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秋佳节的临近,超市的月饼礼盒早已堆得如山般高。每年这个时候,挑选礼品总能让人愁眉不展。明明花了不少钱,但长辈们未必真心欢喜;而有时随手带来的小礼物,却能让他们乐开怀。其实,老祖宗早已将送礼的讲究融入了习俗中,牢记“3送3不送”的规则,绝对比盲目购买贵重礼品更为靠谱。
首先,该送的第一样礼物就是应景的团圆月饼。作为中秋的核心,月饼的选择至关重要。老辈人讲究“圆则满”,因此选择圆形的月饼比那些花哨的造型更能讨他们的欢心。口味方面,五仁、豆沙和莲蓉等传统馅料更能打动长辈的心,像五芳斋的经典礼盒就是他们心目中的“好味道”。数量上,记得凑双数,两盒或四盒寓意“好事成双”,可千万别单盒上门,那可不是小气,而是触犯了老规矩。
第二样必送的礼物是时令鲜果篮,寓意着吉利。中秋正值瓜果丰收,送上新鲜的水果既应景又实在。红彤彤的石榴必不可少,象征着“红红火火、人丁兴旺”。在挑选时,选择沉甸甸、坚实的石榴,保证汁多味甜。再加上两个柚子,“柚”的谐音有“佑”的意思,寓意“保佑安康”,广西沙田柚是公认的上佳选择。而苹果则是“平平安安”的象征,整篮水果色彩缤纷,令人一看就感到喜庆。
第三样要送的就是清雅的茶礼,寓意着长久的情谊。月饼吃多了难免腻,配上一壶好茶则恰到好处。若长辈偏爱醇厚的口感,云南布朗山的普洱熟茶是绝佳选择,包装上若带些“招财进宝”的图案,祝福更显细腻;如果长辈喜欢清新的口味,西湖龙井则是不错的选择。切记,千万别送散装茶叶,选择条索完整的好茶,装在红色或金色的礼盒里,既显得雅致又能体现尊重。
接下来聊聊不可送的“三不送”。第一条禁忌是不送单数礼物,避免“生分”。老祖宗对于数字的讲究深入人心,中秋节强调团圆热闹,单数总给人一种孤独感。无论是月饼、茶叶还是水果,均需凑双数,哪怕是一箱苹果,也要成双成对,这不仅是迷信,更是对情感的重视。
第二条禁忌是不送散装货物,避免显得轻慢。曾见人送散装栗子给外婆,虽然嘴上没说什么,但老人心里难免失落。散装礼品缺乏仪式感,给人感觉不够用心。哪怕是自制的糕点,找个红布包起来或者装在瓷罐里,总比用塑料袋拎着要好,这不仅是对礼物的重视,更是对长辈的尊重。
最后一条禁忌是避免送寓意“犯冲”的物品。比如梨,因“梨”通“离”,在团圆时提及不吉利。伞也是要避开的,因“伞”谐音“散”,再好的伞也不适合当作礼物。包装颜色也有讲究,尽量避免使用纯白色的盒子,因为在老辈人眼中这并不喜庆,红色和金色则更符合节日氛围。
长辈们在意的并不是礼物的价格,而是那份“懂规矩、心意相连”的情感。提前三五天将礼物送到,切忌在节日当天打扰他们的团圆,这才叫做“早送礼,晚送节”的礼数。月饼的圆满、水果的吉利、茶叶的醇厚,这些礼物背后蕴含着千年不变的团圆期盼。今年中秋,遵循老规矩选礼,绝对能让长辈心花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