实行负利率,使得其国债规模是GDP的2.6倍却能仍维持财政运转 。

那是因为日本政府基本不用付息,只要借新债还旧债,就可以始终运转下去。

而2022年3月开始,为了缓解通货膨胀,美国开始强势加息周期,基准利率从0附近一路飙升至4%以上,利率差异就形成了套利交易,投资者从低息地区融资转向高息的美国,赚取丰厚的利差,这一政策恰逢俄乌冲突爆发,地缘政治强化了美元的避险属性,推动全球资本回流美国。

比如日本是零利率,那么很多投资者就可以从日本借出资金,然后 存到美国的银行赚取利差,这样使得大家纷纷把日元换成美元, 就形成了对美元的需求,那么美元就要升值,日本的汇率就贬值,这样就形成了利差和汇率的双重收益。

据国际金融协会(IIF)数据,2022年美国利率上升期间,每月平均有近千亿美元资金流入美国市场。所以前几年,美国升息是一杯美酒,这种资本虹吸效应造就了美国股市繁荣、就业强劲的经济表象,实现了对全球财富的隐性收割。

然而,随着利率持续高企,美国自身也陷入了债务成本激增的困境,根据美国财政部的数据,2023年联邦政府的债务利息支出已经达到6590亿美元,到今年,政府债务规模高达36.2万亿美元,占GDP的比重达到123% 。

如果继续维持高利率,每年光付利息就超过1万亿美元,甚至超过了美国的军费,更严重的是,美国债务结构存在期限错配风险。

据纽约联储研究,约有7.6万亿美元国债将在未来12个月内到期,需要以当前高利率再融资。

所以特朗普政府希望降息也很容易理解了,因为如此巨大的债务规模及利息支出对政府来说是一个很大的负担,如果不降息的话,那么付息就成为美国政府的一杯毒药,美国政府将难以为继。

那么为什么说降息也是一杯毒药呢?

因为选择降息,则可能触发另一场危机,全球资本流动逆转。也就是一降息,高息的吸引力就下降了,美元又在高汇率情况下,那么大家就担心美元的汇率要下降,这些“热钱”可能快速撤离。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研究显示, 美联储利率每下降1个百分点,新兴市场将获得约800亿美元资本流入,而发达国家市场将面临相应规模的资金外流。

此外,美元汇率可能受到影响。

高盛外汇策略团队预测,美元指数可能在降息周期中贬值15%-20%,这将导致外国投资者持有的大量美国资产(约25万亿美元)面临汇兑损失。

因为如果资金开始抽逃的话,大家都开始抛美元,买日元、欧元甚至人民币等,美元的价格就下降了。

如果一个美元现在能换150日元,如果日元一升息,一个美元只能换140日元,过一段时间又变成130日元,那谁先抛谁划算,所以美国降息就很可能引起国际货币的外流, 如果大规模货币外流的情况发生的话,那么美国的金融市场就会出现货币短缺,进而形成投资短缺,那么经济就会下降。

另外,虽然眼下美国核心通胀率已从历史高位回落,但仍顽固地徘徊在2%的政策目标之上,表现出极强的黏性。

所以美联储此时贸然降息,会引发通胀反弹,所以处于控制通胀的目的,美联储选择按兵不动。

此次关税战发生大逆转,中国对美国商品关税从145%降低至10%,美国对中国商品关税个145%降低至30%,也就是中美双方在未来90天内互相降低了115%的关税,大超预期,特朗普政府这么快就妥协 。

原因之一,就是美国的通胀压力已经较大,不妥协的话会加剧通胀压力。

而如果通胀继续上行,美联储更不可能降息,那么美国政府将面临更大的偿债付息压力,那么可能美国的财政就会破产。

而且,在美国新一届政府的持续压力下,美联储坚持暂缓降息也有维护“独立性”形象与市场信誉的考虑,美联储的所谓独立性也被视做美元体系得以维持的关键,当投资者怀疑货币政策沦为政治工具时,美债的避险属性与美元的储备货币地位都将面临动摇。

在美元指数持续走弱、美债市场流动性吃紧的情况下,维持利率稳定关乎国际货币体系的稳定,毕竟美元的全球储备地位是美联储不能忽视的因素之一。

这样看 ,不管美联储降息还是不降息,都面临着困境。

美联储如果继续按兵不动,维持高利率,很多市场人士都担心,美国经济会陷入滞胀的风险。滞胀也就是高通胀和低增长并存的局面,最新的数据显示,美国今年一季度 GDP 环比按年率计算是萎缩了0.3%,美国经济的确被滞胀的阴云所笼罩。

美联储既担心过早降息会重燃通胀,引起资本外流,又害怕政策滞后加剧经济衰退,选择观望似乎是一种兼顾两头的稳妥之举。

不过美联储的“按兵不动”的政策看似审慎,却也难逃回避责任、以拖待变的嫌疑。

北京时间5月13日,美国劳工统计局的CPI同比上涨2.3%,低于预期的2.4%,核心CPI同比上涨2.8%,符合预期,保持在2021年3月以来最低水平。

这不,特朗普在通胀报告公布后,再次向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施压,要求其采取降息行动。

那么美联储在接下来 6 月 17-18 日的会议中,是否会考虑降息呢?

