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刊丨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乘组亮相
创始人
2025-10-31 16:32:38
0

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乘组亮相

弱水河畔,千年胡杨傲然挺立。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迎来又一个历史性时刻—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船即将从这里启程奔赴“天宫”。

在10月30日举行的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乘组与记者见面会上,指令长张陆、航天飞行工程师武飞和载荷专家张洪章在欢呼声中亮相。

这是一个极具特色的乘组:专业类型上,涵盖了航天驾驶员、航天飞行工程师、载荷专家3种类型;年龄结构上,恰好是70后、80后、90后的组合。3位航天员以各自的专业优势与性格特质形成互补,组成执行这次任务的“黄金搭档”,也成为中国载人航天事业接续突破的生动缩影。

指令长张陆——

再赴天宫启新程

■解放军报特约记者 占康 记者 李岩 郭潇宁

张陆,男,汉族,籍贯湖南汉寿,硕士学位。1976年11月出生,1996年8月入伍,1999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一级航天员,陆军大校军衔。曾任空军某训练基地某团司令部空战射击主任,被评为空军一级飞行员。2010年5月入选为我国第二批航天员。2022年11月,执行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行任务,2023年9月,被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英雄航天员”荣誉称号,并获“三级航天功勋奖章”。经全面考评,入选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乘组并担任指令长。

时隔2年多,航天员张陆再次出征太空。作为指令长,他将带领神舟二十一号乘组奔赴中国空间站,续写“天宫”新征程。

2022年11月29日,张陆和费俊龙、邓清明一起驾乘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顺利升空,接力空间站建造阶段载人飞行任务的最后一棒。

神舟十五号乘组在轨驻留180多天,首次利用梦天实验舱的货物气闸舱转移物品,圆满完成舱外扩展泵组安装等任务,为后续开展大规模舱外科学与技术试验奠定了基础;首次实现“太空会师”,开启中国空间站长期有人驻留时代。

“小时候的快乐很简单,常常数着星星望着天。梦见自己插上翅膀,飞向了梦中的家园……”这是与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行任务同期发布的歌曲《天地间最美的舞台》。这首歌曲的作词和演唱者,正是张陆。

神舟十五号任务结束后,张陆没有丝毫懈怠。他迅速将所有成绩“清零”,以“新兵”姿态重新投入各项强化训练中。

水下训练,张陆总是提前熟悉操作流程,研读操作手册。完成5个多小时的训练后,他累得精疲力尽,仍主动与教员一起复盘总结。

随着中国空间站进入应用与发展阶段,新的科学实验、新的空间站技术不断涌现。张陆针对空间站任务的新特点,进行了大量更深更细的研究和学习。面对一些科学实验机柜和新增试验项目,从设计原理、设计理念,到操作流程、数据记录,他都要求自己熟练掌握,做到对试验项目中的创新点、易错点、易混淆点烂熟于心。

在保证完成正常训练和任务的前提下,张陆还走进学校讲述航天故事、传播航天精神。一次,他参加第二届全国读书日活动。站上讲台,他与孩子们分享了自己在太空读书的经历,并向他们推荐了“3本书”——

第一本是“先贤智者写在纸上的书”,让大家从历史中汲取智慧;第二本是“自然万物写在大地上的书”,让大家学会观察和探索自然;第三本是“日月星辰写在宇宙间的书”,让大家保持对未知的好奇和向往。

“看到自己能给孩子们带来积极影响,我非常欣慰,这也是我作为航天员的另一种价值。孩子们的正向反馈成为我再次逐梦太空的动力。”张陆说。

2024年,经过严格选拔,张陆成功入选神舟二十一号乘组并担任指令长,带领两位新搭档执行任务。

“生命可以老去,唯有荣耀绚烂天地。”张陆深情地说,“能够再次为祖国出征太空,于我而言,是至高无上的荣耀。”他亲眼见证了首批航天员“几十年如一日训练,时刻准备飞天”的坚定与执着。这种精神早已融入他的血液,成为他不断前行的动力。

