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马小雨 江一苇 编辑:谭璐
上海夫妇卖奶茶,一脚踏入资本市场。
5月8日,沪上阿姨在港交所主板挂牌,大幅高开,收盘报158.4港元,涨幅超四成,市值约166亿港元。
这家始于上海的茶饮,由单卫钧、周蓉蓉夫妇创立,产品定价在7-22元区间,主打血糯米奶茶、芋泥波波奶茶、杨枝甘露等。
单氏夫妇上市后控制公司78.78%股份,据此计算,其身家超过130亿港元。
此次IPO,沪上阿姨筹集到1.95亿港元,成为今年第四家上市的新茶饮公司。
新茶饮赛道,越发拥挤,单氏夫妇多方突围。
坐望万店
单氏夫妇的资本化之路,颇为顺利。
此次IPO,引入2名基石投资者,有盈峰控股和华宝股份旗下的华置,合计认购921.55万美元股份。
2020年以来,沪上阿姨进行4轮融资,累计金额近4.8亿元。
单卫钧计划将IPO募资用于数字化升级、供应链强化和门店扩张,增强品牌竞争力。
跑马圈地,一直是单氏夫妇的重点之一。
去年,其GMV总额为107亿元,同比增长约10%,毛利率也微升至31.3%。单氏夫妇归因于持续扩大门店版图,以及控制成本。
不过,隐忧已现。
2024年,其净利润3.29亿元,较上一年减少了约5900万元。平均单店GMV,也由2023年的160万元,下跌至140万元。
单卫钧在2023年提出“万店计划”。只是,开店脚步有所放缓。
2023年1-9月,沪上阿姨净增门店超过2000家;到2024年下半年,仅新增759家。
单卫钧要在2025年达成“万店”目标,还得加把劲。
2025年,茶饮行业的终端价格战将延续,品牌间分化加剧。
销售好、利润率高的强势品牌,有望加速开店,部分弱势品牌则开始净关店、结构性撤离部分市场。
单氏夫妇能否在上市后站稳脚跟,犹未可知。
加盟之殇
在沪上阿姨的9000多家门店中,99.7%都是加盟店,自营店仅有24家。
单氏夫妇的绝大部分收入,来自向加盟商销售货物,例如食材、包装、其他原材料、设备、加盟服务等。
过去三年,沪上阿姨的加盟相关收入,从20.72亿元上涨到31.69亿元,占比超96%,较为稳定。
“会最大限度降低加盟商的运营成本。”单卫钧称。
《21CBR》记者咨询公司区域负责人,沪上阿姨的加盟费为4.98万元,可以分期三年,并有减免政策。
不算房租、装修和转让费,前期投入约17万元,与蜜雪冰城相当,几乎是头部茶饮品牌中最低的一家。
供应链方面,单卫钧表示,沪上阿姨的全国冷链覆盖率接近100%,鲜果统一配送。
“投入数千万建立两大自有工厂,开设八大全国仓储物流基地,全国仓网布局建设总面积超10万平米。”单介绍。
有广东地区的加盟商告诉记者,“实收差不多在60%-65%,加上从公司总部采购的物料,价格偏高,纯利一直不高。”
这也是加盟模式的脆弱之处。
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3年除沪上阿姨和茶百道之外,主流品牌的闭店率均低于5%,沪上阿姨以7.7%的闭店率居首位。
去年11月,有宁波加盟商因不满公司的高价物料,选择从外部进货,被沪上阿姨要求闭店,一度闹出风波。
此外,加盟商良莠不齐,去年沪上阿姨因卫生和食品安全问题,多次被北京市监管部门处罚。
红海之争
单卫钧的应对策略,是快速上新,抢占下沉市场。
“国内三线及以下城市,是2023年至2028年期间最大且预期增长最快的细分市场,未来增长潜力巨大。”公司方面表示。
沪上阿姨过半门店,都开在三线及以下城市。
产品方面,单卫钧的目标是,力争每个月都能出爆款。
目前,沪上阿姨已上架鲜果茶、多料奶茶、轻乳茶、甜品碗等多个品类。
一位店员向《21CBR》记者介绍,近期推出的新品是果蔬茶,以减脂为卖点,销量很高。以“暗夜玫瑰发光瓶”为例,高峰期一天能卖出六七十杯。
这对夫妇也在尝试打造新品牌,探索第二增长曲线。
他们在2023年推出“轻享版”,主要产品价格在2元-12元之间,瞄准县级市,在定价和门店选址上更加灵活。
2024年,又猛推“茶瀑布”,定位新式中国茶,同样为加盟形式,以低价攻入蜜雪冰城的腹地。
茶瀑布的招商人员告诉《21CBR》记者,不算装修和房租,前期10万元即可开店,门槛比主品牌低,重点在辽宁、吉林、黑龙江等省份发展。
截至2024年底,轻享版及茶瀑布的门店数,分别为188家及304家。
单老板还将子品牌“沪咖”引入门店,采取店中店形式,价格在13元-23元。
上市是新一轮角逐的起点,如何在激烈竞争中提升经营质量,留住客户,成为单卫钧夫妇亟需解决的问题。
上一篇:沪上阿姨成第六家上市新茶饮企业,现制饮品赛道资本市场表现如何 沪上阿姨上市进程通过聆讯了吗 沪上阿姨精选茶饮惠州盛业广场店
下一篇:非洲手机之王崩了?传音非洲大本营遭围剿,净利润大降近70% 非洲手机之王崩了?传音非洲大本营遭围剿,净利润大降近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