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近日,我校政治教研组带领学生踏上了一场意义非凡的实践之旅,走进中国麦冬博物馆、现代生猪交易市场及标准化麦冬种植基地,开启了一堂别开生面的“行走的思政课”。
01
第一站:中国麦冬博物馆
TEACHING
走进麦冬博物馆,同学们深入了解麦冬的悠久历史文化、神奇药用价值以及产业发展的精彩历程。从过去传统的种植方式,到如今依靠科技研发的力量,麦冬产业实现了从单一农产品到全产业链开发的华丽转身。同学们不禁感叹,小小的麦冬草,背后竟隐藏着如此巨大的经济价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创新驱动的力量在这里展现得淋漓尽致,让大家看到了农业现代化的美好前景。
02
第二站:现代生猪交易市场
随后,同学们来到了西南地区规模化的生猪交易市场,在讲解员的介绍下,深入了解了“猪—沼—药”特色绿色循环模式以及现代化的物流体系。“猪粪生产沼气,沼气发电用于生产,沼液沼渣作为有机肥浇灌麦冬。”通过负责人的详细讲解,同学们清楚地感受到了这种循环模式如何实现了污染物的“零排放”和资源的“全利用”。政治教研组老师更是现场结合课本知识,为同学们解析起农产品价格波动背后的经济规律,让原本抽象的理论知识变得触手可及。
03
第三站:麦冬种植基地
最后,同学们来到了麦冬种植基地,这里是绿色循环模式的“下游”环节。大家亲眼看到了麦冬基地用沼液浇灌麦冬,这种方式不仅解决了环境污染问题,还减少了化肥使用,提高了麦冬品质。同时,基地中数字化管理云平台和实时气候监测系统的应用,让当地农户的种植收益大幅提升。这生动地体现了共享发展的理念,让产业发展的成果能够惠及更多群体,真正实现了多方共赢。
本次研学活动是我校政治课堂教学的一次重要延伸,将思政教育的“小课堂”与社会的“大课堂”紧密连接起来。通过实地参观、现场讲解以及沉浸式体验等多种形式,成功打破了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壁垒,让抽象的理论知识变得具体而生动,让同学们深刻认识到,新发展理念并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切切实实存在于我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智慧之中。
希望同学们能够以本次实践活动为新的起点,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积极关注家乡产业发展,将自己的所学所知转化为实际行动,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让自己的人生在为国家和人民的奉献中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