神舟二十一号乘组快速进入备战状态。“我们各自的特长能覆盖任务中的不同需求。这样的组合,让我对执行神舟二十一号任务充满信心。”在张陆看来,自己作为70后,有着丰富的飞天经验与统筹协调能力,能带领团队应对各类突发情况;90后武飞,年轻有活力,理论与操作能力突出,是技术“尖刀”;80后张洪章,稳重博学,能在专业领域提供支撑,同时平衡团队氛围。

张陆还记得,神舟十五号任务返回途中,费俊龙对他说:“要把乘组拧成一股绳,了解每个队友的特点,让每个人都能在合适的位置发挥最大作用。要统筹全局,预判问题……”这些话,张陆记在心里,成为后续训练和备战神舟二十一号任务的准则。

张陆还延续了神舟十五号乘组风雨无阻的训练传统——当年,费俊龙每天都带他们跑步,从未间断。如今,张陆也带领武飞和张洪章一起进行体能训练,不仅提升了体能素质,也增加了信任。

3个人在训练中相互学习,在生活中相互关照,早已形成深深的默契。“太空里,我们3个人就是彼此的依靠。”张陆说,3个人“步调一致、绝对信任”,才能应对所有未知的风险。

张陆为乘组取了一个响亮的名字“砺剑-21”。他说:“希望我们乘组能像宝剑出鞘一样,圆满完成这次任务。”

如今,张陆已带领“砺剑-21”乘组做好一切准备。他信心满满地说:“期待再次听到地面团队熟悉的声音,‘曙光’‘北京’‘银河’‘天宫’……我是‘神舟二十一号’,我们来了!”

航天飞行工程师武飞——

逐梦星河正当时

■解放军报特约记者 占康 记者 郭潇宁 李岩

武飞,男,汉族,籍贯内蒙古包头,硕士学位。1993年10月出生,2021年1月入伍,2015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三级航天员,陆军少校军衔。曾任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工程师。2020年9月,作为航天飞行工程师入选为我国第三批航天员。经全面考评,入选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乘组。

问天阁前,神舟二十一号乘组正式亮相。3名航天员中,一张年轻的面庞引人注目——他便是目前我国航天员队伍中最年轻的航天员武飞。

“这是时代赋予我的幸运,我会用百分百的努力去回报!”面对镜头,这名32岁的航天飞行工程师话语朴实而有力。

从“守护空间站的工程师”到“入驻空间站的航天员”,此刻,他已握紧通往星河的“船票”,即将带着祖国的期盼与亲人的牵挂,在距离地球表面约400公里的中国空间站,书写属于新一代航天人的逐梦篇章。

“我的父母朴素地坚信,读书改变命运。他们拼尽全力托举我走出茫茫草原,才有了今天,我能飞向渺渺星河。”谈及父母的付出,武飞始终心怀感恩。中学时期,他的成绩名列前茅,数学成绩尤其优异。他沉浸于在笔记本上列出一道题的多种解法,反复研究不同解法的差异,用数与线搭建起严谨的理性思维。

高中时期,武飞迷上了看《世界军事》等杂志。“我们国家的武器装备什么时候能世界领先?”这份渴望,让他填报高考志愿时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飞行器设计专业。

研究生毕业之际,武飞走进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彼时,中国航天正迎来蓬勃发展的黄金时期,他参与了载人航天、月球与深空探测等多类航天器的研发验证。他的工作主要是进行航天器热试验,确保航天器在太空中的真空、极端高低温环境中能稳定工作。

为了获得大批量可靠数据,武飞和同事们常常睡在实验室里,24小时轮班值守。当试验成功的那一刻,他真正体会到那种参与“国之重器”建设的自豪感。

收到选拔航天飞行工程师的通知,武飞毫不犹豫地报了名。初选入围后,复选阶段的考核对人员身体耐受度的要求极高。“那是意志与热爱的双重考验。只有足够热爱这份事业,有足够坚定的决心,才能扛过这些极限挑战。”他说。

得知自己正式入选我国第三批航天员的消息时,武飞正在厂房里调试核心舱的热试验设备。彼时还不到27岁的他不禁感慨:“终于能到太空亲自操作自己参与设计的设备,把地面实验搬到真正的太空环境中了!”

