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如果不放开稀土出口,美国就能随时推翻任何之前签的协议,不断给中国找麻烦;可如果彻底开放稀土配额,美国拿到这些关键材料后,增强军备,再回头限制中国,局面也不会更好。
现在美国搞军工、造飞机、造导弹离不开中国加工出来的稀土,不管多高端的设备,背后都有几粒特殊合金撑着。
中国稀土要是收紧一点,美国那边的生产线就会变慢,美国的装备升级计划一下子就受影响。
美国的手机、电车公司平时还指望着中国这边的材料,如果一遇到政策变化,连大厂都得赶紧找后路。
其实现在全球大部分稀土,主要还是中国挖、中国炼。美国自己虽然也有矿,但开不动、炼不起,还要应付环保,搞得又慢又贵。
澳大利亚、蒙古、日本这些国家也想帮美国一把,但产量和技术差得太远,最后矿石还得拉回中国处理。
美国想彻底断掉对中国的依赖,方案一堆可真正看得见成效的没几个,反倒让自己的成本压力一年比一年大。
中国对稀土的做法和以往完全不同了。现在不仅控制原矿出口,还把重心往高附加值的部件和产品上转。想买原材料的人发现越来越难批下来许可证,而高端产品却走得很顺。
当初只卖原矿没什么发言权,现在中国正借稀土往新能源、智能制造上升级,等于下游产业链也慢慢往国内靠拢了。
美国当然不甘心这样被掐着脖子,他们拉着澳洲、蒙古建联合产业链,还想靠更高端的芯片或者发动机来和中国换条件。
但现实就是别的国家根本顶不上用场,高端设备中国正在加班加点搞自主研发,老美使劲施压,到头来反倒把中国逼得越来越强。
其实这个局面,世界其他国家也开始警醒了。不少地方开始储备关键资源,想办法让产业链分布得更广,别一出问题就全线瘫痪。
各大企业都想在稳供应这事上多一条路,但现实还是离不开中国这个大加工厂。
美国那边既要维护霸主身份,又怕失去军工优势,嘴上讲协作,实则步步设防。中国则是一边精细化管理出口,一边修炼自家内功,谁都知道博弈短时间不会结束。
你可以看到中国那股“战略资源绝不轻易外卖”的劲头,美国想抄捷径却常常撞上现实的南墙,这场拉锯才刚开始升级。
这几年围绕稀土,全球都看清楚一个道理:关键资源掌握在他人手里迟早要吃亏。这不是谁多几个矿多几台设备能解决的事,而是技术、产业、贸易、规则多重较量。
最后能不能在竞争中站稳脚跟,就看谁对自己的筹码用得更精、对风险估得更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