我们 猜测可能性较大 。

毕竟特朗普已经在关税政策上妥协了,那美联储也大概率将降息,以此减少美政府的财政支出压力以及刺激美国经济增长。

关税之下,没有赢家,2025,注定不平静。

在大转型过程中,家庭财富正在发生大迁徙与大洗牌。

此次会议带来什么影响?二季度还会有哪些刺激政策?

我们一起了解政策趋势和经济走势,找到确定性机会!

THE END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孙正义放鸽子,特朗普的“星际之... 特朗普被放鸽子,“星际之门”要黄了?今年特朗普刚上台之际,曾高调宣布要跟OPenAI、日本软银还有甲...
1.58亿澳元!盛和资源子公司... 微成都报道5月14日,盛和资源(600392.SH)公告称,公司全资子公司赣州晨光稀土新材料有限公司...
增配科创债:银行理财进阶“耐心... 如果说在低利率、薄利差、强波动的新常态下,增配权益、基准下探、减费让利已成理财行业常规经营关键词,那...
巴菲特谈卸任CEO:开始偶尔失... 巴菲特 视觉中国 资料图当地时间周三,据外媒报道,“股神”沃伦·巴菲特(Warren Buffett...
罚单落地,朗源股份财务造假事实... 记者 秦楚远2025年4月28日,朗源股份有限公司(朗源股份,证券代码:300175)发布关于公司及...
CXO企业一季报:5家营收破1...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韩利明 上海报道2024年,国内医药行业受投融资放缓影响,市场需求增长节奏稍显...
A股午评:创业板指半日跌1.3... A股三大指数15日早盘集体下跌,截至午盘,沪指跌0.42%,深成指跌1.12%,创业板指跌1.35%...
恒指半日跌0.25% 恒指半日... 【恒指半日跌0.25%】截至午间收盘,香港恒生指数跌0.25%,恒生科技指数跌0.62%。微盟集团大...
恒生指数早盘微跌0.25%,恒... 5月15日午盘,香港恒生指数微跌0.25%,报23581.29点;恒生科技指数下跌0.62%,报53...
2024年,广州农商行营收与净... “ 2023年,广州农商行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就已经双位数下降。2024年,该行实现营业收入158.3...
一月访华3次,宝马大老板有多爱... 你爱中国,中国也爱你。文 | 华商韬略 东木褚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和领导人握手,又到上海车展发布新车,...
小红书既要“独特”,又放不下“... 来源 | 伯虎财经(bohuFN)作者 | 梦得谁能想到,据36氪报道,抖音电商2024年GMV约3...
大涨300%!被关税谈判,引爆... 原创 刘晓博这个行业,被中美关税谈判取得的进展引爆了!这就是国际航运业,尤其是中美之间的海上航线。最...
中长期资金加速入市 促进资本市... 中国商报(记者 王彤旭)自2024年4月新“国九条”指出“大力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持续壮大长期投资力...
利好突袭!外资机构上调中国股票... 据 人民财讯,受贸易紧张局势缓和影响,外资机构对中国股票的前景展望发生了重大逆转,纷纷表达了对中国增...
高校副校长身价超440亿,钱从... 来源 | 中访网作者 | 一杭工作室5月13日,话题#西北大学副校长范代娣成陕西首富#冲上微博热搜,...
罚单缠身、股权迷局,富友支付上... 近日,上海富友支付服务股份有限公司再次向港交所递交招股说明书,继续其漫长的上市征程。自2015年首次...
震荡市中的攻守之道:解密多空对... 美国对华关税政策的反复调整,地缘冲突升级,叠加美联储加息路径摇摆,全球资本市场波动率显著抬升。在此情...
稀土永磁概念走强,盛和资源涨超... 5月15日,稀土永磁概念走强,盛和资源涨超9%,京运通、广晟有色、中国稀土、天和磁材、银河磁体等涨幅...
华统股份今年4月生猪销售收入约...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 5月15日,华统股份发布2025年4月畜禽销售情况简报。2025年4月,公司生猪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