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聊一个颇具趣味的历史假设:如果当年司马氏在废掉曹芳之后,没有直接走曹魏的路线,而是改立汉献帝的儿子为皇帝,历史会不会出现不同的走向呢?
先说说汉献帝本人。
汉献帝刘协是东汉末年的最后一位皇帝。他的一生几乎就是乱世的缩影:先是被董卓挟持,后来在曹操手中失去实权,最终被迫把皇位让给曹丕,退居一隅,成了名义上的“山阳公”。虽然他被废黜,但毕竟是汉室血脉,他的影响力始终存在。
假设司马氏立汉献帝之子为帝,可能会有以下几种结果:
1. 刘冯成为“名义上的天子”。
据史料记载,刘冯是汉献帝的儿子,生在曹魏时期,年纪很小的时候就见过司马懿。如果司马氏选择拥立他,那毫无疑问,他只是一个“傀儡皇帝”,真正的权力依旧牢牢掌握在司马氏手里。
2. 司马氏的统治更名正言顺。
废掉曹芳后,司马家的权力本就空前增强。如果再打出“恢复汉室血脉”的旗号,哪怕只是摆个样子,也能让自己的统治显得更合理。毕竟“挟天子以令诸侯”在中国历史上屡试不爽,他们完全可以借此进一步稳固地位,操控朝廷。
3. 风险与麻烦接踵而来。
不过,事情不会那么简单。刘冯那时只有九岁,根本不可能处理政务,这就意味着一切都得司马氏包办。这样一来,他们的操控更赤裸,也更容易引发反对声音。其他势力可能会觉得这是司马家在假借汉室之名行夺权之实,于是产生抵触,甚至可能联合起来挑战他们。
4. 对局势的影响。
当时的天下并不太平,蜀汉与东吴依然虎视眈眈。如果司马氏立汉献帝之子为帝,很可能被对手当成口实,声称这是“虚伪复汉”,借机发动舆论战乃至军事行动。这样一来,司马氏在称帝之前,反而需要投入更多精力去维持表面平衡。
总结一下:
如果司马家真的立汉献帝的儿子为帝,他们或许能在短期内增强统治的正当性,但从长远看,这种选择会让局势更加复杂。一方面能借助汉室名义扩大影响,另一方面也会成为其他势力攻击的借口。更关键的是,这样的安排并不会改变“司马家独掌大权”的本质,最后的结果,大概率还是会走向西晋的建立。
那么换个角度看,如果你是当时的司马氏,你会选择“延续汉室血脉”,还是像历史一样直接终结曹魏、建立晋朝呢?欢迎大家在评论区聊聊你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