然而,从一名科研工作者到一名航天员,要跨越的难关远比想象中多。飞船手动交会对接模拟训练,武飞的操作精度始终不理想。他向经验丰富的航天驾驶员请教,找准症结后,反复练习,操作最终变得丝滑精准。

第一次水下训练,武飞的动作屡屡失误。指令长张陆在水槽边观察许久,及时指出问题:“要学会借力、卸力。”随后,张陆把自己的训练经验毫无保留地分享给他。善于学习的武飞快速摸准了其中的窍门。

在地面做工程师,武飞只需在航天器热控领域深耕;成为航天员后,他还要掌握热学、力学、空间材料学等多领域知识。

“以前是‘学深’,现在还要‘学广’。”武飞拿出备战高考的劲头,笔记本记了厚厚一摞,遇到难题就向教员、队友请教。

接到入选神舟二十一号航天员乘组通知后,武飞对自己的要求愈发严格。航天飞行工程师的职责主要是对空间站组合体的平台照料与站务管理,以及设备的维护、维修和升级等。“太空实验室承载着无数科研人员的智慧和期待。我的工作就是要确保其中每个环节都处于最佳工作状态。” 他说。

一次舱内失压应急演练中,指令长张陆要求武飞脱离手册完成任务。“流程很复杂,第一次实战演练很容易紧张混乱,但他思路特别清晰,语言表达也很流畅,没有丝毫卡顿。”张陆特别欣赏武飞这份从容与专业。

如今,武飞心中装满了对太空的期待:他想亲手完成和热学相关的燃烧实验、流体动力学实验,用专业知识探索太空的奥秘;想透过舷窗眺望故乡,在星河间寻找成长的轨迹;想体验太空漫步,与宇宙实现“零距离”接触;还想和队友在太空过新年,把中国航天人的祝福送往宇宙。

小时候,武飞总爱躺在草原上仰望星空。那时的他,总觉得星星仿佛触手可及;如今,他即将飞向太空,以全新的视角凝望浩瀚星河。

那片曾经令他心驰神往的星空,终将成为他追逐航天梦想的新舞台。

载荷专家张洪章——

叩问苍穹探新知

■解放军报特约记者 占康 记者 李岩 郭潇宁

张洪章,男,汉族,籍贯山东邹平,博士学位。1986年4月出生,2013年7月参加工作,2004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国科学院研究员。2020年9月,作为载荷专家入选为我国第三批航天员。经全面考评,入选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乘组。

星空,距离我们到底有多远?对航天员张洪章来说,曾经很远,如今很近。

一副眼镜衬得眉目温润,白皙面庞上总漾着谦和笑意。10月30日,作为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乘组的载荷专家,张洪章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公开亮相。

“我们将竭尽全力完成好每一项凝聚着广大科研工作者智慧与汗水的科研项目,助力中国在科技领域实现更大的突破。”记者见面会上,张洪章向祖国和人民庄严承诺。

张洪章1986年出生在山东省滨州市一户农家。他自小喜欢读书,积攒下来的零花钱都用来买书看。大量的阅读,引发了他对生命科学的强烈好奇。这份好奇又转化为动力,推动着他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2004年,张洪章考入山东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大学期间,他业余时间几乎全泡在图书馆,从化学专著到生命科学文献,一本本啃、一点点学。

在他看来,上大学是为了解惑—— 解开心里对科学的疑问,也解开人生方向的困惑。后来,他考入中国科学院某研究所,开启了科研生涯。

搞科研离不开创新。张洪章用吃樱桃来打比方:“把樱桃做得更好吃有几种方法?有人说生吃,有人说煮着吃。我们搞科研要创新,就把它冻透了吃、炸脆了吃,甚至榨成汁吃。”他说,“创新就是想别人没有想到的、做别人没有做到的、发现别人没有发现的。”

2018年,张洪章已在科研领域崭露头角。就在他的科研事业蒸蒸日上时,一个特殊的通知传来:我国启动第三批航天员选拔工作,范围首次由空军现役飞行员扩大至相关工业部门、科研院所和高校的航空航天工程技术和科研人员。

