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拜登即将告别白宫的前夕,他似乎决心要让自己的政治遗产充满“存在感”。一方面,他大手一挥,宣布了对台湾一笔价值3.85亿美元的军售。
F-16战斗机和高科技雷达备用部件被当做礼物送给了民进党,而时间点的选择又恰好卡在赖清德以“过境”名义抵达美国夏威夷之时。这一动作不言而喻:不仅是给台独势力撑腰,更是在向国际社会传递一种信号——美国依然愿意为台湾站台。
但这还不是全部。拜登的另一拳直击半导体行业,宣布新一轮对华技术出口限制,美国将不再允许某些高端芯片和机械设备流入中国的市场,并将超过100家中企列入限制贸易名单。这已经成为拜登政府过去三年间第三次对中国高科技产业“插手”,显然,他想以这种方式固化美国在半导体产业的领先地位,同时进一步压制中国的技术进步。
然而,拜登的这些“临别赠礼”并没有让他讨得多少便宜,反倒激起了中国的迅速反击。在不到24小时的时间内,中国商务部宣布对美国加强出口管制,禁止某些关键材料和装备的出口,对美国军事用户或军事用途的出口更是原则上直接拒绝。这几乎可以看作是一记“封喉之剑”,让对方措手不及。
镓、锗、锑以及石墨这些看似不起眼的两用物项,其实是现代武器装备和半导体制造的核心原材料。如果你以为这些东西是随处可得,那就大错特错了。尤其是在当前这个全球供应链脆弱的时期,美国很难轻松找到替代品。
不仅如此,美国的武器库因为持续援乌和援以行动早已日渐空虚,这回再遭中国产品断供,想要迅速补足库存就更加无从谈起。
拜登急于在其任期的最后阶段竖起反华旗帜,但中国显然已经做好了应对准备。尽管拜登心理盘算着通过打压中国科技发展来确保美国的长久优势,但实际情况却给他和他的继任者,可能是特朗普,留下一堆难解的谜题。
有趣的是,拜登不仅给自己挖了个坑,还“体贴地”给特朗普备下一个“不太友好的见面礼”。拜登借助手下的国安顾问沙利文,演绎了一出“恐怖四重奏”的戏码,拼命渲染中俄朝伊结盟对美国的潜在威胁,同时敦促特朗普加强与盟友的合作以应对所谓威胁。然而,所有这些努力注定徒劳。尽管两党在遏制中国的问题上堪称意见统一,但特朗普以一己之力实现这一目标的路径并不会顺利。
不可否认,如今的中美关系正面对严峻考验,而未来或许会更为艰难。中国的快速反击不仅是自身实力的体现,更昭示了其在复杂国际局势中从容应对的决心和能力。
更为耐人寻味的是,美国在全球供应链上对中国的依赖程度恐怕比它愿意承认的要深得多。拜登任期内曾试图联合其他国家构建一个排除中国的供应链,但事实证明,这种努力至今未见成效。而那些与美国同为利益共同体的盟友,面对拜登和特朗普相继提出的政策要求,是否会毫无怨言地牺牲自身利益去替美国“擦屁股”?答案很可能是否定的。
在接下来的岁月里,中美关系很可能继续处于低谷。对中国来说,当务之急是保持战略定力,加快自主研发,同时积极寻求国际合作,以提升自身在全球产业链中的话语权。作为全球的重要经济体,中国不能也不会被任何外部压力所吓倒。
对于拜登而言,这个告别礼葬送了他在中美关系上一切可能的和平解决方案,实现了他“说一套做一套”的最终诠释。同时,他的这番运作给继任者留下了一个烂摊子,恐怕未来不论谁坐上美国总统宝座,都免不了要花费功夫和智慧去收拾残局。
下一篇:美国称不会军事介入叙利亚冲突