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洗牌期还未结束,2025年是电动车新国标落地之年,行业的格局是否会在今年发生较大改变?仍需要时间给出答案。
记者丨王杰仁
出品丨鳌头财经
电动车行业正在经历变局。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电动两轮车年销量为5000万辆,相较于2023年的5500万辆下降约9%。
政策迭代、需求减缓,多重原因下,行业的洗牌期正加速到来。近期,多家电动车企业相继公布财报,从业绩来看,雅迪控股(01585.HK)、新日股份(603787.SH)、爱玛科技(603529.SH)等老牌电动车企业面临着较大的销售压力,而小牛电动、九号公司(689009.SH)等行业“新势力”则通过不同途径实现了逆势增长。
“行业一哥”雅迪净利腰斩
爱玛营收净利双增仍销售承压
曾作为电动车一哥的雅迪控股2024年业绩失速,不仅营收与毛利率出现下滑,净利润更是“腰斩”。
财报显示,2023年雅迪实现营收282.36亿元,同比减少18.8%;实现12.72亿元,同比减少51.8%。在销量上,雅迪电动踏板车销量从2023年约496万台下降约20.7%至2024年约393.1万台,电动自行车销量从2023年约1156.1万台下降约21.4%至2024年约908.9万台。
雅迪将销量下滑的原因归为去库存,“由于作为应对国家标准调整、加速现有型号库存清仓战略举措的一部分,若干现有型号产品售价降低。”低价清库存带来了雅迪毛利率的下降,2024年,雅迪的毛利率为16.9%,2023年的这一数据则为15.2%。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采取了降价清库存的战略,但雅迪的库存不降反升。财报显示,2024年雅迪存货为12.79亿元,同比增长了33.9%;平均存货周转日数也由2023年的15.04日增加至去年的17.03日。
“存货增加有合理原因,新老国标产品交替,企业需要对即将到来的置换需求进行补库。”行业分析人士向鳌头财经表示,“但与此同时,雅迪还面临着老产品去库存不畅和新产品销售不利的风险,这意味着未来一段时间内雅迪将继续销售承压。”
同属老牌电动车销售企业的新日电动车净利润下滑的幅度更甚于雅迪,财报显示,新日2024年实现营收35.11亿元,同比下降14.49%;实现净利润2562万元,同比下跌70.88%。
相比之下,爱玛科技业绩稳健,不仅营收净利双增,在净利润这一指标上还超越了雅迪。财报显示,2024年爱玛实现营收216.06亿元,同比增长2.71%;实现净利润19.88亿元,同比增长5.68%。
增长还在延续,且更为迅猛。今年一季度,爱玛营收同比增长25.82%至62.32亿元,净利润同比增长25.12%至6.05亿元。值得注意的是,业绩良好的爱玛也出现了销售端承压的情况,2024年,其电动自行车销量为753.61万辆,同比微降0.88%;电动两轮摩托车销量236.93万辆,同比降低11.81%。
“智能化不足、品牌和技术升级的前瞻性不足是老牌电动车企业的共性问题,当新国标到来后,企业的合规成本抬升,消费者的智能化需求释放,老牌电动车企业的问题便集中爆发,进而导致相关企业市场表现不佳,进而影响财务业绩。”前述行业分析人士表示。
新势力吃到“新国标”红利
在老牌电动车企业面临压力的同时,九号公司、小牛等行业“新势力”的表现截然相反。其中九号公司在营收、净利、毛利率等多个关键指标上均实现增长,小牛在销量增长的同时亏损收窄,并有望在今年成功扭亏。
小牛电动财报显示,2024年其实现营收32.88亿元,同比增长24%;实现净亏损1.93亿元,相较于2023年2.718亿元的亏损大幅收窄。值得注意的是,去年第四季度小牛营收同比增长71.1%至8.19亿元,创下了自2022年以来的单季度最高增速。
小牛的增长主要源于去年采取了渠道下沉、以价换量等市场策略,2024年,其产品的平均售价下探至3000元区间,相较于2019年超4900元的平均售价降幅明显。与此同时,小牛2024年加强了在二三线城市的渠道下沉,2024年终端门店数量净增加879家来到了3735家。
国信证券预测,小牛或将在2025年实现扭亏,“主要基于其在高端电动两轮车领域的竞争力及积极的产品、渠道策略调整。公司推出高端铅酸电动两轮车,降低售价,提升智能化配置,同时加强二三线城市渠道下沉,有望改善销量及利润。预计2025年净利润1.4亿元。”国信证券研报显示。
同属于行业“新势力”的九号公司2024年业绩表现优于小牛,报告期内实现营收141.96亿元,同比增长38.87%;实现归母净利润10.84亿元,同比增长81.29%。在销量上,九号公司电动两轮车2024年合计销量为260万台,实现收入72.11亿元,同比增长70.38%。
增长延续到了今年一季度,4月30日,九号公司披露的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显示,报告期内九号实现营收51.12亿元,同比增长99.5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56亿元,同比增长236.22%。
在外界看来,九号公司逆势增长的原因在于吃到了新的行业红利。“在过去电动车市场尚未饱和的时候,渠道和性价比是竞争关键,诸如雅迪、爱玛等老牌企业凭借先发优势享受到了市场红利,随着市场趋近饱和,行业消费开始升级,用户开始关注产品的智能化、个性化、高端化上,此时的行业红利自然降到了一直主打智能、高端的九号等新势力品牌上身上。”行业观察人士向鳌头财经表示。
鳌头财经发现,九号机器人业务也在2024年大幅增长,但目前占营收比重并不高,尚未担负起第二增长曲线的重任。财报显示,2024年九号公司机器人业务同比增加254.76%来到了8.9亿元,占总营收比重仅为6.2%。
行业洗牌期还未结束,2025年是电动车新国标落地之年,去年业绩集体失速的传统品牌们仍有时间调整方向,九号公司等新势力也需要把握好当下的增长优势,行业的格局是否会在今年发生较大改变?仍需要时间给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