“做国家需要的事,做国家需要的人。”张洪章没有丝毫犹豫,第一时间报了名。

2020年9月,好消息传来——张洪章作为4名载荷专家之一,入选我国第三批航天员。这意味着,他要迎接全新的挑战。

从最开始成为幸运儿的“欣喜”到面对新环境和考核的“压力”再到如今的“淡定”,张洪章完成了脱胎换骨的改变,身体素质从弱到强,知识储备从专到全,心理素质也更加强大。

刚开始体能训练时,张洪章成绩不理想。他主动上跑步机加练,把应急绳绑到腰上,“直到实在跑不动了被跑步机甩下来为止”。在他的不懈努力下,体能成绩日日见长,终于达到优秀。

多年来,张洪章坚持打太极拳。他没想到,这竟然成为他完成离心机训练、模拟失重训练的“秘密武器”。

“离心机训练会给胸腹部造成挤压感,这与太极拳有相通之处,因而我知道怎样能更好地保护内脏。”张洪章说,“模拟失重训练更有意思,水下训练服又厚又重,限制四肢自如运动。如果你在里面先顺着服装漂浮的方向,再慢慢引导到自己的方向,就可以像鱼一样在水里游。”

载人航天这个庞大的系统性工程,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不能只关注局部。张洪章对此认识尤为清晰:“以前我习惯发散思维,做一件事总想着有没有更好的办法;现在,我会花更多时间,考虑如何用现有的办法把工作做得更好,准确无误完成手册上规定的操作。”他将这种思维方式的改变总结为“从提供更多的可能性到给予更多现实性,从天马行空到落地生根”。

即将奔赴太空,张洪章心中既有对任务的敬畏,也有对梦想的期待。作为载荷专家,他主要负责空间站科研实验。地面训练时,他注重了解实验的原理和意义,只为更好地与地面科研人员沟通,实现成果最大化。

“空间站里的任何一个实验项目,都凝聚着地面科研人员大量的心血。能在太空亲手完成他们的实验,是幸运更是责任。”张洪章说,他参与的实验项目,也将在此次神舟二十一号任务中搭载上行。他非常期待在太空环境下开展这项实验,更期待能取得突破性成果。

在指令长张陆眼里,张洪章是个“浪漫的科学家”。训练间隙,张洪章会打快板、练太极拳、读古诗词。任务之余,张洪章期待着在失重环境下打太极拳,更盼着出舱那一刻拥抱空间站,俯瞰地球,眺望祖国和家乡。

神舟二十一号蓄势待发,张洪章怀揣报国之心,带着探索之志,奔赴属于他的“太空实验室”。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靠每天“骚扰”路人,电梯广告已... 大家平时坐电梯的时候,有没有被电梯里的各种广告骚扰过?然而,大家所深恶痛绝的这个行业,背后却藏着一门...
前三季度卖了71亿元,销售费用...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方凤娇 上海摄影报道今年前三季度,珀莱雅业绩表现依然亮...
游族网络前三季度净利增超13倍... 游族网络 视觉中国 资料图游族网络前三季度净利润大增1374.6%。10月30日晚,游族网络(00...
三季度净亏损8827万后,三一... 在三季度净亏损8827.5万元后,风电整机商三一重能(688349)换帅。10月31日,三一重能公告...
央行浙江分行集中开罚,6家银行... 全文共775字,阅读全文约需3分钟10月以来,央行浙江分行集中公布了一批罚单。“未按规定报送大额交易...
三季度再分红,三七互娱年内累计... 10月28日,三七互娱发布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2025年1-9月,三七互娱实现营业收入124.6...
净利润暴涨30倍背后:补助和投... 本文来源:时代商业研究院 作者:陆烁宜 来源丨时代商业研究院作者丨陆烁宜编辑丨郑琳前三季度净利润暴涨...
千禾味业焕新 加速走出舆情影响... 中经记者 党鹏 眉山报道在今年3月历经“零添加”舆情风波的千禾味业,在半年后选择焕新升级。10月31...
2家2万亿券商来了!50家上市... 本文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蓝丽琦10月30日晚间,上市券商三季报全部出炉,券商板块迎来今年最后一个财...
理想汽车召回超万辆MEGA:提... 本文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武凯10月23日凌晨,上海发生一起纯电汽车起火事件,一辆理想MEGA在行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